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4 14: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得出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会用逻辑推理“因为……所以……”说出整十数、整百数的算理。3、知道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并会根据不同的读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4、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数学在社会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被一位数除、整百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2.知道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并会根据不同的读法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情境引入新课学习 1、口算:5×20= 3×60= 2×400=21÷3= 63÷7= 20÷2=2、出示情境:小胖与小巧募集到180本图书,已经送到红河希望小学,如果平均分给3个班级,那每个班级可以分到多少本图书?(1)讨论、分析提出的条件和问题,得出信息。(2)根据信息列出算式:180÷3=(3)180÷3=应该怎样计算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研究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1、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2、能从应用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列式。
探究新知 1.通过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得出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2、会用逻辑推理“因为……所以……”说出整十数、整百数的算理。 1、讨论算法,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方法一:把180看成是18个十,因为18÷3=6,所以180÷3=60。方法二: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为3×60=180,所以180÷3=60。 2、练一练,并挑选其中的2题和同桌说说算理。120÷2 240÷3 480÷6 490÷7140÷2 160÷4 540÷9 400÷8200÷2 350÷5 320÷8 500÷53、讨论:其中200÷2一题你是怎么计算的? (1)200虽是整百数,它也是整十数,所以可以像整十数一样进行计算,推算或者想乘法(2)200里面有2个百,因为2÷2=1,所以200÷2=1004、归纳算法: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既可以将整十数和整百数看成是几个十或者几个百来进行推算,也可以利用“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 1、能说出整十数被一位数算法中的一种。2、能熟练进行整十数整百数除法的运算。
三、探究读法 2.知道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并会根据不同的读法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同学们,你们有小名吗?我来采访一下。 同学们你们有英文名吗?我也来采访一下。2、你们知道吗?“18÷3”这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可不止这一种呢,它还可以读作“18被3除” 或“3除18”。3、练一练:(1)用三种方法来读读以下算式24÷6 180÷3 240÷6 A÷B M÷N(2)听文字,写算式 10除以3、10被3除、 10除3 、X被Y除、 X除Y 1、能用三种方法正确读出除法算式。2、能根据文字描述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四、综合应用 4、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数学在社会中的意义。 1.判断300÷6可以读作“300除6” ( )“M被N除”和“M除N”可以写成同一道除法算式。 ( )2、应用小丁丁学会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主动到超市帮助工作人员分鸡蛋:只有3个塑料桶,210个鸡蛋平均装入3只塑料桶,每支塑料桶要装多少个鸡蛋? 1.能正确判断除法算式的读法是否正确。2.能用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因为18÷3=6 因为3×60=18所以180÷3=60 所以180÷3=60 18÷3读作“18除以3”“18被3除”或者“3除18”。
作业布置 练习册p44,整十,整百数的除法计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现实的情景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横式和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横式和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算理。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直尺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计算,复习两位数除法。 1. 小胖:我们来平分这些铅笔。1捆里面有10支,平均分给4个人。出示:40支铅笔 80支铅笔 27支红铅笔 54支蓝铅笔 71支绿铅笔提问: (1)把40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支?怎么分?板书:40÷4=10(2)把80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支?怎么分?板书:80÷4=20(3)把27支铅笔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支?2捆不够分给4个人,怎么办?板书:27÷4=6---32、出示课题:两位数被一位数除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两位数除法;2.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会用横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 1、通过生动现实的情景及具体操作活动,探索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横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 提问:现在有54支铅笔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可以分几支呢?小组合作:(1)54根小棒分一分,说说怎么分,怎么算?(2)演示:A、把54根小棒拆开一根一根分。B、先从54里面拿出4捆分给4个人,还剩1个10够分给4个人吗?剩下的怎么分?现在你能用口诀解决吗?54÷4等于多少?总结:原来不能用口诀解决的问题,我们把十位个位拆开,先分十,再分一。变成可以用口诀解决了。板书: 54÷4=13---2 先分十 40÷4=10 再分一 14÷4=3---2(3)提问: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小结:两位数被一位数除54÷4不能用口诀解决,我们想出了好方法可以先分十位,再分个位。又可以用口诀解决。提问:如果三位数被一位数除,怎么分更方便?3、提问:71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人,用刚才的好方法应该怎么分、怎么算?(又想到哪一句口诀?)板书: 71÷4=17……3 40÷4=10 31÷4=7……3试一试:71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用刚才的好方法应该怎么分、怎么算?4、练一练:51÷3 95÷2 76÷7 1.能正确地用横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2、能选择更优化的方法
三、探究深化,初步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 2、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横式和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在同学们充分领悟了例题算法的基础上导入竖式。板书示范:71÷4=17……3 40÷4=10 31÷4=7……3观察总结:1)商 2)乘 3)减 4)落(商: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商1 乘:1×4=4 减:7-4=3 落:落下个位的1,与十位的余数组成31;商:在被除数的个位商7 乘:7×4=28 减:31-28=3 落:落下个位的3,3〈 7 , 是余数。)巩固练习:93÷6 95÷8 87÷3 60÷5 92÷2 1.能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竖式计算。2.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竖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71÷4=17……3 40÷4=10 31÷4=7……3
