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14 09:17:01

文档简介

粤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率高,浪费少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多,夏秋少
D.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水田为主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故A错误。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数量多,人均不足,故B正确。
C、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少,夏秋多,故C错误。
D、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2021八下·靖宇期末)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B.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发达国家
C.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D.我国自然灾害少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大;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故本题选A。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3.“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 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这句话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
A.总量大,种类多 B.人均资源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资源相对短缺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总量大,种类多。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种类非常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可知,我国煤炭、耕地、水资源、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等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水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上尤为突出。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6.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答案】5.B
6.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故答案为:B。
6.我国地大物博, 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增长快,加上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故答案为:C。
7.(2021八上·克东期末)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太少 B.资源总量太少
C.人口数量太多 D.经济发展快,消耗大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8.(2021八上·太原期末)“光伏扶贫”主要是在民居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将多余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  )
A.电子信息 B.航空航天 C.生物工程 D.新能源
(2)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湖泊 B.太阳光照 C.植被种类 D.地形类型
(3)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将会(  )
A.降低生活质量 B.加重大气污染
C.增加居民负担 D.改善空气质量
【答案】(1)D
(2)B
(3)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新能源。故D符合题意。选D。(2)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太阳光照是影响其主要自然因素。故B符合题意。选B。(3)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将会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生活品质,减轻居民负担,应大力支持推广。故D符合题意。选D。
【点评】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9.(2020八上·揭西月考)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C.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D.水资源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总类相当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A说法正确;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耕地比重小,耕地只占全国土地资源的12.68%,B说法错误;我国耕地比重小,而荒山、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C说法正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具体表现为水资源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因此人均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0.(2020八上·吉林期末)造成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总量不足 B.破坏严重 C.浪费严重 D.人口众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但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进行分析解答。
11.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D.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故答案为: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2.(2019八上·太原月考)以下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煤炭资源 D.森林资源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四种资源中,煤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都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是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二、综合题
13.(2016八上·宁江期末)下列自然资源选项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选择正确的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并说出理由。
①花岗岩 ②温泉 ③树木 ④草地 ⑤核能 ⑥藏羚羊 ⑦风能 ⑧天然气
(1)可再生资源有:   ;
理由:   。
(2)非可再生资源有:   ;
理由:   。
【答案】(1)②温泉、③树木、④草地、⑥藏羚羊、⑦风能;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2)①花岗岩、⑤核能、⑧天然气;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故答案为:②温泉、③树木、④草地、⑥藏羚羊、⑦风能;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①花岗岩、⑤核能、⑧天然气;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开发和利用,要理解记忆。
14.(2018八上·钦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 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   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答案】(1)一次性
(2)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
(3)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4)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⑴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一次性消费品,包括像一次性筷子、纸杯等物品在内的东西。
⑵结合材料一,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有: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
⑶图中的物品从一定程度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⑷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故答案为:⑴一次性;⑵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⑷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点评】该题以读材料和一次性物品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一次性消费品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如何评价、怎样面对这些物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1 / 1粤教版地理 八上3.1 自然资源概况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率高,浪费少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多,夏秋少
D.南方以旱地为主,北方以水田为主
2.(2021八下·靖宇期末)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B.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发达国家
C.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D.我国自然灾害少
3.“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 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这句话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
A.总量大,种类多 B.人均资源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资源相对短缺
4.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6.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较少,利用率非常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7.(2021八上·克东期末)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太少 B.资源总量太少
C.人口数量太多 D.经济发展快,消耗大
8.(2021八上·太原期末)“光伏扶贫”主要是在民居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将多余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  )
A.电子信息 B.航空航天 C.生物工程 D.新能源
(2)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湖泊 B.太阳光照 C.植被种类 D.地形类型
(3)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将会(  )
A.降低生活质量 B.加重大气污染
C.增加居民负担 D.改善空气质量
9.(2020八上·揭西月考)今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C.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D.水资源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
10.(2020八上·吉林期末)造成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总量不足 B.破坏严重 C.浪费严重 D.人口众多
11.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D.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12.(2019八上·太原月考)以下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煤炭资源 D.森林资源
二、综合题
13.(2016八上·宁江期末)下列自然资源选项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选择正确的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并说出理由。
①花岗岩 ②温泉 ③树木 ④草地 ⑤核能 ⑥藏羚羊 ⑦风能 ⑧天然气
(1)可再生资源有:   ;
理由:   。
(2)非可再生资源有:   ;
理由:   。
14.(2018八上·钦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 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   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多,故A错误。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数量多,人均不足,故B正确。
C、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冬春少,夏秋多,故C错误。
D、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位,十分广大,但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由于砍伐过度,现有林区面积相对不足,森林覆盖率不高;我国有四大牧区,主要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大;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故本题选A。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中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60多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总量大,种类多。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种类非常多,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可知,我国煤炭、耕地、水资源、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等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少。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在水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上尤为突出。
【答案】5.B
6.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故答案为:B。
6.我国地大物博, 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增长快,加上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也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8.【答案】(1)D
(2)B
(3)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属于新能源。故D符合题意。选D。(2)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太阳光照是影响其主要自然因素。故B符合题意。选B。(3)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将会改善空气质量,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生活品质,减轻居民负担,应大力支持推广。故D符合题意。选D。
【点评】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总类相当齐全,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A说法正确;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耕地比重小,耕地只占全国土地资源的12.68%,B说法错误;我国耕地比重小,而荒山、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C说法正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具体表现为水资源南丰北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因此人均不足。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我国水资源有着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其中最有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而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
10.【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但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故答案为:A。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12.【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中根据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时间长短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上述四种资源中,煤炭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都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是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13.【答案】(1)②温泉、③树木、④草地、⑥藏羚羊、⑦风能;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2)①花岗岩、⑤核能、⑧天然气;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故答案为:②温泉、③树木、④草地、⑥藏羚羊、⑦风能;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①花岗岩、⑤核能、⑧天然气;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开发和利用,要理解记忆。
14.【答案】(1)一次性
(2)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
(3)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4)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⑴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一次性消费品,包括像一次性筷子、纸杯等物品在内的东西。
⑵结合材料一,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有: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
⑶图中的物品从一定程度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⑷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故答案为:⑴一次性;⑵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⑷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点评】该题以读材料和一次性物品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一次性消费品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如何评价、怎样面对这些物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