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4 14:53: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乘乘除除(第一课时)P66、67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及乘加、乘减两步运算问题。2、通过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 1.能正确计算加减乘除一步式题。 口算:43+56= 74-29= 80-35=22×4= 17×5= 13×7=48÷6= 57÷3= 80÷5=700÷2= 1800÷6= 420÷7=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新授 1.通过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一位数乘多位数师:小朋友,浦东嘉年华又来了,你们有没有去玩过?没关系,今天小丁丁,小巧,小胖,小亚,就和同学们一起去玩,好吗?学校已经帮同学们买好了门票,每张门票60元,那么小丁丁他们四人, 需付多少钱呢 60×4或者4×601、章鱼大转盘上有10个算式,下面有10个答案,比一比谁能很快将他们一一对应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20×8,个位是0,十位上二八十六是六,最后两位是60的只有960. 4×326,个位四六二十四是四的只有1304.145×5,个位是5的只有725271×6,个位是6的只有16263×214, 个位是2的只有642402×4,个位是8,四位数只有16088×125=1000121×9,个位是9的只有18093×296,个位是8,三位数只有888.2、列竖式计算验证你是如何进行计算的?(1)先用个位上数与7相乘再用 十位上的数与7相乘(2)利用两个因数交换可以使计算更简便。(3)因数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再把因数末尾所有的0添上。(4)因数中间有0,0也要计算。师:小胖四个人去哪了?原来海洋观光小火车在排队买票呢,票价15元一张,小丁丁抢着付钱,小丁丁说够了付了四个人的钱还有18元,小朋友你们知道小丁丁原来带多少元吗?(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1)15+18 (2)15×4 +18 (3)15+18×4观察课本66页题目,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乘加、或乘减)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从左往右)小结:竖式计算中注意不要漏去末尾的零。递等式计算中注意先乘除后加减。3、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格式规范,计算正确)4、完成练习(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没有余数)1. 师:这回我想请同学们一方面帮助他们越过难关,另一方面挑战一下自己,独立完成这些练习。比一比谁的本领最大。在练习前请同学们先说说在做除法时要注意什么?2. 同桌互相核对,交流方法。师:小胖和小亚也来到了他们的第二个游艺项目——海洋观光小火车。(三)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有余数)1.先请同学们选择海洋观光小火车上的任意一题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练习中都有余数的)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什么?2. 小组合作完成并与课件核对。 (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试商相对较困难,因此教师希望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避免试商的错误,掌握一定的试商方法,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如横式计算、估算等) 1.能用快速有效的方法找到答案。2.能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解题。3.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4.除法运算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拓展练习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碰碰车区每分钟可以进入6名游客,在129分钟内能否进入773位游客,为什么?2、同学们称大巴士回学校,每车45人,共有9辆车,结果还少9个座位,学校共去多少位同学?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运算顺序:注意先乘除后加减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2-83 1-3题(乘乘除除竖式与递等式计算)
教学反思
课题 乘乘除除(第二课时)P68、69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2、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3、初步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 1.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除一步式题。 口算:35÷5= 84÷4= 930÷3= 600÷2=270÷90= 40×70= 43×2= 91÷7=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新授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2、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学会简单的推理1、出示表格小亚、小巧、小玲在模拟宇航中心发送信息,下面是他们的发送记录。(表格出示在黑板上)小亚小巧小玲时间(分钟) 668字母(个) 570 6726722、这张表格中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条件?(小亚6分钟打了570个字母;小巧6分钟打了672个字母;小玲8分钟打了672个字母。)3、你能不能根据表格中给你的条件判断出谁发送得最快?4、学生思考以后回答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不计算的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小亚和小巧,都用了6分钟,小巧发送了672个字母,小亚只发送了570个,当然是小巧比小亚发送的快。小巧和小玲都发送了672个字母,小玲用了8分钟,小巧才用了6分钟,当然是小巧比小玲发送的快。所以小巧发送的最快。(2)用计算得出结果:可以算一算她们平均每分钟各发送多少个字母?小亚平均每分钟发送:570÷6=95(个)小巧平均每分钟发送:672÷6=112(个)小玲平均每分钟发送:672÷8=84(个)得出:用除法求三人的发送速度的方法能更加清楚的看出“小巧发送的快些,小玲发送的慢些。”(二)归纳总结出被除数、除数的大小与商的大小之间关系1、试一试下面是小孙、张师傅、李师傅三人加工零件的记录,比一比谁加工的最快?小孙张师傅李师傅时间(小时) 886零件(个) 200 288288学生比较得出:李师傅最快。归纳总结四人一组讨论:从前面的题目中发现被除数、除数的大小于商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得出:除数相同,被除数大商也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三)利用简单推理的思想解决问题1、比较大小87÷3○78÷375÷5○75÷396÷8○84÷7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1.会简单的推理。2.能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三、练习 1、通过练习能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判断题(1)在156÷5、165÷5、155÷5三个算式中,155÷5的商最大。( )(2)在364÷3、364÷4、364÷2三个算式中,364÷2的商最小。( )2、比一比谁最先完成:150÷5○105÷5 264÷4○272÷4392÷2○392÷8 756÷8○756÷7650÷5○990÷9 610÷5○738÷6 1.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被除数、除数的大小与商的大小之间关系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4 1-2题(乘乘除除填空题)
