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wu)鼎和四羊方尊。
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
3、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高度发达的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出现:
原始社会后期(铜镜)
2、青铜制造业鼎盛时期:
商、周时期
3、青铜制造业过程:
什么是青铜
(红铜与铅、锡的合金)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泥范铸造法)
制造方法:
酒
器
盥(guàn)水器
乐器
铜镜
食器
兵 器
农 具
特点一: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商周)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特点二:工艺高超
(商周)
盛酒器商朝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
特点三:规模宏大
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商代后期)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这说明了青铜制造什么特点?
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1、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2、工艺高超
3、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4.青铜器的用途:饮食、祭祀、军事
商朝以后,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鼎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这体现了西周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
利簋及铭文
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产生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呢?
材料一
“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1.结绳记事
材料二
2.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造字“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文字起源的传说
文字产生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
材料三: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3.
刻
画
符
号
材料四:
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4.甲骨文
文字的萌芽
文字的形成
二、
甲骨文记事
甲
骨
文
1.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研究自己遇见的事物;还要多学习,积累知识。
2.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3.甲骨文的地位:
4.价值、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对的影响。
5.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⑴造字方法
之一
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舟
车
象形
你能辨认出下列图片所示的文字吗?
它们的构字方法是……?
象形
人
水
日
田
猪
5.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⑴造字方法
之二
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本
末
扎根土地的树
指事
你能辨认出下列图片所示的文字吗?
上
下
它们的构字方法是……?
指事
5.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⑴造字方法之三
甲骨文把两个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休
会意
你能辨认出下列图片所示的文字吗?
它们的构字方法是……?
从
明
林
会意
5.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⑴造字方法
之四
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的新字
形声
长柄树杈
=
远古时代用尖利的树杈为武器进行狩猎、格斗。干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捕猎工具。
杆
二.甲骨文
5.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⑵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汉字的关系)
你能根据表格中甲骨文
字形举例说出甲骨文在
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吗?
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
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思考:汉字形成之后,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互动体验:看一看,学一学,自己的生肖用甲骨文怎么写?
狗
猴
龙
虎
鸡
马
牛
蛇
鼠
羊
猪
兔
知识拓展:
金文
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又因铸刻在钟鼎之上,又称为钟鼎文、铭文。
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利簋
龟甲、兽骨上
内容十分丰富
最早、体系较完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具备汉字基本结构,沿用至今
课堂小结
课堂达标
1.《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这反映了我国的铜器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 )
A.原始社会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古人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由此可见,鼎除了可用于祭祀外,还可用作( )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兵器
3.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半坡氏族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