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影子

文档属性

名称 太阳和影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8-13 20:37:31

文档简介

《太阳和影子》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是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课,本单元重点探究太阳与时间。本节课重点探究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太阳和影子,大家都太熟悉了。但正是这日复一日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恰当全面的总结自然规律。
二、教法及学法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安排了如下活动:手影游戏,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一天的活动,观察太阳与影子的相对变化,在纸上画影子和根据影子画太阳,根据太阳辨方向、猜时间等。在教学中,注重课外观察与课内探究相结合,观察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一种由浅层次的表性认识,向科学的理性思考转变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围绕本节课的主要科学概念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知道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
2.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能运用太阳辨别方向、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能利用太阳和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太阳和物体影子的相对变化规律,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判断时间;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一天中太阳及阳光下物体影子、温度的变化情况。
2.每人六幅画。
3.手电筒、轨道、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 )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由《小兵张嘎》中胖敦演出皮影导入,播放皮影视频,视频介绍了皮影的工作原理。做手影游戏。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师生共同总结影子形成的2个条件。
(二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在设计实验探究,总结规律环节时,我安排了2项活动。活动一:设计实验,探究实践,交流观察 ( file: / / /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王长江%20太阳和影子(上交)2012.3\\新建文件夹\\太阳和影子.swf" \t "_parent ),总结规律(情景模拟活动)。动手作 ( file: / / /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王长江%20太阳和影子(上交)2012.3\\新建文件夹\\12.JPG" \t "_parent )画 ( file: / / /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王长江%20太阳和影子(上交)2012.3\\新建文件夹\\12.JPG" \t "_parent ),深化认识。
科学课程标准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认识了影子形成的条件后,我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学生们踊跃回答:阳光下、月光下、灯光下等。引出了课题。
这时,我会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太阳和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等,利用准备好的手电筒、轨道、铅笔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在报告单上画出影子的变化并标上时间。由于学生实验的局限性,实验现象的总结可能不全面,我会用课件展示一天中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这个课件将较长时间的事物变化浓缩到短时间内展现,非常直观、形象,便于观察、总结规律。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后,用投影展示并总结规律。
在学生认识了太阳和影子的运行规律后,进行情景模拟活动。具体模拟早上、中午或傍晚时间,让学生面对太阳辨别方向或猜时间。意在让学生掌握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别方向和时间的方法。
接下来,是动手作画,深化认识。针对六幅图片,分别画出影子或太阳。画得好的利用投影展示并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这样就成功突破了第一个重难点,第二个重难点就非常简单了。
活动二: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播放课件展示太阳的位置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学生总结一天中温度变化的规律,为应用于生活做好了铺垫
(三)交流现象,科学应用
太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我们学习科学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谈出太阳光在生活中的应用、阳光下的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活动
太阳和阳光下的影子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课下,同学们可以玩踩影子游戏。
最后,介绍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日晷的资料并自己制作日晷。引出下一课要学习的内容《用太阳计时》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太阳和影子》
教学设计
单位:稻庄镇中心小学
设计人:王长江
时间:2012年3月
太阳和影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
2.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3.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4.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准备:
1.幻灯机一台,银幕一个;每组准备六幅未完成的画。
2.课件:各种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图片;根据太阳的位置猜时间,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猜时间的课件。
3.课前观察或回忆一天中太阳的变化情况。
4、手电筒、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导入的设计:意在解决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太阳和影子。因为知道了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概念,为顺利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的基础)
师:大家看过《小兵张嘎》,谁知道其中的胖墩会干什么?
生:皮影戏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皮影戏,谁知道他利用了什么原理?
生:讨论。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个节目。 (手影:玩耍的狗)
师:这段手影游戏好玩吗?(好玩)想不想上来玩一玩?(想)那么谁能表演一段和老师不一样的?好!你来!
生:手影。
师:好,表演的真不错,还有吗?好,你来。
(教师等第2个同学表演的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把灯光关上,学生表演无法进行,)
师问:哎?影子怎么看不见了?