教学反思
课题 乘乘除除(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练习。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数感。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有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练习纸。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计算练习 1.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29×8= 241÷4= 304×9=903÷9= 7×830= 617÷5= 递等式计算:804÷4+201 5960-960÷2607×8-856 24+7×6 1.能正确计算加减乘除式题。
二、综合应用 1、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校买了4台电风扇,每台280元,一共要用多少元?草地上有8头绵羊,448头山羊,山羊的数量是绵羊的多少倍?小亚一周写了196个毛笔字,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水果店卖出18箱苹果,每箱8千克,还剩下128千克。水果店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6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超市里同一种品牌的水笔有大、小两种包装。3支1盒的小包装售价为12元,5支1盒的大包装售价为15元。比较一下,哪种包装中每支水笔的价格便宜? 1.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有探究的欲望。
三、拓展练习 1、通过再次练习突出重点: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1、比一比:27÷3○72÷3 160÷2○106÷2315÷7○315÷9 72÷9○64÷8630÷3○990÷9 567÷7○656÷8 1.能用不同的方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4 3题(乘乘除除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P70-7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 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这些灯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看得到?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去逛一逛灯市。板书:灯市1、介绍一下各式各样灯的名称:兔子灯、莲花灯、球形灯、2、出示:小熊告诉我们:兔子灯有25盏,莲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1)提问:莲花灯有几盏?让学生列式计算。(2)还能求什么?(学生提出求球形灯有几盏?)列式计算。 1.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二、新授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一)几倍多几的题目1、先听小兔介绍一下还有几种灯:筒形灯、盒子灯、亭子灯。2、出示条件: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问:我们可以求什么?(求筒形灯有几盏?)列式计算用分步计算的形式。36×2=72(盏)72+10=82(盏)出示这题的线段图,让学生讲一讲题目意思。让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计算。36×2+10=72+10=82(盏)答:筒形灯有82盏。试一试菜场运来萝卜1350千克,运来的青菜比萝卜的4倍还多200千克,青菜有多少千克?学生列式计算,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可以,但提示大家可选择综合算式。(二)几倍少几的题目1、我们还可以求什么?(求盒子灯有几盏?)列式计算分步列式:36×2=72(盏)72-10=62(盏)综合算式:36×2+10=72+10=82(盏)答:筒形灯有82盏示这题线段图,让学生讲一讲题目意思。同样是10盏,线段图这里和前一题有什么不一样?试一试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324个,剩下的比已经加工的3倍少96个。剩下的有多少个? 1.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三、练习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台录像机售价75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比3台录像机售价还多200元,一台彩电要多少元?2、一只书架,第一层有书145本,第二层比第一层的2倍少24本,第二层有几本?苹果园有苹果树328棵,是梨树的4倍,梨树有几棵?工程队运来水泥104吨,运来的黄沙比水泥的2倍多80吨,运来黄沙多少吨?运来黄沙和水泥共多少吨?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几倍多几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5 1题(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听题列式,看谁又对又快!数学兴趣班有女生 1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5人,男生有几人?写作班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8人,女生有几人?工艺组有男生5人,女生比男生的2倍多3人,女生有多少人?做红花10朵,兰花朵数是红花3倍,兰花有多少多?交流对错,说说理由。 1.能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和倍问题媒体出示:例3 兔子灯有25盏,连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板书: 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几盏?兔子灯和球形灯共有几盏?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几盏?兔子灯比莲花灯少几盏?解答: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几盏? (1)请学生独立画简图(2)交流简图(3)独立列式计算。(4)交流计算方法师:你是怎样算的,计算时是怎么想的?解法一:1)先算莲花灯有几盏。 ( )×( )=( )(盏) 再算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多少盏? ( )+( )=( )(盏)2)写综合算式:25×3+25 =75+25 =100(盏)解法二:可以将兔子灯看作1份,将莲花灯看作3份,一共有4份。 1+3=4 25×(1+3)25×4=100(盏) 或 =25×4 =100(盏)答: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100盏。师:看了这些解法你想说什么?有没有问题?那么解法二的综合算式中“1+3”为什么加上小括号?它表示什么意思?3、练一练:兔子灯和球形灯共有几盏?(1)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2)学生独立画简图,列式计算。(3)反馈交流。4、师生归纳。(二)差倍问题(例4)1、出示问题: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几盏?(1)根据问题选择信息。(2)师生合作画出简图。(1)学生列式计算(2)反馈交流。师:你是怎样列式的,计算时是怎么想的?解法一:25×4=100(盏) 100-25=75(盏) 综合算式: 25×4-25=100-25=75(盏) 解法二: 4-1=3 25×3=75(盏) 综合算式: 25×(4-1)=25×3 =75(盏)2、独立解答:兔子灯比莲花灯少几盏?(1)画出简图(2)列式计算(3)反馈交流。师生归纳。