作业布置 练习册p45,46,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横式计算与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经历尝试、归纳除法竖式计算的计算规则,能按规则运算,能表达运算过程。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通过计算,回顾除法计算的算理。 1、用竖式计算91÷7 51÷3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揭示课题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二课时) 1、能说清楚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即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经历尝试、归纳除法竖式计算的计算规则,能按规则运算,能表达运算过程。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出示例题:28÷9 =(1)学生尝试计算。(2)说说有什么困惑?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3)问:那怎么办?用28一起去除以9。师:对,当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时,我们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所以这题的商要写在个位上。我们把这个确定商位置的过程叫做定商。(4)学生完整计算: (5)学生说计算过程。(6)口算检验。第一步:判断余数。余数比除数小。第二步:3×9+1=28,所以结果是正确的。(7)练习: 35÷6 51÷7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8)小结竖式计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就看被除数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2、出示:小亚定商之后,他在十位商了1,结果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你们能帮助他吗? 交流讨论说一说:第一步就错了,剩余的数5比除数4大了。师:是的,当我们不确定商几的时候,可以尝试商,如果剩余的数比除数大,我们就用更大的商尝试。这个过程我们叫做试商。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添加板书) 1、能说清楚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即计算方法: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就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2、能说清楚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每次得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请你来当小老师。( 说出错误的地方,并订正(1) (2) 2、竖式计算:70÷3= 58÷8= 98÷4= 89÷3= 能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生能正确进行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 计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就看被除数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作业设计 数学练习册p47-49,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与判断计算的对错,及相关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重点 在除法竖式计算中,有余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在除法竖式计算中,有余数的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1.通过计算,回顾除法计算的算理。 1、师:昨天我们对于用一位数除的内容学的很好,今天小兔带来了一些习题来考一下同学。
二、新授 1 情境:三年级的小果园里结了94个橘子,4个班平均分,每个班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出示不同的答案小组讨论交流答案的正误,并说出理由。先得到:答案的余数是6比余数大,所以是错的。再得到:余数比除数小,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的关系验算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学生验算,得出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能说清楚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即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写到哪一位上面。每次得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的计算步骤:商、乘、减、落
三、巩固练习 进一步明确算法和算理。 2、改错师:小亚也做了这道题,我们来看看她的做法。但她算了一半,做不下去了。你们能帮帮她吗?出示: 错在:余数5比除数4大。得到: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1、能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三、巩固练习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算理,并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2.正确利用乘除法关系来验算。 2、竖式计算73÷6 92÷3 97÷8 50÷3 能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四、总结全课。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
作业布置 练习册p50,51,关于有余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四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则;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写0占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写0占位的理由,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1.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 对旧知的掌握情况
二、探究新知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则;2.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写0占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1、师:小胖今天带来一些数学本做奖励,经过昨天学习有小亚等3名同学获得了优秀,小胖带来了61本,请同学们帮忙分发一发,看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本数学本? 61÷3 = ?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2、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出示学生的几种情况: 为什么最后一步可以省略?师:哪些竖式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小组讨论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得到:第1、第3个竖式是正确的。但第3个竖式的最后一步可以省略。问:从这道题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得到:个位上不够商1要商0来占位。4、练一练(第37页) 1.能通过估算,初步判断商的位数 ,促使学生养成先估算的习惯,提高自己辨别计算错误的能力。2.能解释竖式的简便写法,并会在除法竖式计算过程中应用。
三、巩固练习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算理,并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2.正确利用乘除法关系来验算。 1、师:小胖对同学的答案很满意,为此他给小朋友发了奖学金一等奖:小巧(95元)二等奖:小丁丁(65元)三等奖:小亚(45元)这三个同学拿着奖学金去买文具用品价目表如下:铅笔盒9 活动笔7 橡皮4 尺2若小巧全买铅笔盒,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若小亚全买橡皮,可以买几块,还剩几元?若小丁丁全买活动笔,可以买几支,还剩几元?2、竖式计算并验算41÷4 62÷3 96÷3 81÷4 1.能进行小组活动,自编习题,互相回答2.能正确进行商末尾有0的除法竖式。
四、总结全课。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商末尾有0) 61÷3 = ?
