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①手握瓶子的压力;②电线对电灯的拉力;③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④压缩的弹簧对手的推力;⑤课桌对课本的支持力。其中属于弹力的有(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图所示的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 B.
C. D.
3.如图为老师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力
B.弹簧对手的弹力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
C.桌面对弹簧的支持力和弹簧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这一过程中手和弹簧都发生了形变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2.6 N B.4.6 N C.4.4 N D.5.2 N
6.茶杯放在水平桌面 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茶 杯没有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C.茶杯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
7.包饺子、捏面人是利用了面的________形变,拉弓射箭利用了弓的________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下列物体①压弯的锯条;②拉开的橡皮筋;③被挤压的皮球;④捏扁的橡皮泥.能产生弹力的是________.
8.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cm。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图乙三个图像,其中x是弹簧的长度,正确的是图________。
9.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和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_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______N。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____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标识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 cm位置时,位于刻度尺上______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不动,则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推、拉、挤、压都是弹力,所以①手握瓶子的压力、②电线对电灯的拉力、④压缩的弹簧对手的推力、⑤课桌对课本的支持力都是弹力、③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不是弹力,故C选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泥土被砸出一个小坑,拿走苹果,泥土不能恢复原状,所以不属于弹性形变。
3.答案:A
解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相互作用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先后,故A不正确;弹簧对手的弹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给手的力,故B正确;桌面对弹簧的支持力和弹簧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手和弹簧都施加了弹力,都发生了形变,故D正确。
4.答案:A
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不是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故A错误,符合题意;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如果指针没有对准零刻度线,需要校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造成测量不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小于它的分度值,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示数是4.6 N。
6.答案:B
解析:桌面和茶杯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均产生了弹力. 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形变,A错、B对;茶杯 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C、D均错.故选B.
7.答案:塑性、弹性、①②③
8.答案:(1)2
(2)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2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所挂钩码质量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 cm,因此弹簧的原长为2 cm。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钩码质量为50~250 g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随钩码质量的增大而均匀加长,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结合表中数据读图像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 cm,所以横坐标应从2 cm处开始,所以图1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钩码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图3错误。
9.答案:(1)3.00;1.6
(2)均匀;成正比
(3)3.50;2:1
解析:本题考查了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会应用是关键。
(1)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弹性细绳的原长,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其读数;
(2)读出图乙、丙、丁中弹性细绳的长度,然后求出伸长量,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分析数据判断弹性细绳是怎样伸长的以及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3)读出甲、乙、丙、丁中和的位置,归纳得出结论,然后求出标识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 cm位置时的位置,读出甲、乙、丙、丁中左侧和右侧的长度关系,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不动,根据得出两端的速度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