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内化新知,整合运用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看图列式计算2、对比练习少年宫有古筝20架,电子琴的架数时古筝的6倍,电子琴和古筝一共有多少架?少年宫有古筝20架,电子琴的架数时古筝的6倍,古筝比电子琴少多少架?画简图,列式计算。说说这两道题的异同。3、综合练习少年宫有木琴15架,扬琴比木琴的2倍少10架,扬琴有多少架?果园里有梨树50课,苹果树比梨树的3倍多25课,苹果树有多少可?学校有故事75本,科技书的本书是故事书的4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共有多少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多少本?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线段图示 看图计算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6 2题、B组(综合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三课时)P7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情境引入 师:元旦就要到了,小胖班准备开一个热热闹闹的联欢会。你看,小胖正带着几个同学在布置教室呢?揭示课题:解决问题(喜迎新年)
二、探究新知 1.能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出示例题:师:小胖说:一张纸可以制作7个彩环,我们有218张彩纸?一共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送给其他班级125张彩纸后,剩下的还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小巧和小亚制作的彩环师小胖的4倍,小巧和小亚共制作了260个,小胖制作了多少个彩环?请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尝试练习。交流反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218×7=1526;218-125=93;93×7=651或者(218-125)×7=651125×7=875;1526-875=651 1526-125×7=651260÷4=65 1.能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练习巩固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一张椅子1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3倍多10元,买一套桌椅要多少元?2、小浩有140元,正好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104元,他们一共多少钱?3、李叔叔养了100只鸭子,是养鸡只数的4倍,鸡和鸭共有几只?4、我们三年级参加“智力游戏”男生288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16个,女生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7 1题、2.(1)、(2)题(递等式计算与综合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四课时)P74、75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用不同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看线段图说算式。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一、出示例1:例:1块蛋糕2元钱,23盒蛋糕需要多少钱? 生:不能计算。因为不知道每盒多少钱?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师:出示示意图。(一盒有4块蛋糕)。师:可以怎样计算?比一比谁的计算方法多?生:四人一组讨论,汇报。生1:23×4=92;92×2=184师:分别表示什么?生:总的块书。总的价钱。生2:4 ×2=8;23 ×8=184师:分别表示什么?师:每盒的价钱;总的价钱。师:板书。P72师:能不能分别把这两道算式连成一道算式?板书:23 ×4×2=184; ×(4×2)=184二、观察与思考1、师:比一比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因数相同、得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师:板 书:在三个数的乘法中,无论是前两个数先计算,还是后两个数先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师:谁来举例。生:同桌互相举例。三、出示例2:7箱矿泉水6个班平分,每个班能分到多少瓶?生:一共有多少瓶?出示:图。(每箱24瓶)师:可以怎样列式?生:总的瓶数:7×24=168 平分:168÷6=28或1箱矿泉水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到多少瓶?24÷6=4总共可以分到:4×7=28师:谁来把它们连成综合式?生:7×24÷6=28, 24÷6×7=28四、探索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师:7×24÷6 7×24÷6= 168÷6 = 24÷6×7= 28 = 4×7 = 28比较一下运算过程有什么不同?板书: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可以从左往右算。除数与因数可以交换位置。师:同桌互相举例。一一板书。 1.能独立解题。2.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练习巩固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讨论:怎样计算简便?28 ×5×2 777×6×544×7÷11 777×5÷7 2、应用题:1)工厂生产奶粉,4罐装1盒,2盒装1箱,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罐?2)李老师买了22盒铅笔,每盒5支,每支2元,一共多少元?3)果园里,苹果树有3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倍,香蕉树又是梨树的3倍,香蕉树有多少棵?4)一个篮球200元,买2个篮球的钱可以买5个皮球,每个皮球多少元?5)学校原来要买3个100元的收音机,后来改买了每个50元的足球,能买几个足球?6)一块布料长18米,做1套衣服用3米,现在有6块这样布料,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8)图书室有240本漫画书,平均分给2个年级,再平均分给每个年级5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本?9)将300块月饼,每盒装3块,10盒装一箱,这些月饼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连乘、连除、乘除混合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88 2.(3)-(6)题、B级1、2题(综合应用与巧算)
教学反思
课题 图形的拼嵌(第一课时)P76、77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正多边形。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并初步掌握正多边形的共同特征。在认识图形中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多边形
教学难点 认识并掌握正多边形的一些特征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初步认识正多边形。 1.提问:师:小朋友,你们都会画画,也欣赏过画,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小胖画的画,想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大家想不想看啊? 不过,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些不同,到底有什么不同,待会儿请看了画以后告诉我。出示:《我和小巧》学生交流。师:对呀,这幅画是由许多不同的图形组成的。那在这幅画中你认识哪些图形,谁能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图形的特点?在以前课上学习时,你们是通过哪些办法知道这些特点的? 板:折一折 量一量师:这些图形大家都已经认识了,可是在图形家族里还有好多成员呢,你还知道哪些图形? 学生交流。师:你们知道得还真多,今天唐老师带来了图形家族中的三个新伙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揭示课题:我们来认识图形出示: 师:认识它们吗? 学生交流。 1.能初步感知正多边形。
