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冀中的地道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地道战的产生及作用。
理清课文的条理。
3.感受中国军民的战斗决心和战斗智慧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军民的战斗决心和战斗智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反思
一、了解单元要求
二、导入新课文,提示课题“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地道战”的?
三、课堂预习
1.默读课文。
2.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思考预习题。4.提出不理解的内容。
四、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分几段?(1-3)(4-7)(8)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称“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总结第一段段意。(讲了地道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后1、2。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目标提出来。课文的精华在语句之中,语句中有情感,有气韵。而这一点不会自动显露出来,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语言,体会语言,一定要让学生去和课文中的语言“亲密接触”,我首先让学生走进课文的语言中,然后让课文语言走到学生的嘴上,走进学生的脑中,最后走进学生的心中。
由于地道的式样多,有一百多种,有大洞、小洞、出口、气孔、迷惑洞、孑口、厕所住人地等,构造非常奇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地道里面的构造,同时设计一个情境“假设有一队日本鬼子进村并且发现了地道,他们会有怎么样的遭遇以及村民们又将怎么样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课文的文字描述,设计地道示意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地道的结构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地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在第几自然段讲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地道里怎样进行通讯联系?“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加引号?“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3.总结段意。(这段主要讲地道战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句读第三段。
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第二句讲了什么?
3.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读全文
五、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
2.举例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七、了解记叙方法
1.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将中心表达出来的?
2.讨论。
3.小结:学习课文有条理地记叙。
八、作业
1.读书课文。
2.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九、板书设计
产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
式样、数量、位置、高度、大洞、气孔
冀中的地道战 无穷无尽的智慧
打击敌人
特点
联络自己
教学反思
我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叙述的顺序时,采取学生提出问题,边阅读、边讨论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边读书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为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我引导学生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看全文重点写了什么,在重点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帮助学生弄清全文的写作顺序。并从中感悟到这样的表达顺序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表达顺序,使复杂的冀中地道很有条理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对冀中的地道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