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7 升华与凝华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4 21: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升华与凝华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珠是液化产生的,空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B.寒冷的冬天,室内开着暖气,在室外的玻璃窗上会形成一层冰花或水珠
C.干冰升华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D.在气温零下的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升华现象,会放出热量
2.周末,小明跟爸爸去餐厅,一道海鲜端上来,服务员倒一点水在容器中,立即形成大量白雾, 产生一种云雾缭绕、梦幻般的感觉。小明询问了服务员,原来容器中放了干冰。有关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白雾是干冰和水反应生成的 B.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干冰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D.加热水比加冷水效果更好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4.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6.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冰化成水 D.霜打枝头
7.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重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块熔化 B.山间生雾
C.枝头结霜 D.瀑布结冰
9.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雾是汽化现象 B.露是液化现象
C.霜是升华现象 D.雪是液化现象
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及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下降是由于酒精蒸发吸热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固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1.以下自然现象中,物态变化类型和吸放热情况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液②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出现湿润现象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玻璃窗上出现了冰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气化,升华
B.液化,凝华
C.凝固,凝华
D.升华,熔化
14.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返回大气时,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返回舱外表面涂一层能吸收大量的热量的特殊的固体材料,防止返回舱烧坏。在此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
A.熔化,液化,升华 B.凝固,汽化,升华
C.凝固,液化,凝华 D.熔化,汽化,升华
15.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变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吸收热量 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凝华现象
C.水蒸气变成水滴,是凝固现象 D.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放出热量
1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浴加热来探究“碘的升华”。(资料: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则水浴加热过程中固态碘(  )
A.既有熔化又有升华 B.先熔化后汽化
C.只有升华没有熔化 D.没有熔化也没有升华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冬天,窗子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屋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故B错误。
C.干冰升华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故C正确。
D.冰冻的衣服晾干了,这是升华现象,但是升华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ABC.干冰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就是白雾,故A错误,BC正确。
D.热水和干冰之间的温度差更大,放出的热量也更多,所以效果更好,故D正确。
故选A。
3.B
【详解】
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物体表面,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由图知道,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
故选C。
6.C
【详解】
A.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会是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冰化成水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A.冰块熔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
B.山间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枝头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瀑布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
A.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所以示数下降,故A正确;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故B错误;
C.通常采用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故C错误;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
①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凝华放热。
②霜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凝华需要放出热量。
③海水晒盐,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④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故选A。
12.C
【详解】
①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故是熔化吸热过程;
②夏季,有时天气闷热,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水管中的地下水的温度较低,水管的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水管表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③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体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是汽化吸热的过程;
④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态,故是凝华放热过程;
吸收热量的是①③。
故选C。
13.B
【详解】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是凝华;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
固体材料吸热后会先熔化,继续吸热后会汽化,固体材料也可能在吸热后直接从固体变为气态,即升华。
故选D。
15.D
【详解】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气态变为固态,凝华放热,故A错误;
B.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体,为升华现象,故B错误;
C.水蒸气变成水滴,气态变为液体为,为液化现象,故C错误;
D.水蒸气急剧放热,会从气态变为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6.C
【详解】
“碘锤”在水中加热,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但是碘升华,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会升华,故C正确。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