作业布置 练习册p47,48,要写0占位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5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 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使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旧知 1 复习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引出对乘除法检验法的思考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方法: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 能说出加减法的检验方法积极的思考乘除法的检验方法
二、探究除法的验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探索新知。
1、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5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5=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1)20×5=100 (2)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寓言故事书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 ( http: / / www.5ykj.com / Article / " \t "_blank )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会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积极的参与探究学习,并能初步掌握验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P38“练一练”。 1能正确计算,并验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板书设计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100÷7=14……21.先估一估2.检验:①先看余数②再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作业布置 练习册p50,51,关于“余数+除数×商=被除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横式和竖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迁移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3、通过生动现实的情景,探讨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计算方法。4、通过对新知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自觉估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类推来理解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算理,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及数学表现的多样性。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谁会用分拆的方法来计算下面这些题? 81÷6=□ 92÷3=□ 76÷2=□ ※抽两题,请学生讲讲为什么这样拆数?小结方法:我们在拆数的时候,要根据除数,把被除数分拆成——除数的最大整十倍数和另一个数。先把整十数尽可能地分,分到不能再分为止,再拆零,继续分。 1.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 1、通过分手工纸的情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今天,乐乐拿来了一些手工纸,(出示:39页的图)一共有几张?生:100张一叠的有5叠,10张一叠的有3叠,另外还有6张,所以有536张。师:要把这536张手工纸,平均分给小丁丁、小巧和小亚,每个人能分到几张?还剩下几张?谁能来列出算式? 536÷3=?师:你能用分拆的方法来帮乐乐分一分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出示课题: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1.能根据图中信息列出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式。
2、交流算理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横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会用推算的方法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迁移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1、请你和同桌小朋友轻声地讨论一下,怎样分拆?交流汇报方法:
536÷3=178……2500 300÷3=100先分整百的; 236 210÷3=70再分整十的; 26÷3=8……2再分单张的。师:谁能把刚才分的过程讲一讲。(请3-4名学生补充完整)师:用分拆的方法,先分整百的,从536里拿出3叠100张的,分给3个人,每人100张;再分整十的,把剩下的2叠100张的拆开成20叠10张的,和3叠10张的合起来,23叠,取出21叠分给3个人,每人70张;最后分单张的,把剩下2叠10张的拆开,和剩下6张合起来,26张,再分,每人分得8张,还余2张。最后把每人每次分得的手工纸合起来,100+70+8=178(张)……2(张)在每一次分的时候,都要把被除数分拆成3个人的整百倍数,整十倍数,尽可能地分到不能分为止。 1. 能说出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拆方法。2.能理解这其实就是根据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类推理解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3. 改变题目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横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会用推算的方法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迁移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师:现在要把这536张手工纸,平均分给小丁丁和小亚,每个人能分到几张?还剩下几张?(发生了什么变化?算式怎样列?)生:少了一个人,把536张手工纸平均分给2个人。536÷2师:能不能像刚才那样,分三步,用分拆的方法来分一分。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讨论一下。生汇报,师板书: 536÷2=268536 400÷2=200120÷2=6016÷2=8师:整百地分,把总数分拆出人数的最大整百倍数,整十地分,从总数里分拆出人数的最大整十倍数,所以每一次分拆,都要把百位、十位上的数,尽可能地分。 1. 能说出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拆方法。2.能理解这其实就是根据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类推理解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4、竖式计算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会用推算的方法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迁移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2、用竖式计算:(见课本40页)师:刚才同学们用分拆的方法,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单个,得出536÷3=178张……2张,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计算536÷3呢,小组同学尝试练习。学生汇报 178教师板书 3 536    3    23    21    26 24 2对应横式计算,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说说计算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落 1.能说出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竖式中的每一步的含义。2.能理解这其实就是根据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经验与法则,类推理解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2、学会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小练习 3 875 9 945 4 308 3 268师:①先说说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在哪一位? ②尝试练习,并说说计算过程。 ③为什么308÷4 268÷3的最高位在十位上。总结: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1、能根据估计说出商是几位数。2、会说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过程。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536÷3=178……2 竖式:300 210 26300÷3=100 210÷3=7026÷3=8……2横式:536÷3=178张……2张
作业布置 一、竖式计算:963÷3 942÷6 859÷7二、列式计算什么数的3倍是495? 什么数除以5等于125?
