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1.3鸟类动物的特征 (课件2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2001)六年级上册1.3鸟类动物的特征 (课件2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4 12:07:4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3 鸟类动物的特征
常见的鸟类
观察下列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鸽子
喜鹊
黄鹂
啄木鸟
下列动物属于鸟类吗?说说自己判断的根据。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蜻蜓没有羽毛,是昆虫.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蝙蝠没有羽毛,不生蛋,是哺乳动物.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蜂鸟有羽毛,生蛋,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鸟类,
也是唯一可以倒飞的鸟类。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猫头鹰有羽毛, 生蛋,是飞行最安静的鸟。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鹤有羽毛,生蛋,是鸟类。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是长寿、吉祥、高雅的象征,又称“仙鹤”。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蝴蝶没有羽毛,是昆虫。
下列动物是鸟吗,为什么?
鸵鸟有羽毛,产卵,取食靠喙,是奔跑最快的鸟。
企鹅 卵生,不哺乳,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
认识几种珍稀的鸟类
红腹锦鸡
雄鸟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栖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多岩山坡,活动于竹灌丛地带。以蕨jué类、麦叶、胡颓tuí子、草籽、大豆等为食。产于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天鹅
大型游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纯白,头部梢带棕黄色。前额具黑色疣yóu突。嘴赤红色。脚深灰色。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小型游禽。全长约40厘米。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鸳鸯多在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东南各省及福建、广东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鸳鸯
朱鹮huá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lù。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绿孔雀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厘米。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冠。产于云南南部。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丹顶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们家乡(平山)的珍稀动物
黑鹳guàn
苍鹭
黑鹳
黑鹳:是鹳属的鸟类。又叫
黑老鹳、乌鹳、锅鹳、黑巨
鹳、黑巨鸡。是一种体态优
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栖qī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
头、颈、脚和嘴均甚
长,因而身体显得细
瘦。栖息于江河、溪流、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和沼泽地上。集群在树上做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夏侯鸟,在东南和西南地区的南部越冬主要以小型鱼类、泥鳅、虾、喇蛄、蜻蜓幼虫、蜥蜴、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长脖老”之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苍鹭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动物保护法》
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九条: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
动起你的小手!
搜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谢 谢《鸟类动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材理解】本课教材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鸟有哪些形态特征填写记录单,这是学习的导入。
第二层:在填写记录单之后归纳出只有鸟类具备的特征,这是整理信息,归纳结论的过程。
第三层: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检验他们是否能够根据鸟类特征进行判断.这里强调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演义判断的过程。
第四层:根据模拟取食的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结论;将模拟实验的情况与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进行关于生物身体结构,功能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如何适应的讨论。
【设计理念】本课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通过对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性研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喙的形态与其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
【学情简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三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这节课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观看图片,以及课下搜集一些资料,进而掌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常见鸟的名称。
2.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能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并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看法,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学生:可下搜集一些有关鸟类的一些资料。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搜集一些鸟类的资料。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师生活动) 阶段目标 课后反馈
一、鸟类的视频导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三、巩固练习: 四:拓展探究: 10、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问题的不同看法,意识到对鸟进化的问题还在继续研究。 五:让学生小结: 六、作业、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美的视频和图片,大家想不想看? 生:想。 师:那请同学们坐正认真看,看的同时请大家想一想:这段视频的主角是谁?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课件播视频) 生:观看。 师:谁来说一说,这段视频的主角是谁? 生:这段视频的主角是鸟。 师:大家喜欢鸟吗? 生:喜欢。 师:这么招人喜爱的动物,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 生:回答 师: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一下鸟类动物的特征。 (板书:3. 鸟类动物的特征)。 师:请同学说出鸟的名称及本地区常见的鸟.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也有几种鸟,看你认识不认识?(课件展示)。 生:(观看)回答鸟的名称。 师:这儿还有(标本展示)认不认识?。 生:啄木鸟。 师生:生啄木鸟,它是一种森林益鸟,能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因而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课前我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鸟的资料,你们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 师:谁先来汇报一下? 生: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对鸟都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刚才提到这么多鸟,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为了帮助同学顺利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页看最上边的表格,一会就请同学们至少选择一种你熟悉的鸟,多者不限,来完成这张表,后边也可加你感兴趣的项目写出来,如,取食方式、有无翅膀、能否游泳等等,开始完成吧! 