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地球的自转
太阳的东升西落
1、提出问题: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问: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在不停
地绕地轴旋转
向一个很深的井中投入一石子,石子总会碰到井的壁.
傅科摆实验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A
B
C
2、建立假设:是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引起的
3、设计实验、收集证据
4、得出结论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身特征: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昼夜交替
晨昏线(圈)的含义是什么?
哪一段是昏线
(从白天到黑夜)
哪一段是晨线
(从黑夜到白天)
根据图回答:图中的ABCD四处中,处在晨昏线上的是 ,处在深夜的是 。
A
B
C
D
练习:
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①③
地球是如何自转
地球是由自西向东而旋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概述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圈),叫做晨昏线(圈).
晨昏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交界线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交界线是晨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地球自转方向及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 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的真正的自转周期,称为“恒星日” 经过23小时56分4秒后,地球虽然转了一周,但由于地球的公转,公转的一个小角度抵消了部分自转的效果,所以地球还要再转一点,才能再次对准太阳,这时用了24小时,称为“太阳日”
读1—2段文字,回答:
1、什么叫自转?
读第三段文字,回答: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侧视图、俯视图(北极上空、南极上空)
读第四段文字,回答: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
真正周期——恒星日(23h56m4s)
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24h)
读第五段文字,回答:
4、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多少?
角速度:
线速度
back
地球自转的速度
back
地球的公转
读教材”地球的公转”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什么
2、地球公转的轨道的形状?(了解什么是轨道)
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4、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多少?有什么特点?
(结合表1.2和图1.20)
第三节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叠加
绕地球和月球的质点中心旋转
绕太阳公转
绕地轴自转
随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随银河系在宇宙中运动
想一想:地球有哪些运动
最重要的是:
自转
绕地轴的
绕太阳的
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轴
北极星
地球自转
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
运动。
旋转中心:地轴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附近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让我们置身在太空观察: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周期 以太阳为参照:
以恒星为参照: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意义
地球的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以太阳为参照:
以恒星为参照:
角速度:
线速度:
意义
地球的自转
速度
方向
恒星日和太阳日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0,时间约需365天,即地球每天向东推进约59’的角度。
1恒星日相当于地球在原地自转一周的时间,1太阳日可以这样理解:地球在原地自转一周后继续向东自转着推进约59’的角度。
我们规定,1太阳日为24小时,则地球在1恒星日比1太阳日少转59’的角度,即(10-1’)的角度,即(4分钟-4秒钟)的时间,即3分56秒。所以1恒星日长为(24小时-3分56秒),即23时56分4秒。
在E1位置
地球的某一点
同时对准了太阳
和太阳后面的
某一颗恒星
T1=23时56分4秒
太阳和远处的这颗恒星
有何不同?
在E2位置
地球上的这一点
又重新对准了这颗恒星
此时地球上的这一点
却没有对准太阳
在E3位置
地球多转了 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T1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T2是地球自转360 59
的时长 为24时
太阳日
每天恒星是比前一天提早还是推迟升起
如果今日织女星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间为
19点,那么,明天织女星升起的时间为几点?
我们计时都是以太阳日为一天,那么:
今天19时+1恒星日
=今天19时+23时56分4秒
=明天18点56分4秒
课后想一想:
假设地球反向自转,其它条件不变,则恒星日与太阳日长短相比如何?
假设地球反向公转,其它条件不变,则恒星日与太阳日长短相比如何?
恒星日>太阳日
恒星日>太阳日
昼夜交替周期
真正周期
内涵
时间
长度
1太阳日
1恒星日
应用
地球自转
的角度
3600
23小时56分4秒
360059′
24小时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角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
360°
恒星日
=
360°
23时56分4秒
360°
24时
15 °
小时
旋转一周的角度
自转的周期
=
=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 °/小时
极点为零。
N
S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线速度: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
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赤道处最大,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线速度为零。
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赤道)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以太阳为参照:1太阳日( 24小时)
以恒星为参照: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150/小时=10/4分钟=1’/4秒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意义
地球的自转
速度
方向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基本情况
1、自转围绕中心:
2、自转方向:
3、自转周期:
4、自转速度:
地轴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 59 ˊ
R
R
φ
φ
P
(北纬φ0)
r
V0=2ΠR / T
VP=2Πr/ T
VP= (r/ R) V0
VP= cosφ V0
活动P17 T1 填表:
预习P17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