二、探究新知 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并初步掌握正多边形的共同特征。 1、师:接下来就请大家用认识图形的好方法,通过“折一折 量一量 ”来探究这三个新伙伴有什么特点,好吗?请你们小组合作,把探究的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活动,师巡视。 学生反馈交流。2、找图形。出示地毯图。师:这里有一块地毯,上面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请大家找找地毯中有没有你认识的图形?学生交流。出示p64最后一幅图。师:这个图案,地毯中能找到吗? 学生找到后用彩笔勾出来。3. 拼图。师:小朋友的眼力真不错。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用各种图形拼成的图案还有很多。瞧,小丁丁家的地砖图案就是由各种图形拼成的。观察一下,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析一下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请你动手尝试拼一拼。 学生反馈。师:小朋友拼得好极了。谁能把拼地砖的方法再来说一说? 学生小结。师:拼地砖时,先用眼睛观察一下图案中有哪些图形,然后动动脑筋分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最后动手拼一拼。 板: 观察 分析 操作师:刚才拼了小丁丁家的地砖,现在我们再来拼一拼小胖家的地砖,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独立拼一拼,后反馈。 能说出多边形的共同特征。能发现地毯中的多边形,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拓展深化 在认识图形中感受数学的美。 师:小朋友,你们的手可真巧。接下来请你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同桌合作,用各种图形去拼一幅你喜欢的图画,行吗? 学生活动,把完成的图画贴在铅画纸上。 学生交流展示。说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 1.能拼出完整的图形。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嵌正多边形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90 1、2、3题(看图填空)
教学反思
课题 图形的拼嵌(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正多边形。2、在认识图形中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正多边形
教学难点 认识并掌握正多边形的一些特征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认识正多边形。 说出下列各个图形的名称。 上面图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请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222 1.能初步感知正多边形。
二、巩固练习 在认识图形中感受数学的美 下面是小丁丁未完成的图案,你能接着完成这幅图案吗?填空(1)三块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 )厘米,面积是( )2)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拼成( )种不同的长方形。(3)把一个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平分成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面积是( ) 1.能借助图形完成稍有变化的填空题。
三、拓展深化 在认识图形中感受数学的美 小亚家客厅长60分米、宽40分米,地面上铺大小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地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地砖?家长会前老师打算在一块长3米、宽1米的长方形版面上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如果每张美术作品长25厘米、宽20厘米.那么老师最多可以选几位同学(每位同学最多选一张)的作品进行展出?(作品不能重叠) 1.能合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嵌正多边形数学的美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91 1、2题(小实践与综合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他们有多大(一课时)P78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能正确用方格数表示面积,求长方形的面积。寻找合理的割补的方法,找出所需的相应的尺寸,求组合图形的面积。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 寻找合理的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找出所需的相应的尺寸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方格纸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通过各种图形的演示与播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图形是丰富多彩的,打破思维惯势。 1、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的图形(多媒体演示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物体形状), 最后定格在A、B、C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说说它们的区别?2、你能算出它们有多大吗?出示课题:它们有多大 1.能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面积。
二、复习旧知,练习巩固 能正确用方格数表示面积,求长方形的面积。 1、出示图形A 1cm提问:你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吗?(图形A占20格,面积20cm2 你是怎样知道的?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数格子的方法)2、小组讨论:如果没有方格纸怎么算它的面积?(用直尺测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板书算式:5×4或4×5 1.能正确计算出图形的面积。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寻找合理的割补的方法,找出所需的相应的尺寸,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创造思维。 1、同时出示图形B和图形C,请学生猜一猜: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暂时不揭示答案。2、为什么你这样认为,请小组合作动手验证一下。学生练习,教师巡视。3、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形B 提问:图形B占( )格,面积( )cm2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汇报各种计算的方法:5×4-42×5+3+32×3+2+2+3+34×3+2+2……演示学生介绍的方法,并板书算式。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形C提问:图形C占( )格,面积( )cm2提问:这也是个不规则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交流:4×5-34×2+2×1+3×2+14×4+1…… 演示生介绍的方法,并板书算式。5、现在可以知道图形B和图形C谁大谁小吗?揭示答案。6、小结:求图形的面积可以数方格数,也可以用面积公式算,对于不规则的图形还可以对图形进行割补后再算。 1.能用合适的方法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他们有多大数格子拼割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92、93 1、2题(计算图形面积)
