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摩擦力》课件1(沪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3《摩擦力》课件1(沪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8-13 21: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 3节 摩擦力
产生条件
滑动摩擦力
方向
大小
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
方向
大小
定义
定义
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 和 ,并发生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 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接触
挤压
相对滑动
2.产生条件:
①两个物体接触且挤压,即有弹力
②接触面粗糙 ③有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
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他们之间必有弹力
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他们之间必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他们之间必无摩擦力
BD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
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对“相对运动”的理解:
说明:“相对”不是对“地”,也不是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物体。
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滑动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的运动!!
A
B
A相对于B向右运动,则B对A的滑动摩擦力向左;
B相对于A向左运动,则A对B的滑动摩擦力向右。
B对A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充当阻力;
A对B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充当动力。
体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初中表述的不同之处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即:
其中: 比例系数 叫做动摩擦因数,它只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N为正压力,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如右图,砖块的重力是G,用水平力F 将砖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在砖块沿墙下滑的过程中,N=?。
F
G
说明:求滑动摩擦力用公式
滑动摩擦力只与动摩擦因数、正压力有关
F
F
F



甲、乙、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如何?
甲乙丙质量相等,与地面动摩擦因数相等
例题2: 滑雪是北方地区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有的地方,人们用鹿拉雪板进行滑雪比赛(如图)。已知滑雪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滑雪板和人的总质量是180kg。如果鹿拉着滑雪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鹿的拉力大小。
2、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 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有弹力
②接触面粗糙
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一般可采用假设法判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个方向运动,此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如:
(4)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其它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右图中,静摩擦力
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水平
拉力为5N时 ,货箱受的静摩
擦力多大?
说明: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我们可
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求静摩擦力。
②最大静摩擦力:用 表示
最大静摩擦力也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并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一般计算时当作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实际比滑动摩擦力大)。(手握铅笔)
思考: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吗?(人爬杆)
特别提示:
因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遵从的规律不相同,所以计算摩擦力时,一定要先判断是计算静摩擦力还是计算滑动摩擦力,也就是要明确物体间是否发生相对滑动。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 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时,试求:
(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A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摩擦力的调控
课堂练习:
D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