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贴出松鼠卡片)
谁知道它们最爱吃什么?松鼠妈妈为了让小松鼠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能为自己准备过冬的食物,所以决定带它去采松果。
板书课题:采松果
活动二:建立表象,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1)、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提问。
(2)、教师课件出示: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再采几个就和妈妈一样多了?
3、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师问:怎样列式?
(2)、学生回答,师板书:25+4= □(个)
25-4=□(个)
(3)、为什么问题不一样,列出的算式却一样呢?
(4)、师总结: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相差的个数。
活动三: 动手操作,探讨算法.
1、用小棒代替松果,摆一摆。
(1)、25加4等于多少,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边摆边说.
(2)、25减4得多少,怎么摆呢?自己摆一摆,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3)、学生汇报.
2、用计数器拨一拨。
(1)指名学生到前面拨一拨。
3、通过摆一摆、拨一拨,谁来说一说25+4你是怎样算的?25-4你又是怎样想的?
(1)、指名说一说。
(2)、像这样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怎样算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谁愿意说给大家来听。
4、师小结: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不变。
活动四: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试一试
72 + 6 = 48 - 3 =
2、算一算
4+65= 72+5= 67-2= 44-4=
83+6= 26+3= 88-5= 47-5=
(1)、学生独立做52页第4题,老师巡察,给予学困生辅导。
(2)、游戏开火车反馈。
3、练一练
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草莓图.
(1)、简单介绍草莓的作用。
草莓具有明目养肝作用。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防癌作用。
(2)、请同学们找出数学信息。
(3)、求“还剩多少?”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活动五: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小结:从你们的收获中我看到了你们的快乐,从你们的遗憾中我看到了你们的心声,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数学课会更精彩!
板书设计
采松果
25+4= 29(个) 25-4=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