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三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30分)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
A.神话 B.书籍 C.传说 D.化石
2.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北京人”应在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人类起源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C.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D.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4.考古工作者在某遗址中发掘出房屋45座、圈栏2处……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石锄等,还发现了粟类等粮食作物。据此推断该地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兴起了原始农业 C产生了早期国家 D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5.20世纪90年代,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中国的稻作历史一下提前了5000年,成为世界稻作之源。下列遗址农耕特色与仙人洞遗址一致的是( )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元谋人
6.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的遗物和遗迹。下图中,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 )
A.干栏式建筑 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铜鼎
7.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涿鹿 B.牧野
C.阪泉 D.长平
8.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尧舜禹三位部落联盟首领,他们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族联盟首领。他们成为首领的主要条件是( )
A社会地位 B部族势力
C经济地位 D德才兼备
传说炎帝教人们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如今考古学者在河南、西安等遗址发掘出陶罐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了( )
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B.传说中蕴含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
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D.陶器和纺织是炎帝发明的
10.以下是周代贵族等级实力对比的表格,从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项目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土地 1000千亩 150千亩 100千亩 60千亩
军队 六军 三军 二军 一军
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汤作《汤誓》,讨伐夏桀,击败桀后把桀流放到南巢.....”由此可知,汤( )
A.开创了禅让制 B.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C.建立了周王朝 D.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统治
12.在评价中国古代君主时,史学家们习惯于将夏桀、商纣王这两个人物归为一类。他们的共同点是( )
A重用人才 B对外征伐 C统治残暴 D开国之君
13.“凤雏遗址出土的甲骨不仅记载了数十种疾病的类型,还记述了有关古人祭拜成汤(商汤)、太甲、‘文武帝乙’的内......材料主要反映了甲骨文( )
A.记载的内容包括医学和祭祀 B.是专门用来记载帝王事迹的
C.所记载的内容十分单调 D.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14.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之家的奢侈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盛水器
15.下表是商代出土青铜器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反映出( )
青铜礼器 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 青铜兵器 铜
40件 28件 220件 900多枚
A.农业技术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战争较多,青铜武器多样
C.冶铜技术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D.青铜礼器精美,体现权力大小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指出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的头部复原像。并说出图一的体貌特征。(4分)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
材料三反映了远古居民已经学会什么技能?“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最有可能是哪种人? (2分)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
(
1)
)材料三: 材料四:
(
(
3)
) (
(
2)
) (
(
4)
)
材料一描述了我国原始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请问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分)
材料二中“家天下”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局面是由谁开启的?(4分)
填写材料三图中人物对应的身份。(4分)
根据材料四,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有哪些?进行分封的核心(依据)是什么?周王分封给诸侯的是什么?诸侯要对周王尽哪些义务?(8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什么作用?(2分)
18.“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让我们走进历史与安阳。(16分)
(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访殷墟——寻商朝之都】
殷墟遗址是哪一王朝的都城?哪一国王迁都到此?商多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4分)
【赏文物——析青铜文化】
(
该文物是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制造,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
该文物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它的名称及其地位分别是什么?此鼎主要使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6分)
商朝时期铸造一个大型的青铜器有时需要几百人,面对这样大的工程,人们却把他做的很好,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2分)
【观照片——探古代文字】
(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主要是指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它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在文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
根据材料,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2分)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文物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2分)
探究题(22分)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李老师以“中华文明”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星罗棋布——多元发展】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育的主要摇篮。观察以上示意图,概括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哪几个流域?(2分)
任务二【源远流长——多元一体】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根据材料一,神农为什么“教民农作”?结合所学知识,“教民农作”出现了一种什么结果?(4分)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材料三说明人类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下图所示为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工具及房屋复原图。
【半坡遗址】
图1纺轮 图2鱼钩 图3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4半地穴式房屋
【河姆渡遗址】
图5骨耜 图6猪纹陶钵 图7稻谷 图8干栏式房屋
(4)根据上述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原始农耕”为题,写一篇有关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情况的小短文。(8分)
任务三【民族交融——血缘认同】
材料四: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四中的“轩辕”是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他的贡献。(4分)
材料五: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2分)介休三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 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D B A B C B A D B B D C A B C
非选择题(7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北京人、山顶洞人。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4分)
(2)北京人会用火,还会保存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4分)
(3)人工取火。山顶洞人(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1)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4分)
(2)世袭制,启(4分)
(3)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分)
(4)对象:功臣和宗亲。核心:血缘(4分)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进献贡物、随从作战、朝觐述职。(4分)
(5)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
18.“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让我们走进历史与安阳。(16分)
(1)商朝。盘庚。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4分)
(2)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泥范铸造法。(6分)
(3)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等精神。(2分)
(4)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在文字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2分)
(5)为我们研究中国早期历史提供了客观资料。(2分,言之有理即可)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李老师以“中华文明”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22分)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2分)
(2)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分)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出现。(2分)
(3)人类由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2分)
(4)略。(8分)
(5)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等。(4分)
(6)由多民族交融而形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