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功和能巩固提升(3)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卡车,小明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若把同一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方式可以更省力
B.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
D.两种方式人做的总功相同
2.下列哪个物理量不是以科学家的姓名作为国际单位的是( )
A.力 B.功 C.功率 D.长度
3.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小球受到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C.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变大 D.绳子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
4.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重力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了一段距离,推力做了功
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木板上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2.2N
B.物体两次所受的拉力:F1>F2
C.0~8s内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D.0~8s内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6.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4s内将一重为9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了10cm,拉力为4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力为5N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20cm D.拉力的功率为0.3W
7.把两只鸡蛋从地面拿到桌上,人对鸡蛋所做的功约为( )
A.1焦 B.10焦 C.100焦 D.200焦
8.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将重为12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0.4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5N,利用以上信息不能求解的物理量是( )
A.拉力的功率 B.动滑轮的重力
C.滑轮组的额外功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9.一个苹果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A、B两点间距离与B、C两点间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在A点重力势能最大
B.苹果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在AB段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
D.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
10.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B.刚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
C.两球在各自刚落地的一瞬间,动能不相等
D.两球在各自刚落地的一瞬间,动能相等
11.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水平地面不断弹起的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小球在 1、2 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时先后经过1、3、2三个位置
B.小球在1、2 位置的动能相同,且机械能大小相同
C.小球在1、2 位置的重力势能相同,且机械能大小也相同
D.小球在1位置的动能、机械能比2位置都小
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人推小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一段距离 B.运动员将杠铃举在头顶不动
C.小孩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前进 D.搬而未动的石头
13.如图,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时间内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甲的拉力比乙的大
B.甲的拉力做的功比乙的大
C.甲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比乙的大
D.甲的机械效率和乙的相等
14.如图所示,工人用100N的拉力F搬运重为1200N的物体A,物体A在2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3m,物体A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的0.2倍,不计滑轮重及绳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侧滑轮相当一个省力杠杆
B.绳端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0.15m/s
C.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360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橡皮筋的______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______小,因此可知:影响物体动能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______和______。
16.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当伞匀速下落时,动能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图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水的烧杯底部,松手后,乒乓球,升至水面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则乒乓球机机械能是由水的___________ 转化来的。
17.一颗质量为20g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若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枪膛长60cm,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1200m,则子弹在枪膛内,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___________,子弹飞出枪膛后,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一辆大型喷雾消毒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街道就是用此类消毒车进行消毒的。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消毒车静止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力(选填“平衡”或“相互作用”)。
(2)消毒车在匀速行驶消毒的过程中,它的动能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不变”)。
(3)如果消毒车的后轮为驱动轮,在行驶的过程中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的。
19.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1.2m,高为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则在上述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J,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小为______N。
20.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高度h=1.5m,斜面长度s=3m。现用力F沿斜面把重力为G=1800N重物匀速推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推力F为____N。若实际存在的摩擦力f=300N,则工人师傅实际用的推力F′=__N,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
三、简答题
21.筒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汲水工具,又叫水转筒车,如图-3-2所示.它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试分析筒车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
22.为了深入推进“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南宁市公安交警部门于2015年3月至年底,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其中,禁止电动自行车“超载”、“超速”。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这两个规定的道理。
23.趣味蹦床可以有效锻炼小朋友的平衡能力。如图所示,小华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经过A点(动能为E1)后到达最高点B,从B点下落时,再次经过A点(动能为E2)。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
(1)从A上升到B的过程中,小华的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2) E1和E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判断依据。
24.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示意图,该图表明与站台前后连接的轨道都有一个小的斜坡,其目的是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来提高轻轨列车能量的利用率.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这种设计可以节能的理由.
(
2
)
(
1
)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由图可知,甲方式是两个定滑轮,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故A错误;
B.乙方式是一个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仅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
C.由题可知,甲乙两滑轮组均将相同物体提升相同高度,由可知,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同,故C正确;
D.甲的额外功只有克服摩擦做的功,乙不只有克服摩擦,还有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在做的有用功相同时,乙的总功多,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是以科学家的姓名作为国际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是以科学家的姓名作为国际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是以科学家的姓名作为国际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不是以科学家的姓名作为国际单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
A.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变化,其运动状态在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故B正确;
C.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但由于与空气有摩擦,摆动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总量变少,故C错误;
D.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拉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始终是垂直的,所以绳子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受到的重力不做功,故A错误;
B.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力对物体不做功,故B正确;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是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C错误;
D.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铅球空中飞行是由于惯性,只有距离,没有力,故这种情况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2.4N,则拉力为2.4N,故A错误;
B.从乙图象可以看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受摩擦力大小相同,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B错误;
