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
一、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时,将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的饱和溶液
B. 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C. 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D. 将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B.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 甲溶液从降温到,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D. 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各35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30g
C. 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 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将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硝酸钠的溶解度减小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
C.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与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微溶于水
B.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 时,100g水所能溶解的的质量小于的质量
D. 两种饱和溶液从降到时,析出的的质量一定比的大
时,将35g硝酸钾和氯化铵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之后现象如图乙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溶解度比大
B.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C. 图乙中硝酸钾和氯化铵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 a中溶质是,b中溶质是
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硝酸铵溶解时会吸热
B. 一定温度下,往100g水中慢慢加入蔗糖直至饱和,蔗糖的溶解度不变
C. 保持温度不变,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蒸发10g水,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D.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强
已知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110 13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35g
C. 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 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 110 114 121 126 139
110 169
A. 在之间
B. 时,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C. 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D. 将时的105 g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的晶体质量为 g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 时,向 50g水中加入 20g乙恰好达到饱和,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40g
C.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 ,甲、乙溶液均有晶体析出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相等
B. 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C.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降到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D. 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降到时,两种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二、填空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点的含义是 ______。
时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g。
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 ______。
将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______。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内陆咸水湖,当地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
“夏天晒盐”中的“盐”其溶解度可用图中______来表示填“a”、或“b”、或“c”。
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在时,将40g的a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将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
D、将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c物质的溶解度会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溶解度都减小,所以均会析出晶体,故B正确;
C、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从降温到,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会变小,故C错误;
D、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70g甲的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甲、乙两种物质各35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30g,故B正确;
C、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解:A、将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降低,硝酸钠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将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降温到后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常温下,溶解度大于10g,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如果不都是饱和溶液,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铵,100g水所能溶解的的质量大于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不知道饱和溶液质量,不能比较析出固体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常温下,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质易溶于水;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液质量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6.【答案】D
【解析】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时,硝酸钾、氯化铵溶解度都大于35g,因此图乙中硝酸钾和氯化铵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时,氯化铵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因此a中溶质是,b中溶质是,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7.【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热,硝酸铵溶解时会吸热,正确;
B、一定温度下,往100g水中慢慢加入蔗糖直至饱和,蔗糖的溶解度不变,正确;
C、保持温度不变,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蒸发10g水,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D、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错误;
故选:D。
A、根据物质溶于水热量的变化考虑;
B、根据溶液的定义考虑;
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根据溶质的种类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三个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知道溶质的种类、物质溶于水热量的变化.
8.【答案】B
【解析】解:A、由表格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时,向100g水中加入,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135g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错误,因为没有带单位,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B。
A、由表格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时,向100g水中加入,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135g错误;C、通过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错误,因为没有带单位。
本考点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的概念有四个要点:指明温度;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质量即单位是克。本考点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一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9.【答案】C
【解析】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选项限定了同一温度,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结晶的方法、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从110g变到了169g,碳酸钾的溶解度从126g变到了139g,所以在到之间,故A正确;
B、时,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B正确;
C、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故C正确;
D、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105g 饱和液降中含有硝酸钾质量为55g,所以温至,能析出晶体,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A、根据图示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甲的饱和溶液比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正确;
B、时,向50g水中加入20g乙恰好得到饱和溶液,则100g水最多能溶解40g溶质乙,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40g,故正确;
C、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正确;
D、甲、乙两种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可能均为很稀的溶液,所以分别降温到,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甲的溶解度是3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所以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可得到6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故B错;
C、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降到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多,没说等质量不能比较析出晶体大小,故C错;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降到时,都是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故D错。
故选:A。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3.【答案】在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60 a
【解析】解: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P点的含义是:在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0g,所以时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60g;
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的饱和溶液,谁的溶解度大,谁需要的溶剂质量小,所以所需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a;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降温到,a、b的溶解度都变小,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b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c物质降温后,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时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故答案为:在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
;
.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相互转化,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应用和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
;
;
【解析】解:“夏天晒盐”中的“盐”其溶解度可用图中b来表示,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b;
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故答案为:;
在时,将40g的a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故答案为:80;
将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夏天晒盐”中的“盐”其溶解度可用图中b来表示;
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将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