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2.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3.了解“文景之治”,学习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历史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经典咏流传——《大风歌》视频。
2.大风歌
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体会刘邦此时的心情。用一两个词来说一说。
二、学习新知
导学目标一:西汉的建立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和首要任务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
3.汉初这样一片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4.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 当务之急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5.西汉建立知识点
背景: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汉高祖刘邦
趣味活动:情景剧
(主要人物:汉高祖和大臣。场景:在大殿召见群臣)
汉高祖:我们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事 例啊!臣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给民休养生息。
面对此种情景,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
目标导学二:休养生息政策
1.据材料分析,为何要实行休养生息。
材料: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 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
2.休养生息
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使国家经济恢复,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知识拓展
在中国古代,田赋是农民向国家缴纳的主要赋税。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这一政策,对恢复农业生产、鼓励开垦荒地等有推动作用。
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3.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
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兵皆罢归家”——士兵返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平民 【增加农业劳动力】
轻徭薄赋政策 【稳定民心,鼓励农产】
影响: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
(三)文景之治
到了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1.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葬于阳陵。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2.文景之治措施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班固《汉书·景帝纪第五》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如:取消造成身体残缺的肉刑;废除诽谤朝廷有罪的法令。
德至盛也!——司马迁《史记·孝文帝本纪》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3.“文景之治”的表现
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设置刑法而不用)。
——《汉书·景帝纪》
汉兴七十年间,……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 ·平准书》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三、课堂总结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的教训。
(2)内容:“兵皆罢归家”;鼓励耕织;轻徭薄赋。
(3)结果:经济逐渐恢复,社会局势稳定。
(三)“文景之治”
(1)内容: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2)影响:政治清平,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但是秦朝末年秦朝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战乱造成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刘邦面对这种局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要采取措施。因此汉高祖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实施了一些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延续这种修养生息政策,并有所扩展,以致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也让我们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随堂练习
1.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C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C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D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5.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的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6.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导入新课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导入新课
大风歌
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导入新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2.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3.了解“文景之治”,学习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历史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标导学一:西汉的建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
一、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
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满目疮痍
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二)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和首要任务
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 当务之急是什么?
汉初这样一片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情景剧
面对此种情景,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
汉高祖:我们已经打下了天下,现在首要问题是如何坐稳天下?
大臣甲: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事
例啊!臣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给民休养生息。
(主要人物:汉高祖和大臣。场景:在大殿召见群臣)
陆贾
目标导学二:休养生息政策
材料: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 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据材料分析,为何要实行休养生息。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因暴政速亡的教训。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
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使国家经济恢复,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二、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
二、休养生息政策
知识拓展
在中国古代,田赋是农民向国家缴纳的主要赋税。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这一政策,对恢复农业生产、鼓励开垦荒地等有推动作用。
三分之二
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增加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二、休养生息政策
二、休养生息政策
背景: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措施:
统治者吸取秦朝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让士兵还乡务农,将一些奴婢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影响: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汉文帝
汉景帝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政策
“道德博闻曰文”
“由义而济曰景”
汉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
汉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
陕西汉景帝阳陵丛葬坑出
目标导学三:“文景之治”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
食,寒不可衣,都
不如谷物和桑麻。”
继续与民休息。
田赋降到三十税一。13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班固《汉书·景帝纪第五》
三、“文景之治”
▲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秦朝:
三分之二
汉高祖时:
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时:
三十税一
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
生产积极性再一次得到提高
三.“文景之治”
以德化民:
相对于用武力和镇压使百姓服从,意思是以恩惠来感化百姓,让百姓服从。
缇萦救父
废除了很多严刑峻法
如:取消造成身体残缺的肉刑;
废除诽谤朝廷有罪的法令;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重视“以德化民”
三、“文景之治”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
汉文帝亲尝汤药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重视“以德化民”
德至盛也!
——司马迁《史记·孝文帝本纪》
三、“文景之治”
霸陵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阳陵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重视“以德化民”
▲提倡勤俭治国
三、“文景之治”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重视“以德化民”
▲提倡勤俭治国
西汉 陶仓
三、“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上》
“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出现的第一个治世。
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治世局面
三、文景之治
时期: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措施:
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法制上:重视“以德化民 ”,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
政策上: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封建王朝的治世
课外拓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的生活和再生产。
西汉
建立
休养生息
政策
“文景之治”
背景
内容
结果
内容
影响
前提
课堂总结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
定都:长安
休养生息政策
去兵还农
鼓励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生产
进一步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汉初社会状况
课堂总结
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但是秦朝末年秦朝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战乱造成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刘邦面对这种局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要采取措施。因此汉高祖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实施了一些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延续这种修养生息政策,并有所扩展,以致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也让我们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1.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A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C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C
D
5.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的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6.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