教学反思
课题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探究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商中间的0 的占位作用;2、知道0乘任何数、除以任何数都为0;3、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商为两 位数的除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和末尾的0的占位作用,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情景引入 1、列竖式计算 62÷3= 80÷4=(学生笔练,反馈答案,说说是怎样算的)2、小结:当被除数个位不够商1,要写0。师:今天我们还是要利用已经学过的本领来学习新的知识,继续《三位数被一位数除2》(出示课题) 观察中下等学生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新知探究 自主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商中间的0的占位作用 探究一:创设比较情境,运用知识迁移,尝试笔练632÷3的结果,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不够商1、0占位的作用。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竖式计算,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算得最快?出示:632÷3= ? 学生笔练,汇报交流 632÷3= 210……2 2 1 0 师:谁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来说一说。 3 )6 3 2 问:商个位上的0能不写吗? 6 师:对,个位不够商1要用0来占位。 2、比较,哪一种书写更加简单。师:商末尾的0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师:比较两种书写方法哪种更简便?小结:除到哪一位,不够商时,就要在这一位上写0。探究二:老师把632改成了612,612÷3= 这道题和刚才那一题,有什么不同吗?你还能用竖式算出答案吗?请你们小组里一起来做一做。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③比较两种情况: ④用已经学的本领来验证那种方法是正确的?得到:第1种答案正确。⑤讨论:那为什么商的十位上要写0呢?十位上的0能不能不写呢?得到结论: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够商1,十位上就要用0来代替 。 观察学生是否除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巩固拓展 练习一:竖式计算622÷3 960÷4 607÷2 481÷2师:请你们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练习二:改错师:小胖学了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很高兴,他也尝试做了一些题目,你们看看,小胖学会了吗,如果小胖做错了,请你帮小胖改正。 练习三:拓展练习 8□2÷4   要使商的中间是0,□里可以填几? 8□2÷4 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几? 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
作业布置 练习册p54,5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横式计算,竖式计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第3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商为两位数)的除法。2. 经历尝试、归纳除法竖式计算的计算规则,能按规则运算,能表达运算过程。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自觉估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的算理,应看前两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情景引入 星期天,兔妈妈带着小兔去蘑菇园采蘑菇, 在路上,兔妈妈想考考小兔:(应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上课内容) 1、( )里最大能填几 5×( )< 26 8×( )< 45 9×( )< 42 3×( )< 26 6×( )< 45 8×( )< 55 开火车回答 竖式计算 752÷5= 601÷3= 52÷6= 提问:为什么商要写在个位上? 首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两位。 1、本子上竖式计算 2、生板演,交流竖式计算时注意点。 观察中下等学生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新知探究 1.理解除法的算理,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商为两位数)的除法。2. 经历尝试、归纳除法竖式计算的计算规则,能按规则运算,能表达运算过程。 问题:如果每排摆4盆花,那么254盆花可以摆多少排?还剩几盆?学生尝试计算,并思考“和以前学的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不同”(商最高位不够商1。)学生板演,交流计算的方法。得到结论:商最高位不够商1,用前两位去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它算得对吗?(应用多媒体展示上课内容)5、小结: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的时候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两位。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③每次除得剩余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观察学生是否除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巩固拓展 3.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自觉估算的良好习惯。 填一填426÷6的商是( )位数,426÷6的商是( )位数。2、竖式计算 572÷5= 308÷4 268÷3列式计算①265被5除,商是多少?②从360里连续减去多少个8,结果是0? 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
作业设计 练习册p56,第3,4,5,6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册p57,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第4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通过求1倍数,巩固对除法运算含义的理解。2、学会估计商的范围,逐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类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将知识进行深化,锤炼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学会估计商的范围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商的范围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引入探究 1、口算 39÷7= 74÷74= 1800÷9= 45÷8= 560÷70= 47÷5= 45×2÷( )=10 300÷6÷( )=25 2、说说下列每组数的关系: 12和6 7和56 学生学习兴趣、听说习惯