教学反思
课题 计算小胖家的面积(一课时)P79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师:前一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并把这些知识作一个系统地复习与整理。(板书课题:面积计算) 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性
二、回顾知识、整理知识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1、师:面积这一单元,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什么是面积 师板书: 面积概念:生口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单位:平方米 平方厘米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板书 m2 cm2 师:什么是1平方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生口答: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米大约教室北窗4块玻璃的大小,1平方厘米大约指甲面的大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或宽×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小结:要求长方形面积就必须知道长与宽.求正方形面积必须知道边长. 2、师: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学习习惯听说习惯
三、基础练习 在认识图形中感受数学的美。 1、师:接下来,要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闯关大行动!请看第一关:(投影出示)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长8.86( )问:米是什么单位,除了米,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口说:千米、分米、厘米、毫米(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3)黑板面的大小是4( )(4)小胖的身高约140 ( )(5)客厅地面长6( ),宽5( ),面积是30( )2、师:恭喜你通过此关,进入第二关,你能你能迅速算出来呢?投影出示: 图形长宽面积长方形10cm3cm9dm72dm29m36 m2正方形边长面积8m25cm2 问:长:8 dm;宽4 m;边长:5cm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结:你觉得在做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3、完成数学书79页。 能完成简单的应用。
四、综合练习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师:你们真聪明,第一关和第二关都被你们闯过了!闯第三关有没有信心? 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判断:(1)表示教室地面的大小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 (2)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32厘米。( )(3)有一块正方形的桌布,边长9分米,它的面积是81.( )(4)一个长方形长4m,宽500c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00m2.( )师:真棒!第三关又被你们闯过了,要不要继续往下闯?请看…… 简单运用
五、联系生活,综合运用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吴老师买了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想在桌面配上一块与桌面一样大的玻璃,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需要配多大的玻璃吗?(2) 小丁丁收到同学送的一张新年贺卡,贺卡面长20cm,宽比长少7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剪纸游戏:每人桌上准备一张长是13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张.游戏规则是用这张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谁剪的最快就是冠军.请冠军说说剪出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听说习惯简单运用
六、全课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复习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在应用这些知识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计算小胖家的面积面积=长×宽
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p94、95 1、2题 B级1、2题(综合应用与计算面积)
教学反思
课题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P80、8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具体操作中,探索并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2.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3.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收集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两个端点的情况,辨别间隔与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具体操作中,探索并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1)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2)学生活动:找手上的数学知识,引出“间隔”。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左手,把手指张开,睁大眼睛仔细看,你发现手上的数学知识了吗?预设:数字5(5个手指);数字4(4个手指缝)。师:手指间的距离就叫手指缝,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3)认识“间隔数”。问: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观察,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呢?(引出“间隔数”)(4)认识手指数与间隔数间的关系。问:5个手指有4个间隔,那么4个手指呢?3个手指?2个手指呢?问: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预设: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2、课件演示,对“间隔”进行再认识。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这些图片(礼堂挂的灯笼、河边的灯柱、花坛)中有我们刚才所说的间隔吗?你能指出每幅图中的间隔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画出间隔)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敲钟的声音)?钟声里有间隔吗?