生:因为没有光。
师:好!请回吧,看来呀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首先要有光?(对)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灯)哎!怎么还没有影子?
生:还要有物体。
师:好,我把这个放上,有影子吗?(有)(教师拿两到三件不透明的物体进行演示。)那我们来看,这是不是物体?我们把它放在这,(教师放一块空白的幻灯片)哎!怎么没有影子?
生:因为它是透明的
师:噢!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有影子。(教师随手把幻灯机电源关上)
师:那么通过刚才的观察,谁来总结一下,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那些条件呢?
生: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师: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看来呀,要看到清晰的影子,就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光 不透明的物体)
师:除了刚才的手影,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也看见过影子?
生:灯光下。
生:月光下。
生:阳光下。……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出示:课题《太阳和影子》)
(二)交流观察,探究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首先,请各小组利用现有的手电筒、铅笔等工具,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小组间相互交流方案,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课前我已经让大家观察了太阳位置的变化,以及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和规律,现在,我们来观察太阳运动规律的课件。若有新的发现,请各小组进一步修改刚才的实验记录。
师:刚才我看大家交流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规律?好,你们小组来。
生:我们小组发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师:其他组同学都观察到了吗?(是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板书:在黑板东面上贴一个太阳)傍晚在西方落下(板书:在黑板西面上贴一个太阳)。那么中午的太阳应该在什么位置?
生:在中间。
师:(板书:在黑板的中间贴一个太阳)
师:那么如果让你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你怎么辨别?
生: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生:中午,我面对太阳,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师:如果我们面对傍晚的太阳,你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生:那就是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正好和刚才的是相反的。
师:真聪明,请坐!以后万一我们迷失了方向,相信大家肯定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我们认路。
(以上活动,意在让学生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以及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师:在前面我们交流了,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有影子,那么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呢?太阳位置的变化与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们组发现物体的影子是黑的,影子能跟我们一起做动作。
生:我们组发现影子和我们是连在一起的。
生:我们组发现中午的影子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长。
师:哦,你们组发现中午的影子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长,(板书:影长 影短 影长)
(通过让学生说太阳光下影子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太阳光下影子长短的变化特点。)
师:你很注意观察,你能说你所说的长短,是比谁长,比谁短?
生:学生交流。
师:哦你们的观察是把影子跟影子进行得比较。那么,影子的长短和物体自身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种情况:如果说不出来,师:老师这儿有早晨、中午、傍晚的三张照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学生观察,说出观察结果。师解释:冬天中午的影子和夏天中午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种情况:如果学生说出: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我们再来看一组照片和同学们的观察结果一样吗?师解释:冬天中午的影子和夏天中午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师:看来只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认真观察,留心研究,就能发现许多科学的秘密。
(三)动手作画,深化认识。
师:既然影子有这么些特点,那么,我们就根据影子的这些特点来做一个画影子的游戏(学生将自己手中的画完成)
学生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同学们基本上画好了,哪个小组想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师:请同学用刚才总结出来的知识,来评价一下他们画的影子怎么样?
生进行评价。
教师进行点评。(好,好在哪里 不好,不好在哪里?)
(师总结:太阳的影子在物体相对的两边,并且在一条支线上。)
现在同学们知道画中物体的影子应该怎样画了吧?下面请各组在下面看一看你们的影子有没有画错,如果有,请把它改正过来。
学生进行观察,修改。
师:修改好了吗?看来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即使一个平常的观察,我们也要仔细认真,只有认真观察,你才能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是吧。
(四)猜猜时间,体验生活。
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假如我们的身上没带手表和其他计时工具,大家能不能根据太阳在天空中位置,来估计一下大约是什么时间呢?(能)好!我下面就来试一试大家的眼力,请大家看屏幕。
师:每天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升到这个位置时大约是早晨六点,过一段时间,太阳又生到这个位置,同学们猜猜看,大约是几点?(9点到10点;8点到9点)
师:太阳升到这个位置时大约是几点?……
出示课件让学生猜。教师及时评价。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猜出来了,那我要是给你一个物体的影子,你能不能根据物体的影子来猜时间呢?(能)
出示课件让学生猜。教师及时评价。
(五)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大家能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来估计时间,那么,除了一天中太阳位置有变化,影子的方向有变化,那么,一天中的温度有什么变化?(播放太阳高度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内容)
生: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也就是:早晨温度低,(板书:温度低)中午温度高,(板书:温度高)傍晚温度低,(板书:温度低)
师:既然大家知道了一天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我这里有两幅照片,请同学们看屏幕,根据温度的变化规律,你来猜猜,那一幅是中午的照片,那一幅是早晨的照片,为什么?