二、新知探究 1. 通过求1倍数,巩固对除法运算含义的理解。2. 学会估计商的范围,逐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1.出示: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读题思考: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答:筒形灯有几盏?师:求筒形灯有几盏,需要哪些信息?学生用简图描述情节:独立列式计算,交流:求筒形灯有几盏,怎样计算的?为什么?(1)先算亭子灯的2倍有几盏;( )×( )=( )(盏)再加上10盏就是筒形灯的盏数。( )×( )=( )(盏)(2)综合算式:36×2+10==72+10=82(盏) 答:筒形灯有82盏。出示例题:虎妈妈的体重是138kg,刚好是虎宝宝体重的6倍,虎宝宝的体重是多少kg? 小组活动:怎样才能知道虎宝宝的体重? 交流得到算式138÷6=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用竖式计算。 先估一估虎宝宝的体重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 20×6=120 30×6=180 虎宝宝的体重在20kg和30kg之间,接近于20kg。 (收集学生的资源进行交流。)小结:在解决有关倍数的问题时要注意分清总数和一倍数。练一练:P43/先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再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操作习惯
三、巩固运用 3、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类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将知识进行深化,锤炼思维的深刻性。 1、应用题 (1)小丁丁有356颗红珠子,是蓝珠子颗数的2倍,蓝珠子有多少颗? (2)饲养场养黑兔602只,是白兔只数的7倍,白兔有多少只? (3)自行车每小时行8千米,汽车1小时行的路程,自行车要行8小时,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2004年有366天,这一年中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下列各题,有几种填法? 56÷( )=( )......2 27÷( )=( )......3 40÷( )=( )......4 □37÷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被除数÷□=72 7,□里最小填( )。 4、a÷b=c 7 下面不正确的验算方法是( ) A:(a—7)÷c=bB:(a—7)÷b= c C:(a+7)÷c=b 巡视答题情况、学业成果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虎妈妈的体重是138千克,刚好是虎宝宝体重的6倍,虎宝宝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38÷6=23(千克) 答:虎宝宝的体重是23千克。 竖式:
作业布置 练习册58,59,三位数被一位数除中关于倍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除法的应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实际情境以解决问题。2、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到计算结果需要使用“进一”或“去尾”处理的原因。4、会正确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的不同处理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题,感受到余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
教学难点 会正确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的不同处理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初步感知 1. 能够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实际情境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5个鸡蛋装一盒,7个鸡蛋需要几个盒子?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5个鸡蛋装一个盒子,剩下的2个盒子也需要1个盒子,所以一共需要2个盒子。)2、实际应用二年级的小朋友看表演,要求每个班级同学每4人坐一张长椅。问:每班各需要几张长椅?各班人数的信息如下:班 级 二(1) 二(2) 二(3) 二(4)人数 47 40 34 32小组先讨论,在课堂本上列式计算,写下方案,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师:发现什么问题? (二(2)、二(4)班长椅的张数通过计算一下就能算出,但二(1)、二(3)班却不行,有余数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有关余数的数学问题。 1、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2. 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到计算结果需要使用“进一”或“去尾”处理的原因。 ①问题情境:4人坐1张长椅,47人需要几张长椅?②自主列式计算:47÷4=11(张)……3(人)③讨论:需要几张长椅呢?出现两种情况:小胖:算出来是11余3, 所以只要``张长椅就够了。小亚:用11张长椅还会有3人没座位,所以还要加1张长椅。到实际中去: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得出结论:需要11张长椅。11+1=12(张)有余数的除法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要在求出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加1”的问题。板书:47÷4=11(张)……3(人) 3、师:为什么要加1?小结:当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有时要加1。4、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与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1、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2、理解最后“加1”的含义。3、能说出前9张长椅和后加的1张长椅的区别。4、理解余数额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三、巩固练习 2. 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进行“进一”或“去尾”处理。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到计算结果需要使用“进一”或“去尾”处理的原因。 1、看完演出后,各班开始自由活动,二(3)班有23位小朋友决定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每条船每小时3元。他们需要租几条船?独立列式汇报,板书:23÷4=5(条)……3(人)(余下的3人还要再租1条船,至少要租6条船。 5+1=6(条))2、师:有一个四人小队决定租一条船,他们总共只有十元钱,最多划多少小时呢?小组讨论好、汇报、列式:10÷3=3(小时)……1(元)答:10元钱最多能划3小时师:为什么不加1了?(因为余下的1元不够再划1小时)师总结:在生活中,遇到有余数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这个余数是“加1”还是“不加1”。 1、能独立解决余数需要加1的应用题,并能说出加1的含义。2、能分辨余数何时需要加1,何时不能加1.
