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4 20: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水
一、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2.2019年第21号台风“博罗依”于10月19日晚上8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台风和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蒸发、水汽输送 B.降水、水汽输送
C.水汽输送、降水 D.水汽输送、蒸发
3.近阶段温岭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四大水库接近枯竭,抗旱任务艰巨修建水库主要是改变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4.2020年冬季,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主要是由图中水循环中哪些环节不足引起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3时30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州乐清沿海登陆,台风致浙江温州部分地区下同程度受灾,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A.①蒸发 B.⑤地表径流
C.④降水 D.③水汽输送
6.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和湖泊水
7.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现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成“可呼吸地面”,来代替不透水的硬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导致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地表径流增加 B.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减少 D.蒸发减少
8.专家预计,今年云南将会继续干旱,甚至明后年还将持续,干旱将成为云南最重要的气候灾害。其原因是各种气象因素导致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下列不属于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海水的蒸发 B.植物的蒸腾作用 C.下雪 D.植物的光合作用
9.读“水循环示意图”,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途径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无法判断
10.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增多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D.百川归海主要是对②的影响
11.下列关于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极大陆的水循环比亚马孙雨林的水循环活跃
B.冰川水是储量最大的淡水水体
C.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
D.人类对地表的改造会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12.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C.造成海平面下降 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13.小李喝完水转身就走,老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告诉小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因为地球上我们直接利用水只有(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1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腾作用 B.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15.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16.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下列有关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球均衡分布 B.北美洲比南美洲多 C.亚洲最少 D.大洋洲最多
二、填空题
17.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写出图中编号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
②蒸发;③________;⑤________。
(2)水循环中能为陆地不断补充淡水的是(______)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18.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___________;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________(填字母)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_________(填“长”或“短”)。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故B正确。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所以接触的纯水少,水溶液多,故D错误。
故选D。
2.C
【详解】
台风“博罗依”将海面上空大量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属于水汽输送,台风雨属于降水,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我们可以采用修建水库来储水,主要是改变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故选D。
4.B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蒸发,②代表的是水汽输送,④代表的是蒸发;③代表的是降水。因为②水汽输送和③降水不足,因此导致永嘉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
故选B。
5.D
【详解】
台风将海面上的大量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形成狂风暴雨,故台风登陆属于水循环中的③水汽输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它们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故选B。
7.B
【详解】
“可呼吸地面”来代替不透水的硬地面后,能使地面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故选B。
8.D
【详解】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表水(海水)→蒸发→云→水汽输送→云→降水→地表径流…,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属于水循环,故ABC属于水循环,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水循环,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详解】
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类,因为海水总容量大,以洋流的方式完成海上内循环,要比其他两种循环的输送水量多,故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故选A。
10.A
【详解】
A、植树造林会造成⑥下渗的增加,故A正确。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④降水的时空分布,故B错误。
C、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故C错误。
D、百川归海主要是对⑤地表径流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
A、亚马逊雨林地处热带,降水丰富,其水循环比南极大陆水循环活跃,错误。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和淡水湖泊水十分有限,正确。
C、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正确。
D、人类对地表的改造,修建水库、植树造林、跨流域调水等会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正确。
故选A。
12.D
【详解】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二是塑造了地表形态;三是促进了地球上海陆之间和高低纬度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故选:D。
13.D
【详解】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D。
14.C
【详解】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结合材料可知,“湘江北去”指的是河水向北流,因此为地表径流。故选C。
【点睛】
本题属于基础题,简单,结合水循环的环节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15.C
【详解】
影响地形的外力因素有流水、风力、冰川等,内力因素有火山、地震等,故A说法正确。海洋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故B说法正确。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故C说法错误。淡水资源是十分紧缺的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C。
【点睛】
考查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理解解答即可。
16.C
【分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水占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1%,大气中水占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环状态。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详解】
A、读图可知,全球淡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北美洲的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少于南美洲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故B错误;
C、图中亚洲淡水资源总量居六大洲之首,但是亚洲的人口数量更多,因此亚洲的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最少,存在淡水资源缺乏问题,C正确;
D、图中淡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大洲是南美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分布,要求学生掌握。
17.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C
【详解】
(1)读图可知,③表示水汽输送,⑤表示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将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带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为陆地不断补充淡水。
18.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水的三态变化 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M 短
【详解】
(1)由图可知,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是降水;D是地下径流;E是蒸发;F是地表径流。
(2)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而其外因则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即M。
(4)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体更新周期都是比较短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