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5 14: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语文园地二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了解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感受到抗日战 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通过学习《开国大典》, 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通过学习《灯光》,知道 了一段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往事,这几篇饱含着爱 国情怀的课文里那些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激动人心的热闹场面, 庄严肃穆的宏大场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共同回 忆以下两个片段。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 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 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 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 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 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 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 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 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 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 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 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 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 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 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 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想一想:这两个片段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
这些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将场面描写清楚的? 你能结合着这两个片段具体说一说吗?
《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五位壮士英勇战斗的整体描写, 也有具体到某位战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表现。既 给人以整体感,又突显了人物的特点,使我们对每个人 物有了具体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勇于牺牲的 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 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 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 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读下面的片段,找出场面描写中的点与面,说一说你的想法。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 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 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 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 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 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前四句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后面三句是“点”。
前四句写出了十里长街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后三句描写了不 同年龄和身份的人都来给总理送行时不同的状态。
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渲染了一种沉重,悲伤的氛围,表现 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
通过这些场面描写的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点”可 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 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 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习作或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一说如何运 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和同学交流。
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吗?你 看,树叶枯萎了,一阵秋风过后它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
空中翩翩起舞。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一个个苹果像一 盏盏可爱的小灯笼挂在树上,你看菊花也开了一朵朵,红菊 花从远处看就像一朵烟花一样美丽。白菊花就像一个个棉花 糖,让人忍不住想去咬一口。
这是我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创作的《秋天来了》的一个片段,先从 面上整体诉说秋天来了,再选取秋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它们的 特点来逐点叙述,这样就将秋天美丽的景色展现在大家眼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 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 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 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选自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片段),这一段运用了点面 结合的写法。朱自清先生先从面上说整个荷塘的风致,然后再逐点逐 点地写荷叶、荷花、荷香、波痕等,展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淡雅
词句段运用
习作中,除了使用点面结合外,还经常描写人物的语言,怎样描写才 能让文章表达更为灵活生动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句,你有什么发现?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 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 伴的邀请。
这两个句子都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这两个句子虽然是语言描写,但是都没有用到“说”这个字。 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孩子们如果你的文章所有有关人物语言的描写都使用“说”, 你的文章会过于平淡和单一,如果你可以使用一些代替“说”的词 语,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替代“说”的词语呢?
①讲、嚷、曰、喊、叫、读、吼、问、答……
②谈论、讲解、议论、责备、请教……
③窃窃私语、自言自语、低声细语、异口同声、喃喃自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自言自语道。
“不是这样的!”他猛地喊出来。
再来看两个例句,你还有什么发现?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 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 肿了?”
这两个句子虽然都是语言描写,但没有用表示“说”的词语。 这两个句子用了人物的行为或神态去表达“说”的意思。
好的人物语言,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 表情以及肢体上的语言。你能仿照着例句写一写吗?写 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他忽然抬眸:“这是真的吗?”
你怎么了?”老师担忧地摸着我的头,“发烧了,需不需要请假?”
练习:试着将下面的几个句子用学习到的方法表达。
(1)这幅画构图精巧,用色精美,他说:“实在太好看了!” (2)爸爸又要出差了,他难过极了,伤心地说:“爸爸,我
盼着您早点回家。”
(3)林林又遇上大麻烦了,这回她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
无可奈何地说: “该怎么办呢 ”
赞叹
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他一脸的难过,轻声嘟囔着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说的 意思,中国的语言真是博大精深呀!希望大家在以 后的学习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增加词汇 量,只有这样我们在写人物的对话时才会更充实、 更丰满。
摘抄其他文章或自己写过的文章中精彩的场面描写
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尝试不用“说”,写一段人物对话。
课后作业
词句段运用
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
①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 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②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以及国旗和其他 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第一个句子好,第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两个“只听见”突出了 会场的肃静,说明了除“炮声、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 的声音”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词句段运用
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
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 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第一个句子好,第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两个“是那么”突出了 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别处的都比不上。
这里的词语重复,准确地说是“反复”。反复, 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一 种修辞方法,它可以起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 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 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 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 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 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 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为了赞美保姆,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 笑”,无私、勤劳和善良的大堰河形象跃然纸上。
虽然大堰河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但她依旧含着笑,这 里反复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更为突出了大堰河的淳朴乐观。
说一说: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横写式
竖写式
书写提示
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 一为横写。纵写继承了毛笔书法的传统,仿佛毛笔 书法的缩影,虽非本色,若能写得好,也别有情趣。 横写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它具 有时代特色,方便实用,是硬笔书法的本色格式。
结合自己平时的书写经验,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一 幅作品?
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古诗可以用竖版的形 式来写。从右往左写,最后写上“XXX诗XXX书”;一 段文字可以用横版的形式来写。从左往右,最后一行 注明摘自什么文章,谁书写的。
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从本单元课文中摘抄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或者抄写一首自 己喜欢的古诗。
要求:
古诗词作品:仿照教材格式书写,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可以 配图,力求文图结合。
书信作品:摘抄作品片段,自主设计版面,要求行款整齐,布 局合理,文字优美。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主设计版面。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书写中,我们 往往要把许多字写成一篇,因此只把单个的字写得 美观还远远不够,还要做到许多字组成的“篇”布 局合理、和谐统一。
2020年6月,在中印边境冲突中,4名战 士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为了维护边境地
区的安宁,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 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日记中写到“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这种爱国之情让人为之动容。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古代爱国志士也留 下了许多爱国名句,我们来欣赏一下。
把课本上的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借助工具书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日积月累
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 表》。鞠躬:弯着身子,表示
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 已:停止。这句话的意思是: 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到死为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曹植的《白马篇》。 归:回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 作回家一样。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宋朝李纲之口。这句话的意思是: 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 让人分毫。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 位卑:地位卑微。这句话的意 思是:尽管地位低下,但不能 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关于爱国的名句,读一读,多积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搜集爱国诗句或名人名言,与同学交流分享。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