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4.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知导入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
新知导入
已知一千颗麦粒的质量约为40g,据查,2016——2017年度世界小麦产量约为7.5亿吨,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
新知讲解
如果把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一个数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各格所放的麦粒数总和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前64项的和.
合作探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错位相减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q,则的前n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用公比q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 得
即
合作探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错位相减法”
当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合作探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二”
(结论同上)
合作探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三”
当
当q=1时,
新知讲解
注:
1.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对公比q的讨论(q=1或q≠1).
(1)
(2)
2.当q≠1时,若已知及q,则用公式 (1)较好,
若已知及q,则用公式 (2)较好
新知讲解
下面,解决本课开头提出的问题.
由 ,q=2,n=64,可得
这个数很大,超过了 .
如果一千颗麦粒的质量约为40g,那么以上这些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 000亿吨,约是2016—2017年度世界小麦产量的981倍. 因此,国王根本不可能实现他的诺言.
合作探究
例7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1)若, , 求 ;
(2)若 , , , 求 ;
(3)若 ,,,求n .
解:
(1)因为 , ,所以
合作探究
例7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2)若 , , , 求 ;
(3)若 ,,,求n .
解:
(2)由 , ,可得
即
又由 ,得 ,
所以
合作探究
例7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3)若 ,,,求n .
解:
(3)把 ,, 代入
得
整理,得
解得 n=5 .
合作探究
例8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前n项和为 . 若 ,求公比q .
解:
若q=1,则
所以 .
当 ,由 ,得
整理,得
即
所以 .
合作探究
例9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 ,前n项和为,
证明,,成等比数列,并求这个数列的公比.
证明:
当 时,
所以 ,,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
合作探究
例9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 ,前n项和为,
证明,,成等比数列,并求这个数列的公比.
证明:
当 时,
所以
因为 为常数,
所以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
课堂练习
1 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1)
(2)
(3)
答:
(1)错
应改为
(2)错
应改为
(3)错,
应改为 5n
q=1,不能用求和公式
课堂练习
2 在等比数列中:
(1)若,且q>0,求.
(2)若 ,求和公比q.
解:
(1)∵ 为等比数列且 ,
∴ ∴
∴
课堂练习
2 在等比数列中:(2)若 ,求和公比q.
解:
(2)① 当时,
又
∴
即
解得
∴
② 当q=1时,
∴
综上得 或
课堂练习
3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且
(1)求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2)若,求的前n项和.
解:
分析:
(1)直接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出数列的公比,进一步求出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利用(1)的结论,进一步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1)设数列的公比为q,
由 ,可得
所以 ,
所以
所以
课堂练习
3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且
(2)若,求的前n项和.
解:
(2)由(1)可得
则
课堂练习
4 已知首项为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 .
解:
(1)首项为 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所以 , 整理得 ,
所以
所以
课堂练习
4 已知首项为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2)证明: .
证明:
(2)由(1)得
故
,
课堂练习
当n为偶数时,
∴ 当n为奇数时, ,
当n为偶数时,
综上, 成立.
当n为奇数时,
课堂总结
1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已知量 首项 首项
求和公式
2 例题
3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1 引入
2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
3 例题讲解
4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课本40页习题4.3
(3、4)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2(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课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二
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前n项和》是2019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的内容。本节是数列这一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蕴涵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本节教材的编排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类似,也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性质导出前n项和公式,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化无限为有限,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最后举例说明前n项和公式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 目标与 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逻辑推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3数学运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4数学建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5数据分析: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再到例题,最后到课堂练习,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重点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 已知一千颗麦粒的质量约为40g,据查,2016——2017年度世界小麦产量约为7.5亿吨,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 情景引入 以国际象棋为背景,提出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如果把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一个数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1,公比是2,求第1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各格所放的麦粒数总和就是求这个等比数列前64项的和.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 “错位相减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q,则的前n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q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项,可得 ,即 . 因此,当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公式推导方法二 (结论同上) 公式推导方法三 当 当q=1时, 注: 1.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对公比q的讨论(q=1或q≠1). 2.当q≠1时,若已知及q, 则用公式Sn=较好; 若已知,则用公式Sn=较好. 有了上述公式,就可以解决本小节开头提出的问题了. 由 ,q=2,n=64,可得 这个数很大,超过了 . 如果一千颗麦粒的质量约为40g,那么以上这些麦粒的总质量超过了7 000亿吨,约是2016—2017年度世界小麦产量的981倍. 因此,国王根本不可能实现他的诺言. 例7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1)若, , 求 ; (2)若 , , , 求 ; (3)若 , , ,求n . 解:(1)因为 , ,所以 (2)由 , ,可得 即 又由 ,得 , 所以 . (3)把 , , 代入 ,得 整理,得 解得 n=5 . 例8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前n项和为 . 若 ,求公比q . 解: 若q=1,则 , 所以 . 当 时,由 ,得 整理,得 即 所以 . 例9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 ,前n项和为. 证明,,成等比数列,并求这个数列的公比. 证明:当 时, , , , 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 当 时, , 所以 . 因为 为常数,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 课堂练习 1 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1) (2) (3) 答:(1)错 (2)错 (3)错 5n 2 在等比数列中: (1)若,且q>0,求. (2)若 ,求和公比q. 解: (1)∵ 为等比数列且 , ∴ ∴ ∴ . (2)①当时, 又 ∴ 即 解得 ∴ ② 当q=1时, ∴ 综上得 或 3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且 (1)求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2)若,求的前n项和. 分析(1)直接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出数列的公比,进一步求出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利用(1)的结论,进一步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解: (1)设数列的公比为q, 由,可得 所以, 所以 所以 (2)由(1)可得 则 4 已知首项为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 . 解: (1)首项为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成等差数列 所以 ,整理得 , 所以 所以 (2)由(1)得 故 , 当n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 ∴ 当n为奇数时, , 当n为偶数时, 综上, 成立. “错位相减法”是研究数列求和的一个重要方法。 当q=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多少? 运用比例的性质推导 ? 对于等比数列相关量 已知几个量就可以确定其他量 通过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探究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方程”在代数课程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思想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在已知量和未知量直接搭起桥梁,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题巩固
课堂小结 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已知量首项首项求和公式
2 例题 3课堂练习
板书 1引入 2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 3例题讲解 4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