生:完成表格。汇报。 师:(逐渐引导,形成结论)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研究,我们知道了凡是身体表面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都是鸟,下面请大家判断这些动物是不是鸟?为什么?(出示教学课件) 生:回答,判断。 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但也有少数鸟不善于飞行,甚至不会飞,只要符合鸟的共同特征的动物,无论它们会不会飞,无论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都是鸟。 师:羽毛是鸟类独有的特征,我们再来看看鸟的喙,鸟类取食靠喙,鸟喙与取食有什么关系呢?(板书:鸟喙与取食)如果鸡长一个像鸭那样的喙去捉虫子,鸭长一个像鸡那样的喙去水里捉鱼和虾行不行? 生:不行。 师: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四种鸟,(课件展示)鹈鹕、沙锥鸟、北美红雀、秃鹫,重点看一下他们的喙,中间有四种工具,钳子、汤匙、起钉器、镊子,每一种喙相当于哪种工具呢? 生:回答。 师:不同形状的鸟喙适合取食哪种类型的食物呢?下面我们就以镊子、汤匙(出示实物)为例,通过实验观察鸟喙与取食的关系。 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实验材料,镊子模拟像沙锥鸟那样的喙,汤匙模拟像鹈鹕那样的喙,水中的红豆模拟水中的食物,(板书:水中食物)粉笔头中的纸片模拟木棍、泥沙等杂物中的食物。(板书:杂物中的食物) 师:我们先分一下工,组长记录活动记录单,每组选出两位同学各拿一种工具,另一同学监督数的数目是否正确,老师给你们计时,拿工具同学用30秒钟的时间拾取红豆或纸片,边拾取边数数,记录。记录好数据以后,再把红豆和纸片放回烧杯中,恢复原状。交换烧杯,再有30秒重复实验,记录。看一看这两种喙分别适合取食哪种类型的食物。 师:(计时)组织学生实验。 生:分组实验。汇报。 师:引导总结,鸟喙与取食是相适应的。(板书) 师:好,大家再想一想,干旱时期,许多水塘和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对于具有哪种类型喙的鸟的生活产生影响? 大家继续想一想,在干旱时期,一种鸟有较短的喙,能磕开一些具有坚硬外壳的种子,这种喙有什么优点? 生:回答。 师:也就是说,鸟喙与取食是相适应的。 师:好了,我们先学习了鸟类动物的特征,接着又研究了鸟喙,这么招人喜爱的动物是哪来的呢?鸟是如何起源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4页科学在线,默读鸟类的起源。 师:通过默读,谁来谁一说,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鸟类是如何起源的? 生:回答。 师:是的关于鸟类的起源问题,现在科学界还有争议。接下来看看我国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研究。(播视频) 生:观看 师:关于鸟类的起源的秘密,还有待于人类去揭开,这需要我们人类,当然包括我在座的同学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相信大家会有很多收获。 导入课题,播放鸟类视频,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能说出常见的三种以上鸟的名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 小学生对形象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更持久,并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生动资料辅助教学使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 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 在小组讨论时老师给学生留有时间自由发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表看法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能将观察到的特征填写在表格中,让学生将看与写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鸟类共同特征。 通过学生汇报,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孩子的胆量。最后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在此活动中,学生学到新知识很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回答问题时很积极,老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多让学生回答。 巩固鸟类的特征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种特征制作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常见的鸟,学生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小组讨论。(利用模拟实验,满足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一定的推理能力) 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了解了鸟类动物的起源 所有学生都能答出三种以上的鸟的名字。 大多数同学能找出鸟类的特征,但是很多同学认为鸟类都有翅膀,这一概念是错误的。 绝大多数同学通过巩固练习掌握了鸟类的特征。 有一部分同学不了解书上的步骤。
【板书设计】
3.鸟类动物的特征
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鸟喙与取食是相适应
课文结构:
教材说明
本课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通过对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性研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喙的形态与其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
活动l“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是本课的重点活动。通过观察几种鸟,分别记录鸟在身体表面、运动方式、生育后代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训练学生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形成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检验他们是否能够根据鸟类特征进行判断。这里强调了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能力和方法去认识更多种类的动物,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2“鸟喙与取食”是综合性趣味活动。主要由观察不同的鸟喙,将其与一件功能相近的工具联系起来;根据这种联系做模拟取食的体验实验,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结论;将模拟实验的情况与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组织讨论关于生物身体结构、功能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如何适应的。科学在线介绍了鸟类进化方面的内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其他类的动物提供一种参考。
【教学反思】刚才上的这节《鸟类动物的特征》一课是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通过对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性研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喙的形态与其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这也是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努力促进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注重对教材的处理,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生活实际紧密链接。学生通过有实效的交流讨论,掌握了归纳概括一类事物特征的方法。而且将知识合理的延伸至课堂教学以外,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的鸟类资源,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力地唤起了学生热爱鸟类、保护鸟类的情感体验。
整堂课上下来后,感觉有以下亮点: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鸟类图片,从中选择一种或几种鸟类作为研究的对象,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
2.在“鸟喙与取食”趣味活动中通过让学生使用工具模拟鸟类取食,让学生更加理解鸟类的身体结构,功能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如何适应的。
3.在教学中渗透爱护鸟类动物的思想,体现了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标要求。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如:对时间的掌控上,对“鸟喙与取食”活动的设计上等还许多值得商讨和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