C.从乙图象可以看出,0~8s内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通过的路程,两次的拉力大小相同,由W=Fs可知,第一次拉力做功较多,即
W1>W2
故C正确;
D.从以上分析可知,相同时间内第一次拉力做功多,对木块拉力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即
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承重,故可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物体重力G之间的关系为,故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相同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的移动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三倍,即s=3h,故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B错误;
C.由B中分析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3h=310cm=30cm
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拉力做的功为
做功时间为t=4s,故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托举两个鸡蛋的力约1N,课桌的高度大约1m,把两只鸡蛋从地面拿到桌上,人对鸡蛋所做的功约为1J,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
A.由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0.4m=1.2m
拉力做的功(总功)
W总=Fs=5N×1.2m=6J
拉力的功率
P==1.5W
所以拉力的功率可求,故A不符合题意;
B.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5N﹣12N=3N
因为题目没有提供“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所以动滑轮重力不可求,故B符合题意;
C.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2N×0.4m=4.8J
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6J﹣4.8J=1.2J
所以滑轮组的额外功可求,故C不符合题意;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0%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A点位置最高,所以A点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苹果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变大,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忽略空气阻力,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增加的动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可知,AB段和BC段距离相等,苹果的重力不变,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重力在AB段和BC段所做的功相等,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因为苹果在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苹果在AB段下落所用的时间大于BC段,而这两段所做的功相同,故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B.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刚抛出时的速度相等,所以此时两小球的动能相等,故AB错误;
CD.两个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抛出,则此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即机械能相等,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机械能守恒。那么在落地的瞬间,两个小球的机械能相等,此时重力势能都为0,那么动能相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由生活经验可知,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则根据小球运动的轨迹,小球运动时先后经过2、3、1 三个位置,故A错误;
BCD.小球在1、2 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与地面的碰撞,所以会消耗一部分机械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则小球在1 位置的机械能比 2 位置小;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小球在1位置的动能也比2位置小;由此可知,小球在1 位置的动能、机械能比2 位置都小,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
A.人推小车在水平方向前进了一段距离,有推力,并且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推力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
B.运动员将杠铃举在头顶不动,有举力,但是举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孩提着滑板车在水平路面前进,力与距离垂直,故人不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搬而未动的石头,有力,但是没有距离,故人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
A.从图中可知
n甲=3,n乙=2
不计绳重和摩擦,甲的拉力
乙的拉力
故A错误;
B.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W总=W有用+W额=Gh+G动h
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都相同,且上升的高度都相同,故甲乙拉力做的功相同,故B错误;
C.时间相同,且已知拉力做的功相同,根据可知甲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与乙的相等,故C错误;
D.根据W有用=Gh可知有用功相同,且总功相同,根据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和乙的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
A.右侧滑轮固定属于定滑轮,其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故A错误;
B.由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nsA=3×3m=9m
绳端拉力F移动的速度
v===0.45m/s
故B错误;
C.因为物体A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的0.2倍,所以摩擦力
f=0.2G=0.2×1200N=240N
则拉力F做的有用功
W有=fsA=240N×3m=720J
故C错误;
D.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00N×9m=9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
故D正确。
故选D。
15.伸长的长度 速度 速度 质量
【详解】
[1]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是橡皮筋发生形变的程度,橡皮筋形变的程度越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子弹”射得越远,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越大,转化成的动能就越多,因此橡皮筋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橡皮筋伸长的长度有关。
[2][3][4]当“子弹”射出时,“子弹”具有的动能是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来的,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在理想的情况下,转化成的动能也相同,根据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在动能相同时,“子弹”的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因此“子弹”的质量越大,“子弹”射出时的运动速度就越小。
16.不变 重力势能
【详解】
[1]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
[2]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重力势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故乒乓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17.360J 0
【详解】
[1]子弹在枪膛中在火药爆炸气体的作用下运动的距离为枪膛长度
则由得,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
[2]子弹飞出枪膛后,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对子弹没有力的作用,所以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0J。
18.平衡 逐渐减小 向前
【详解】
(1)[1]由受力分析可知,消毒车静止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的重力作用在车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也作用在车上,消毒车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2]消毒车在匀速行驶消毒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而由于要向外喷洒消毒液,故消毒车的总质量减小,故它的动能逐渐减小。
(3)[3]消毒车的后轮为驱动轮,在行驶时后轮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
19.1.8 0.36 1.8
【详解】
[1]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为
[2]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额外功为
[3]拉力F做的功为总功,则拉力F为
20.900 1200 75%
【详解】
[1]由题意可知
若不考虑斜面的摩擦力,根据功的原理可得,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则
即
因此,有
[2]若实际存在的摩擦力为
则实际需要的推力为
[3]由总功的计算公式可得,实际做的总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1.水流冲击筒车,使筒车转动,水能转化为筒车的动能;筒车转动,把水带到高处,筒车的动能又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详解】
水流冲击筒车,使筒车转动,水能转化为筒车的动能.筒车转动,把水带到高处,筒车的动能又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点睛: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据此解答.
22.从惯性角度:超载后使车的质量增大,惯性增大,不易急刹车,易造成交通事故;
从动能角度:超载、超速后使车的质量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后果会更严重。
【详解】
试题分析:①从惯性角度:超载后使车的质量增大,惯性增大,不易急刹车,易造成交通事故;
②从动能角度: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超载”后使车的质量增大,“超速”,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能立即停车,造成后果会更严重。
【点睛】
惯性 动能应用
23.(1)变大;(2),依据见解析
【详解】
(1)从A上升到B的过程中,小华的质量不变,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大。
(2)不计空气阻力,则机械能没有损耗,即机械能守恒,总量不变。因为两次经过A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总量不变,故两次动能相等,即E1=E2。
24.进站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储藏”起来@出站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释放”出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解析】
轻轨列车在进站前,有一定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动能,在进站爬上这个斜坡的过程中,轻轨列车的高度增加,速度减小,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储藏”了一部分能量,同时,也起到了减速的作用.当轻轨列车下坡出站时,“储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节省了燃料,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思路分析:本题实际是考查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问题.
试题点评:对于这类能量转化的实际应用题目,要结合题意仔细分析,根据题目的考查目的作答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