生猜并回答理由,教师及时评价。
(六)拓展应用
活动一
师:那么一天中温度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影响呢?
生:早晚温度比较低,人们要多穿衣服,中午少穿一点,避免感冒。
生:塑料大棚在冬天要到快中午的时候要把草连揭开,让太阳光照进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到了傍晚前要及时把草连放下来,保持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生:比如多晒太阳会增加钙质有利于身体健康。
生:中午太阳温度高晒被子能够杀死细菌等,晚上温度低时要早一点收被子,以免受潮。
活动二
师:人们利用太阳光能来干什么?
生: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
生:太阳能发电
生:太阳能汽车
生:太阳能发电
活动 三
师:人们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可以做什么?
生:窗前的遮光窗帘
生:人们在树阴下乘凉。
(七)总结延伸
师:其实呀!我们真的要感谢太阳和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朋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欢乐和好处。那么我们的古代人没有现在的手表以及其他计时工具,他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同学们猜猜看?
生:交流!
师;你们看这就是日晷(出示图片),他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发明的计时工具,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日晷的资料,课后请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了解,你们也可以自己亲手作一个日晷,感受一下太阳给我们的恩赐,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
五、板书设计:
太阳和影子
早晨 正午 傍晚
影长 影短 影长
温度低 温度高 温度低
六、教后反思:
课堂教学完成后,我发现学生对影子虽然很熟悉,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这也是正常现象),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主动观察到,大多数学生只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才能明确,好像是这样,不是很肯定。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让学生明白太阳和影子的关系,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这也是科学课所倡导的实证意识,只有亲自观察,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能站住脚。考虑到实际情况,让孩子回去自己观察阻力很大,为此,我布置了学生下节课要准备的材料,在课上大家一起去研究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虽然是短时间的观察,但这是一种方法渗透,接着才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进行为期一天的持续观察,从而发现影子和太阳的关系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
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 不透明的物体(共16张PPT)
姓名:王长江
学科:小学科学
课题:太阳和影子
说课的重点环节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二、教法及学法设计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太阳和影子》一课,是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课,本单元重点探究太阳与时间,本节课重点探究太阳与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但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全面总结自然现象的规律。
二、教法及学法设计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方式,安排了如下活动:手影游戏,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一天的活动情况,观察阳光下影子、温度的变化规律,画影子和根据影子画太阳,根据太阳辩方向猜时间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外观察与课内探究相结合,学生观察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一种由浅层次的表性认识,向科学的理性思考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影子产生的2个条件。
2、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
4、能够利用太阳光和阳光下物体影子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太阳和物体影子的相对变化规律,能利用太阳辨方向、判时间;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一天中太阳、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温度变化的情况。
2.每人六幅图画。
3.手电筒、轨道、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 )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皮影视频。2、做手影游戏。3、总结影子形成的两个条件。
(二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
活动一:设计实验,探究实践,交流观察,总结规律;(情景模拟,培养能力;动手作画,深化认识)。
活动二:深入探究,发现新知。
(三) 交流现象,科学应用
1、太阳的位置变化与温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2、阳光下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延伸,指导活动
1 、安排学生课下玩踩影子游戏。2、简介古代的日晷。3 、课外搜集有关日晷的资料并制作日晷。
太阳和影子
早晨 正午 傍晚
影长 影短 影长
温度低 温度高 温度低
产生影子的条件:
光、不透明的物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