小结:看来间隔不只是一段距离,它还可以是一段时间。3、引出问题:在这些事物中,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看看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规律。 能感知手指的张开的间距是“间隔”认识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3.能知道物体的个数与间隔数存在一定的规律。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1.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具体操作中,探索并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1、创设情境:师:小白兔家门前新修了一条小路,可方便啦!可是小白兔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同学们,你们觉得呢?生:要是再有些树就棒极了。师:是啊,兔爸爸也是这么想的。如果在这条小路的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问: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还需要知道什么?预设:(1)一边 每隔5米种一棵。 还要知道这条小路有多长?问:“每隔5米种一棵”你是怎么理解的?2、动手操作:小组设计植树方案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来设计植树方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根泡沫条,一些牙签,还有一张研究表。你们可以把泡沫条当做20米的小路,把牙签当做小树,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进行模拟植树,看看可以怎样设计?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填写表(一)。研究表(一)总长(米)间隔(米)间隔数(个)棵数(棵)3、交流汇报:师:哪个组来说说,按照你们的设计方案种了几棵树呀?(预设:5棵 4课 3棵)师:同样的一条路,同样的要求,你们种的棵数怎么不一样呢?请把你们的方案向大家介绍一下。要求:介绍的时候先说说每隔5米种一棵,20米的小路共分了几个间隔,种了几棵树,然后介绍你们的植树方法,最后说明理由。 1.能通过观察与具体操作,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个数的关系。
三.探寻规律,得出结果 1.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比较方案,探寻规律:(1)间隔数与总长、间隔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三种植树方案。师: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案的相同点是什么?预设:间隔长度(每段的长度)都一样,他们的间隔数(段数)都相同。问:这三种方案的间隔数都是几?为什么它们的间隔数都是4呢?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20÷5=4(个))问: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你能说说怎样求间隔数吗?(总长÷间隔长度=间隔数)问:要想知道有几个间隔,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总长、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口答:如果一条小路长100米,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一共有多少个间隔呢?如果每隔20米种一棵树,一共有多少个间隔呢?(2)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问: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这三种方案的相同点,那么不同点又是什么呢?(预设:植树的棵数不同、植树的方法不同)师:看来不同的植树方法,间隔数相同,植树棵数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在不同的植树方法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1)两端都种问: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20米的小路,每隔5米种一棵,共有几个间隔?种了几棵树?(板书)问:为什么4个间隔能种5棵树呢?(学生回答)师:课件展示:树与间隔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每隔5米种一棵,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最后剩最前面那棵树前面。因为是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这样,植树的棵数就是——5棵)师:刚才我们是按照小白兔的要求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来设计的。如果让我们自己选择间隔,你想每隔几米种一棵呢?(预设:4米、2米、1米、10米)小组动手操作:师:每个小组任选一种间隔长度,可以用牙签摆一摆,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研究,看看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有多少个间隔?能种多少棵树?把研究结果填在研究表(二)中。研 究 表 (二)总长(米)间隔(米)间隔数(个)棵数(棵)学生汇报:要求:汇报时先说出选的是哪种间隔长度,间隔数是几,植了几棵树?(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师:观察黑板上的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你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了吗?问: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间隔数+1=植树棵数】运用规律:师: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有8个间隔,你知道能种几棵树吗?100个间隔能种几棵树呢?如果种了6棵树,你知道有几个间隔吗?种了100棵树,有多少个间隔呢?2)只种一端、两端都不种。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当“两端都栽”的时候间隔数与棵数间的关系了,那么“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课件出示只栽一端线段图:在只栽一端的情况下,图上有几个间隔几棵树?(板书)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关系来解释)师:如果增加1个间隔,树要增加几棵呢?这样继续增加间隔,树的棵树也会怎样?问:那你发现“只种一端”时,间隔数和棵数间的关系了吗? 【板书:间隔数=棵数】课件出示两端都不种的线段图:观察,现在还是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吗?两端都不种时,有几个间隔几棵树?(板书)师:如果增加一个间隔,需要增加几棵树呢?问:那你能说说两端都不栽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间隔数-1=棵数】(3)小结:师:刚才我们探究了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法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那谁来说说不同的植树方法,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能计算间隔数。2.能知道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3.能计算一端植树,两端植树,两端都不中的“植树问题”计算。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全长 ÷ 间隔长度 = 间隔数 棵树两端都种 20 ÷ 5 = 4 5 间隔数+1=棵树只种一端 4 4 间隔数=棵树两端都不种 4 3 间隔数-1=棵树
作业布置 250米长的道路每隔50米种一棵树,最少要种几棵树,最多种几颗?
