2.1空气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臭氧 C.氮气 D.一氧化碳
2、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提倡人走灯灭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用一次性餐具 D.选择公交出行
3、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
A.作保护气的-----氮气
B.气球填充气-----氦气
C.医疗急救用的-----氧气
D.火箭新型推进剂-----氢气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如图所示,反应前AO的长度为L1,反应后BO的长度为L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的原理利用了铁生锈消耗管内氧气
B.实验测得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C.实验前应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分布均匀且紧密
D.脱氧剂应平铺在玻璃管中,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6、“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左右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人造空气”中复燃
B.“人造空气”中的N2可用于生产氮肥
C.将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人造空气”中也不会变浑浊
D.利用木炭燃烧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利用图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C.红磷熄火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最终活塞停在10mL刻度线处
8、下列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用做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B.供给呼吸的氧气
C.用于霓虹灯的稀有气体
D.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
9、“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
10、小科在课堂上做“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小科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下列操作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的是( )
A.选用木炭替代红磷
B.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C.将点燃的红磷缓慢的放入集气瓶中
D.红磷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
11、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
C.自来水 D.洁净的空气
12、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后的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处的压强约等于大气压
B.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消耗氧气
C.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填空题:
13、分类思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请根据要求对下列物质分类。
①空气 ②液氧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 ⑤冰水混合物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14、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
(1)合成氨厂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2)把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3)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几天就不脆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4)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面会出现白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1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2)图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3)图二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3mL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任答一点)。
(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二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图二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
②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
③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
(5)【总结反思】上述图一、图二两种方法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的装置和物质虽然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利用混合物中 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 的前提下,将氧气进行转化,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1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Ⅰ.【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
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结论。请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
Ⅱ.【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气体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将气压变化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出来。图(2)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置图及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图(图3)。
(3)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4)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在红磷点燃前即打开示波器开关,以获取点燃前瓶中空气的压强(图3中AB段所示)。实验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压变化至图像中D点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②图像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③图像中CD段气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Ⅲ.【实验改进】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图3装置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4),已知白磷在40℃即能够燃烧。请分析导管在集气瓶中伸入水面以下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17、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
(2)因为氮气具有常温下 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B.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A 5、B 6、B 7、C 8、A 9、D 10、A
11、B 12、B
二、填空题:
13、答案:(1)①③;
(2)②④⑤。
14、答案:(1)氮气;
(2)氧气;
(3)水蒸气;
(4)二氧化碳。
15、答案:(1)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促进空气流通,平衡压强;药品由红变黑;
(3)20%;铜粉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没有反复推拉注射器等合理答案均可);
(4)误差小(或污染小或测量较准确); ①②;
(5)各成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新气体。
16、答案:(1)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是78%,氧气体积分数是21%,稀有气体体积分数是0.94%,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0.03%,其他成分体积分数是0.03%;
(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①打开弹簧夹;
②燃烧放出热量导致气压增大的幅度比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的幅度大;
③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
【实验改进】防止气体通过导管逸出。
17、答案:(1)0.03%;
(2)化学性质不活泼;
(3)C;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