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与液化
一、单选题
1.如右图所示,甲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A. 水 B. 酒精 C. 煤油 D. 水或酒精
2.55度杯是一款具有快速变温功能的水杯。第一杯先将沸水倒入,盖上杯盖振荡后迅速降温到55℃,如果第二杯倒入的是凉开水在短时间内会升温到55℃。某同学动手做了个类似的恒温杯,他在一个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某种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热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迅速降至55℃,是利用熔化吸热
B. 冷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上升到55℃,是利用液化放热
C. 同学做的恒温杯夹层中的晶体可能是海波,因为海波的熔点是48℃
D. 改变夹层中晶体种类,就可以改变该保温杯所保持的水温
3.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小烧杯内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关系为( )
A. t甲>t乙>t丙 B. t甲=t乙=t丙 C. t甲4.下列关于蒸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B. 0℃的水不会蒸发 C. 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 D. 蒸发要吸热
5.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6.炎热的夏天,可以往地面上洒水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主要原因是( )
A. 水蒸发可以吸收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
B. 水的比热大,相同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
C. 水蒸发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水蒸气吸收人体的热量
D. 水蒸发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速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速度
7.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容器中的酒精消失了,乙容器中的水减少了许多。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酒精和水都会蒸发 B.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C.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 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8.在标准大气压下,关于“100℃的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在沸腾 B. 可能在沸腾 C. 一定在蒸发 D. 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在发生
9.如图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其位置,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水槽内的水加热到沸腾时 ( )
A. 甲瓶内水温达到100 ℃,乙瓶内水温达不到100 ℃ B. 甲瓶内的水沸腾,乙瓶内的水不沸腾
C. 甲瓶内的水不沸腾,乙瓶内的水沸腾 D. 甲、乙瓶中的水都不会沸腾
10.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11.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 室内的水气留在眼镜上 B. 眼镜上有灰尘
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 受到感动热泪盈眶
12.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 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二、填空题
13.雾天能见度低,易发生交通事故,车辆要减速慢行。雾天能见度低的原因是空气中形成了大量小水珠,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14.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此时室内温度为 1 ℃,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 2 , 由此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 3 热量。
三、解答题
15.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应用实例:
(1)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的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夏天在地面洒水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________.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两图 ________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烧杯内盛有水,根据水的沸点100℃可知,试管内液体的最高温度可达100℃。试管内液体发生沸腾,那么说明它的沸点低于100℃,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需要放热;
(2)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 热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迅速降至55℃,是利用熔化吸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冷水加入“55℃”杯中后,水温上升到55℃,是利用凝固放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同学做的恒温杯夹层中的晶体可能是海波,因为海波的熔点是48℃,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改变夹层中晶体种类,就可以改变该保温杯所保持的水温,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1)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
(2)当液体沸腾时,虽然不断吸热,但是液体的温度不变。
【解答】水的沸点为100℃,当甲中的水达到100℃时,那么它里面小烧杯的水温肯定为100℃;虽然油的温度300℃远远高于水的沸点,但是乙中小烧杯内水温只能达到100℃;同理,丙中小烧杯内的水温也是100℃,因此三者的温度相同,即:t甲=t乙=t丙 。
故选B。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蒸发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因此只要是液态的水,温度再低都会发生蒸发现象,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汽油的蒸发速度比水快得多,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发需要吸热,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B
【解析】【分析】影响蒸发的三要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解答】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通过增大空气流速和提高温度加快蒸发,故A错误;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是通过减小蒸发面积减缓蒸发,故B正确;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是通过提高温度、加快空气流速加快蒸发,故C错误;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是通过增大液体表面积的方式加快蒸发,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A
【解析】【分析】水蒸发的影响因素有:温度、风速、空气湿度、液体的表面积。
【解答】 往地面上洒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是一个吸热过程,可以吸收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A正确,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 A
【解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蒸发;
(2)蒸发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速;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对蒸发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这个因素。
【解答】A.甲中的酒精和乙中的水都减少了,那么它们都从液态变成气态了,即发生了蒸发,故A正确;
B.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需要改变液体种类,而控制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相同;题目中二者的表面积不同,故B错误;
C.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需要改变液体表面积,而控制液体温度和种类相同;题目中二者的种类同,故C错误;
D.综上所述,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 A
【解析】【分析】(1)沸腾需要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2)沸腾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减小,而蒸发不需要固定的温度。
【解答】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如果水达到100℃后还能继续吸热,那么水就会沸腾;否则,水就不会沸腾,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合题意;
在0~100℃之间,水肯定在蒸发,只是速度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
100℃ 的水肯定在蒸发,如果能继续吸热,那么它就可能同时沸腾,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 D
【解析】【分析】沸腾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甲中的水,乙中的水和水槽中的水都会达到常温下水的沸点100℃;
①由于水槽中的水能够从热源继续吸热,因此它们能够沸腾;
②由于甲中的水和水槽中的水温度相同,因此它们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即它们不能沸腾;
③乙中封闭了一些气体,随着水温的升高,里面的压强会大于标准气压,因此乙里水的沸点会高于100℃,因此乙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解答】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液体的温度,故加快了蒸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当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现象。
【解答】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所以眼镜变模糊了。
故答案为:C。
12.【答案】 C
【解析】【分析】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能加快液体的蒸发;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解答】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液化
【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向外放热,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雾天能见度低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了大量小水珠,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4.【答案】 25;减小;吸收
【解析】【分析】(1)酒精蒸发会吸收温度计的热量导致示数降低,因此开始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室内的温度;
(2)根据表格分析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进而确定蒸发是否需要吸热。
【解答】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此时室内温度为25℃,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减小,由此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三、解答题
15.【答案】 (1)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2)水汽化(蒸发)吸收热量
(3)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解析】【分析】(1)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2)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收热量;(3)医生使用镜子的目的是通过牙齿在小镜子里面的像,观察牙齿的情况;口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小镜子会发生液化现象,这样镜子表面会有一层雾导致看不清楚口中病状.
【解答】解:(1)冬天,在地窖中放几桶水,温度降低时,水就会凝固,凝固要放热,可以升高地窖内的温度,使菜不至于冻坏;(2)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地板上洒水,水汽化(蒸发)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3)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故答案为: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水汽化(蒸发)吸收热量;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表面积
(2)AC
(3)表面积;不正确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中控制不同的因素是实验需要研究的因素;
2、控制变量研究问题时,控制研究的因素发生变化而使其他条件保持相同,实验中的现象不同就是由控制的这一因素引起的;
【解答】(1)在A、B两图的实验中,水滴的表面积不同,水滴的质量相同,所以研究的是表面积大小对水蒸发快慢的影响。 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表面积有关;
(2)要得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需要控制水的温度不同而使其他条件相同,A、C水滴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可以形成对照来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
(3)要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需要控制水的质量不同,而使其他条件都相同。由甲、乙两图可知,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所以无法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 ,所以结论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1)表面积 (2)AC (3)表面积;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