教学反思
课题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理解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谈话复习 1.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一、谈话复习师: 这两天我们一直在学关于植树的问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有哪些?生答师板书:两端都植数:棵数=间隔数+1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都不植树: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间隔数=全长÷间隔长度间隔长度=全长÷间隔数师:回答的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用这个公式来上一节练习课。 1.能理解并熟记各种植树问题的间隔数的计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二、巩固练习1、一段长3290米的公路一旁共安装了48根水泥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长多少米?2、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为70米,在每角每边种树,每隔4米种一颗,一共种树多少棵?3、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一幢5层楼房,每层楼梯有13级,小明家住在5楼,他回家要走楼梯多少级?5、一张纸可以制作7个彩环,我们有218张彩纸。(1)一共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2) 送给其他班级125张彩纸后,剩下的还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3)小亚和小巧制作的彩环是小胖的4倍,小亚和小巧共制作了260个彩环,小胖制作了多少个彩环?学生读题,尝试解题,交流反馈。 1.能通过练习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三、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全长 ÷ 间隔长度 = 间隔数 棵树两端都种 20 ÷ 5 = 4 5 间隔数+1=棵树只种一端 4 4 间隔数=棵树两端都不种 4 3 间隔数-1=棵树
作业布置 把20颗树重在一条道路上,道路两端都种上树,每隔20米种一颗树,这条路有多长?
教学反思
课题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p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知道使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简洁、便利。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 发现数字、文字、记号等排列的重复部分,就是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
教学难点 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联系生活,引入规律 1、出示:一年四季的轮回、日出日落的交替,它们都是怎样的呢?2、引入规律 1.能通过生活现象初步感知周期
二、观察场景,感知周期 1.通过对简单的周期性问题的探究,理解周期性问题的结构特点。 1、发现盆花、气球的规律2、揭示“周期”的概念,出示课题3、找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4、小练习:找出1组周期并圈出来 1.能理解简单的周期性问题并能进行探究。
三、运用周期,探究问题 1.知道使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的简洁、便利。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1、探究盆花问题——第11盆花是什么颜色呢?体会多样解题策略。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二人为一组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预设方法:1)画图法:△代表红色,○代表黄色 △○△○……△ 第11盆花是红色 2)列举法: 红黄红黄……,第11盆花是红色 3)分类法:单数对应红色,双数对应黄色,第11盆花是红色 4)计算法: 11÷2=5(组)……1(盆),第11盆花是红色2、解决气球问题——第11个气球是什么颜色?优化算法。1)请学生独立解决“左起第11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全班交流2)体会“周期不同,结果就不同”3)优化算法4)解决没有余数的周期问题3、结合图形问题——共有多少个?进行深化。【出示窗花主题图】○○△□○○△□○○△□……1)△共有多少个?2)○共有多少个?3)□共有多少个? 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周期性的问题。知道使用除法解决周期性最简洁、方便。3.会利用生活中各种排列规律,正确计算有排列规律图形的周期性。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周期问题 有序、依次重复 红黄红黄红黄……红 列举法 盆花:颜色圆片 画图法 11÷2=5(组)……1(盆) 红 11÷3=3(组)……2(个) 绿 15÷3=5(组) 蓝 15÷4=3(组)……3(个) △ 3×1+1=4(个) ○ 3×2+2=8(个) □ 3×1=3(个)
作业布置 一列数字按照1,3,4,1,1,3,4,1,1,3,4,1,···排列,从左往右数,第50个数是几?
教学反思
数学广场-流程图(2)p8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并求差。2.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给数造数求最大和、最小和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给数造数求最大差、最小差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开放性导入 你能用数卡 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最大吗?