四、练习提高 4、会正确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结果的不同处理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题,感受到余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1、4个球装一个纸盒,23个球需要几个纸盒?2、1张图画纸可以制作8张卡片。要想制作43张卡片,需要多少张图画纸?3、6元一支笔,40元最多可以买几支笔?师:讨论是否要+1? 1、能在实际应用中分辨余数是否需要加1.
五、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除法的应用 二(1) 二(2) 二(3) 二(4)人数 39 40 34 324人坐一张长椅。问:每班各需要几张长椅?二(1)班:39÷4=9(张)……3(人) 9+1=10(张) 答:二(1)班要10张长椅。
作业布置 练习册p60,除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单价、数量、总价(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谈话引入。 1.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超市去看看,去超市汲取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二、初探“单价、数量、总价” 1.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①问题情境: 小丁丁和同学们要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需要买一些礼品,大家手中的纸上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帮帮他们,建议一下,买什么 买多少 要花多少钱 ②同桌学生根据信息,自主选择物品,然后集体汇报。选择的是什么 每个多少元 一共买几个 总共多少钱 你是怎样计算的 ③讨论概括。这一排数都是表示的什么 (一样东西的钱、价格、单价……)像这样单个物品的价钱我们可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这一排数都是表示的什么 (数量)这一排数又都是表示的什么呢 (总价)说一说刚才每件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各是多少。④同桌讨论: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得到结论。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谁能看屏幕,把“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练习: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①单价为10元的网球,李老师买8个这样的网球,一共花了80元。②单价为4元的手帕,小红买5块这样的手帕,一共花了20元。③单价为8元的袜子,买3双这样的袜子,一共花了24元。 1.能有序的说出数学信息。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单价的含义。3.能准备说出每样物品的单价及含义。4.能说出生活中的单价。5.能准备说出数量及含义。6.能准备说出总价及含义。7.能准备的说出单价、数量、总价
三、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1、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探索。出示书P45例题(1)说一说单价和数量各是多少?(2)你知道网球的总价是怎么算的吗? (3)那手帕的总价呢?袜子呢?(4)根据上面的算式,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1. 能准备计算出物品的总价。2.能根据算式推导出计算总价的公式。3.能准备算出物品单价和数量。
四、巩固练习 1、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1、超市购物大比拼:不用计算,试着说说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怎么求?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元?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2、书P45 试一试 1. 能准备说出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怎么求?2.运用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拓展提高 1、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1、我来编一编说说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① 每支自动铅笔3元,老师买了36支。②10本书,每本20元。③学校买12本字典,每本字典6元。 1.会判断条件,并提出合适的问题。 2. 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单价 数量 总价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单价×数量=总价
作业布置 练习册p62,第一大题填空第一题,第二大题第1,3题。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单价、数量、总价(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理解“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理解“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关系。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1、师:我们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三者之间还有什么数量关系可以让我们挖掘的呢?小巧有一张购物小票,可是她不小心将购物小票弄脏了,好多地方看不见,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1)购物小票不清楚的地方,谁能你能算出来吗? ①矿泉水不清楚的地方是什么?你是怎么算的?②蛋糕和薯片不清楚两个数你是怎么算的?③鱿鱼丝和巧克力不清楚两个数你是怎样算的? (2)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计算单价和数量的? 2、小结: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上节课学的乘法公式变化得出后面的两条除法公式。这三个关于价格的数量关系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能准备算出物品单价和数量。2.能根据算式推导出计算单价和数量的公式。
四、巩固练习 1、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1、超市购物大比拼:不用计算,试着说说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怎么求?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学校买了3台复读机共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2、书P45 试一试 1. 能准备说出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怎么求?2.运用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拓展提高 1、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1、我来编一编说说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10本书共花费了200元。② 学校花420元买字典,每本字典6元。2、小丁丁到超市想买9支圆珠笔,有两种包装,单支的包装,4元一支,9支一盒包装的27元,你觉得小丁丁怎样买合算? 1.会判断条件,并提出合适的问题。 2. 