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 ——军民大生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 劳动的歌 ——军民大生产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14 07: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军民大生产》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在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十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五段歌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还以“嗬嗨”“西里里里里察拉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闹、欢腾气氛,特别是第五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能够对我国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探索实践、敢于创新的能力;并能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用音乐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劳动者歌曲在社会中的作用。能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记住作者张寒晖。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欣赏和创编,能够理解、掌握劳动号子。
教学难点:能够顺利完成歌词创编活动,衬词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劳动号子”
1、设置小游戏:(拔河比赛)
(1)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参加比赛,其他同学分成两队。(由于场地限制)
(2)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学生讨论)
(3)引导学生喊口令“1,2,加油”,喊口令的作用是什么?(统一节奏、统一发力)
.揭示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号子”。
学唱《军民大生产》,感受 “劳动号子”
1、欣赏视频《军民大生产》,视频体现一种怎样的劳动场面?(抽同学回答)
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来,表现了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生产的热烈情景,并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首歌曲原名为《边区十唱》,有十段歌词,现经过改编成为五段歌词,改名为《军民大生产》。
3、复听歌曲,思考歌词内容表现了哪些劳动场景?(开梢林,开荒……)
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些句子加在歌曲里有什么作用?
(衬词句,“西里里里 察拉拉拉 嗦啰啰啰 太”的作用、并解决拗口衬词的念唱)
XXXX XXXX XXXX X │
讨论作用:这些具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按节奏读一读
加入旋律,唱唱歌谱,
提示注意升记号,上滑音记号
3、师生合作念第一、二段歌词。
(1)师领生齐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号子吆喝声的特点,讲解重音记号。
(2)交换念歌词,注意第五小节切分音节奏。
(3)生尝试第二段歌词。
4、学唱第一、二段歌词。师领,生唱衬词部分。再交换。
5、自学后三段歌词。
6、完整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7、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8、分角色,跟音乐唱。(找几个同学模仿一下歌曲中的劳动场景)
三、创编,掌握“劳动号子”
以“音乐课”为题材创编歌曲,采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师生合作演唱。 音乐课那么嗬嗨,
真有趣那么嗬嗨,
老师和同学你唱一句我唱一句索罗罗罗太,
把歌唱那么嗬嗨!
四、结束本课:
师:“音乐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音乐,让我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那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