二、过程性推进 1.能够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并求差。2.能根据所给数造数求最大差、最小差 摆出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问:如何摆出最大、最小的三位数?975-123=8522、复习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摆出2个三位数:935、172并计算它们的差。935 交换1和7,发生了- 172 什么变化?763935 712 小结:在被减数不变的情况下,减数变大,差就变小,反之,减数变小,差就变大。4、求最大差问:交换这些数字卡片的位置,你能求出更大的差吗? 问: 被减数和减数如何摆,差最大?为什么 借助于数射线,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是不是所有两数相减,得到最大差,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举例验证。数卡:1~9得出结论,两个数之间的的距离越大,差越大。被减数最大,减数最小,得到的差最大。问:那么什么情况下差最小呢?最小差交换935-172中的两张数卡,比一比看谁得到的差最小?小组内研究为什么他的差最小,差最小时被减数和减数有什么秘密吗?从数射线上去找一找这些数,位置上有什么特点?板书各小组内认为最小的差,用同学们发现的方法举例验证 能按要求摆出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会根据所给的数求最大差。3.会根据所给的数求最小差。
三、巩固与练习 1.能根据所给数造数求最大差、最小差 从1~9中选出6张组成2个三位数,求最小的差。板书错误的资源,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他没有得到最小的差 小结:要得到最小的差,被减数和减数百位上的数最接近,被减数的十位和个位是剩下数中最小的数,从小到大,减数的十位和个位是剩下数中最大的数,从大到小。 1.根据所给的条件求最大差、最小差。
六、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按要求用数卡 摆、算。935 交换1和7, 935 交换9与5,- 172 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大,差就变小, -172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小,差越小763 反之,减数变小,差就变大。 763反之,被减数越大, 差越大。935 539 - 712 - 172 223 367
作业布置 按要求用数卡 摆、算3道三位数的加法算式。
教学反思
课题 数学广场-流程图(2)p84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理解流程图,能根据流程图造“减法塔”。在师生合作探究中不断尝试,逐步揭开减法塔的神奇奥秘。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
教学重点 读懂和运用流程图。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构造减法塔的内在规律。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1.能够按要求构造三位数, 师:6、9、3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什么?(最大的三位数: 369 最小的三位数:963) 1.会根据要求早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
自主探究 理解流程图,能根据流程图造“减法塔”。2.在师生合作探究中不断尝试,逐步揭开减法塔的神奇奥秘。 师:观察左图,你看懂了什么?生:图上有一座塔,把6、9、3这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然后相减得到594。师:回答的非常好,其实我们这座塔从上到下都可以按照步骤来,老师整理了一个流程图,你们看看能理解吗?师:现在我们来把它变一下,从这幅流程图中,你又看懂了什么?师:像这种计算,我们把它叫做减法塔.(板书)师:小亚说也想试一试。她选5、1、2、来造减法塔。同学们,你们帮他一起造好吗?(学生投影演示)521 -125 396 963 - 369 594 954- 459 495小结:我们造减法塔是按这几步做的:(1)选3个数字(2)造最大数(3)造最小数(4)求差(5)判断。当组成差的数不符合要求,我们就要回到第二步,重复(2)(3)(4)(5)过程,当差组成的数字符合要求,造塔就结束了。师:你还能造吗?怎么造?完成书本p84学生演示,交流师:仔细观察,每一个差有什么小秘密? 生:每个差的十位上都是9。师:为什么呢?生:选定的三个数字摆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十位上的数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最小数的个位数一定大于最大数的个位数,这样在减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退位,所以得到的差的十位必定是9。师:分小组用1、2、3、4、5、6、7、8、9,选择其中3个数造减法塔。是:你们造的减法塔最高的有几层 生:减法塔五层: 1、2、3 4、5、6 7、8、9 6、7、8.........师:仔细观察三个数与层数之间有什么秘密?生:三个相邻的数能造出5层的减法塔。师:最少的呢?生:4、5、9,一层师:通过观察和思考,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塔层数多,有的塔层数少?生:跟选择数字有关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秘密?生:塔的最下层都是495 会看流程图。能根据流程图,造“减法塔”。能在探究中不断尝试,发现“减法塔”的计算奥秘。会计算“减法塔”。5.能造不同的“减法塔”。
三、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减法塔6、9、3 6、7、8 9 6 3 8 7 6 -3 6 9 - 6 7 8 5 9 4 1 9 8 9 5 4 9 8 1 -4 5 9 - 1 8 9 结束49 5 7 9 2 9 7 2 - 2 7 9 6 9 3 9 6 3 9 5 4 -4 5 9 结束4 9 5 - 3 6 9 5 9 4
作业布置 从1至9中选择3个连续的数字,按照计算流程来造“减法塔”。看一看。当最后的差是495时,需要( )层塔。
教学反思
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