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单价 数量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作业设计 练习册p62,第一大题第2,3题,第二大题第2题,关于“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小练习(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算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三 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2、能够使用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使用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回顾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练习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算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三 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2、能够使用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口算216-78= 30×5= 200×7= 7×70=280÷40= 134+96= 360÷6= 700÷7= 76÷8= 32÷4×8= 540÷6= 55+116-26=810÷90= 30-14+6= ( )+85=300 200÷4=124-( )=76 1000-909= ( )×60=180 ( )÷5=300练习一:用横式计算(1)84÷6= (2)810÷5= (3)306÷9= 小结:用横式计算时, 除法可以用先分整百,再分整十,最后分个的方法。 练习二:用竖式计算(1)77÷3= (2)924÷7= (3)500÷7= (4)82÷4= (5) 636÷6= (6) 870÷3=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横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的算理是一样的。练习三:递等式计算(1)184+891÷3 (2)752÷8+208 (3)944÷4-138 (4)803-588÷6 (5)209+756÷7 (6)940+935÷5师:两步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乘除后加减。练习四:应用题1、2010年有365天,2010年一共有多少个星期?还多几天?2、296人平均分成8个班,每个班里有多少人?3、小胖用342元买了6辆同样的汽车模型,这种汽车模型的单价是多少?4、一种笔记本的单价为4元,小巧用188元能买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在列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看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能独立完成练习
三、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大家注意的?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小练习(3) 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除法的应用单价,数量,总价
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p63,64,关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与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乘乘除除(第一课时)P66、67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及乘加、乘减两步运算问题。2、通过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 1.能正确计算加减乘除一步式题。 口算:43+56= 74-29= 80-35=22×4= 17×5= 13×7=48÷6= 57÷3= 80÷5=700÷2= 1800÷6= 420÷7=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新授 1.通过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一位数乘多位数师:小朋友,浦东嘉年华又来了,你们有没有去玩过?没关系,今天小丁丁,小巧,小胖,小亚,就和同学们一起去玩,好吗?学校已经帮同学们买好了门票,每张门票60元,那么小丁丁他们四人, 需付多少钱呢 60×4或者4×601、章鱼大转盘上有10个算式,下面有10个答案,比一比谁能很快将他们一一对应起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20×8,个位是0,十位上二八十六是六,最后两位是60的只有960. 4×326,个位四六二十四是四的只有1304.145×5,个位是5的只有725271×6,个位是6的只有16263×214, 个位是2的只有642402×4,个位是8,四位数只有16088×125=1000121×9,个位是9的只有18093×296,个位是8,三位数只有888.2、列竖式计算验证你是如何进行计算的?(1)先用个位上数与7相乘再用 十位上的数与7相乘(2)利用两个因数交换可以使计算更简便。(3)因数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再把因数末尾所有的0添上。(4)因数中间有0,0也要计算。师:小胖四个人去哪了?原来海洋观光小火车在排队买票呢,票价15元一张,小丁丁抢着付钱,小丁丁说够了付了四个人的钱还有18元,小朋友你们知道小丁丁原来带多少元吗?(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1)15+18 (2)15×4 +18 (3)15+18×4观察课本66页题目,你发现了什么?(都是乘加、或乘减)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从左往右)小结:竖式计算中注意不要漏去末尾的零。递等式计算中注意先乘除后加减。3、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格式规范,计算正确)4、完成练习(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没有余数)1. 师:这回我想请同学们一方面帮助他们越过难关,另一方面挑战一下自己,独立完成这些练习。比一比谁的本领最大。在练习前请同学们先说说在做除法时要注意什么?2. 同桌互相核对,交流方法。师:小胖和小亚也来到了他们的第二个游艺项目——海洋观光小火车。(三)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有余数)1.先请同学们选择海洋观光小火车上的任意一题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练习中都有余数的)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什么?2. 小组合作完成并与课件核对。 (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试商相对较困难,因此教师希望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避免试商的错误,掌握一定的试商方法,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如横式计算、估算等) 1.能用快速有效的方法找到答案。2.能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解题。3.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4.除法运算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拓展练习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碰碰车区每分钟可以进入6名游客,在129分钟内能否进入773位游客,为什么?2、同学们称大巴士回学校,每车45人,共有9辆车,结果还少9个座位,学校共去多少位同学?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2,乘除法的竖式计算与乘除法的混合递等式计算。
教学反思
