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
1.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 )
A.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和 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海洋里的海水和陆地上的淡水 D.除海洋水以外的水体
2.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B.负极(阴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通直流电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
3.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 )
A.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8∶1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电极上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D.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5.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海水分解可以用文字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 )
A.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若产生氢气质量为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克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D.水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6.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池a极是正极
C.正负两极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A.①②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8.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水电解器的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9.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此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都没发生变化
D.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10.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小北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⑥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1.最近,美国《科学》杂志评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有一项是“燃烧的水”。美国科学家称已开发出一种新的廉价催化剂,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C.美国科学家的突破是利用廉价催化剂使水直接燃烧
D.以水为原料廉价地获得氢能源,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12.小兰通过理论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却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分析原因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13.关于水的性质和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宏观组成上看,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从微观结构上看,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电解实验中负极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水电解该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和氧构成
1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15.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
A.增加水的导电性 B.增加产生氧气的量
C.增加产生氢气的量 D.同时增加产生氢气和氧气的量
二、探究题
16.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活塞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漏斗,A、B管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实验步骤如下:
(1)先将活塞打开,然后从C处将水倒入装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满水,关闭活塞后再接通电源。
(2)打开电源开关,几分钟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填空:
①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C管中液体的液面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B管(正极)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证明B管中的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___________;
(3)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mL或___________mL。
三、填空题
1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生成A气体,则b应该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实验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18.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水在该过程中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只是________发生了变化。在水电解实验中,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亦即“可利用的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故选B。
2.C
【详解】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A错误。
B、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错误。
C、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故C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质量比为8:1,说法正确但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故A错误。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但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故B错误。
C、可以看到正极和负极有气泡冒出,但是不能观察到是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
D、根据“正氧负氢,氢2氧1”,两电极均冒气泡,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1∶2,是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A、水电解后是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所以可以推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B、电解水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若产生氢气质量为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克,选项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选项正确;
D、水分解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B。
6.D
【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可知,a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是电源的负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是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①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故正确;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故正确;
④在实验室中,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故正确;
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变成水蒸气,不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⑥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故正确。
故选C。
8.C
【详解】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电解水实验的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B、电解水后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也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C、电解水时,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且水电解器的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选项正确;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到,选项错误,故选C。
9.C
【详解】
A、a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大于b管,因此a管中为氢气,而b管中为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故C正确;
D、电解水的变化其实是水分子分解为氢、氧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分子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①水中不含氢气与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选项正确;
③自然界中,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选项正确;
④在实验室中,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选项正确;
⑤在加热情况下,水会变为水蒸气,不会变为氢气与氧气,在通电的条件下,水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选项错误;
⑥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即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选项正确,故选C。
11.C
【详解】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
B、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正确;
C、水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直接燃烧,燃烧的是电解水后生成的氢气,选项错误;
D、氢能源燃烧只生成水,不会生成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故选C。
12.B
【详解】
A、试验中出现了误差,可以反复多次实验,通过分析对比查找原因,这种做法是可取的,A正确;
B、进行化学实验,应有一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能差不多就可以认为实验成功,B错误;
C、由于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的溶解性,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略大于2:1,这种假设是成立的,大胆提出假设,分析原因的做法是可取的,C正确;
D、如果收集氧气的装置漏气,一定会使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有这种可能,D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水电解实验中负极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电解,该实验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A。
15.A
【详解】
纯水导电性很弱,反应较慢,所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而它对于生成物,没有影响。故A正确。
故选A。
16.气体的密度比水小,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上升 A、B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C中 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上方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2.5 10
【详解】
(2)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气体的密度比水小,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
②C管中液体的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A、B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C中。
③水在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B管中的气体是氧气;证明B管中的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上方尖嘴处,打开活塞,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3)水电解过程中,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大约为1:2。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 mL气体时,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氢气,所以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2.5 mL或10 mL。
17.负极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水 氢气+氧气
【详解】
(1)AB气体体积之比为2: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甲试管是氢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氢气。
(2)实验前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18.物理 没有 状态 化学
【详解】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只是发生了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了物理变化。
在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