课题 乘乘除除(第二课时)P68、69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2、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3、初步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 1.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除一步式题。 口算:35÷5= 84÷4= 930÷3= 600÷2=270÷90= 40×70= 43×2= 91÷7= 1.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新授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2、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学会简单的推理1、出示表格小亚、小巧、小玲在模拟宇航中心发送信息,下面是他们的发送记录。(表格出示在黑板上)小亚小巧小玲时间(分钟) 668字母(个) 570 6726722、这张表格中告诉我们一些什么条件?(小亚6分钟打了570个字母;小巧6分钟打了672个字母;小玲8分钟打了672个字母。)3、你能不能根据表格中给你的条件判断出谁发送得最快?4、学生思考以后回答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不计算的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小亚和小巧,都用了6分钟,小巧发送了672个字母,小亚只发送了570个,当然是小巧比小亚发送的快。小巧和小玲都发送了672个字母,小玲用了8分钟,小巧才用了6分钟,当然是小巧比小玲发送的快。所以小巧发送的最快。(2)用计算得出结果:可以算一算她们平均每分钟各发送多少个字母?小亚平均每分钟发送:570÷6=95(个)小巧平均每分钟发送:672÷6=112(个)小玲平均每分钟发送:672÷8=84(个)得出:用除法求三人的发送速度的方法能更加清楚的看出“小巧发送的快些,小玲发送的慢些。”(二)归纳总结出被除数、除数的大小与商的大小之间关系1、试一试下面是小孙、张师傅、李师傅三人加工零件的记录,比一比谁加工的最快?小孙张师傅李师傅时间(小时) 86零件(个) 288288学生比较得出:李师傅最快。归纳总结四人一组讨论:从前面的题目中发现被除数、除数的大小于商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得出:除数相同,被除数大商也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三)利用简单推理的思想解决问题1、比较大小87÷3○78÷375÷5○75÷396÷8○84÷7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1.会简单的推理。2.能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三、练习 1、通过练习能初步体会: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判断题(1)在156÷5、165÷5、155÷5三个算式中,155÷5的商最大。( )(2)在364÷3、364÷4、364÷2三个算式中,364÷2的商最小。( )2、比一比谁最先完成:150÷5○105÷5 264÷4○272÷4392÷2○392÷8 756÷8○756÷7650÷5○990÷9 610÷5○738÷6 1.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3,乘除法混合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乘乘除除(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练习。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数感。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有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教学难点 熟练计算一位数乘(除)多位数。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学习习惯:计算习惯、合作兴趣学业成果:方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练习纸。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计算练习 1.熟练掌握乘除法计算练习。 (一)列竖式计算:29×8= 241÷4= 304×9=903÷9= 7×830= 617÷5= 递等式计算:804÷4+201 5960-960÷2607×8-856 24+7×6 1.能正确计算加减乘除式题。
二、综合应用 1、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校买了4台电风扇,每台280元,一共要用多少元?草地上有8头绵羊,448头山羊,山羊的数量是绵羊的多少倍?小亚一周写了196个毛笔字,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水果店卖出18箱苹果,每箱8千克,还剩下128千克。水果店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6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超市里同一种品牌的水笔有大、小两种包装。3支1盒的小包装售价为12元,5支1盒的大包装售价为15元。比较一下,哪种包装中每支水笔的价格便宜? 1.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有探究的欲望。
三、拓展练习 1、通过再次练习突出重点: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大;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反而小。 1、比一比:27÷3○72÷3 160÷2○106÷2315÷7○315÷9 72÷9○64÷8630÷3○990÷9 567÷7○656÷8 1.能用不同的方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乘除除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4,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与算式的大小比较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P70-7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 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这些灯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看得到?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去逛一逛灯市。板书:灯市1、介绍一下各式各样灯的名称:兔子灯、莲花灯、球形灯、2、出示:小熊告诉我们:兔子灯有25盏,莲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1)提问:莲花灯有几盏?让学生列式计算。(2)还能求什么?(学生提出求球形灯有几盏?)列式计算。 1.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二、新授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一)几倍多几的题目1、先听小兔介绍一下还有几种灯:筒形灯、盒子灯、亭子灯。2、出示条件: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盒子灯比亭子灯的2倍少10盏。问:我们可以求什么?(求筒形灯有几盏?)列式计算用分步计算的形式。36×2=72(盏)72+10=82(盏)出示这题的线段图,让学生讲一讲题目意思。让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计算。36×2+10=72+10=82(盏)答:筒形灯有82盏。试一试菜场运来萝卜1350千克,运来的青菜比萝卜的4倍还多200千克,青菜有多少千克?学生列式计算,分步和综合算式都可以,但提示大家可选择综合算式。(二)几倍少几的题目1、我们还可以求什么?(求盒子灯有几盏?)列式计算分步列式:36×2=72(盏)72-10=62(盏)综合算式:36×2+10=72+10=82(盏)答:筒形灯有82盏示这题线段图,让学生讲一讲题目意思。同样是10盏,线段图这里和前一题有什么不一样?试一试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324个,剩下的比已经加工的3倍少96个。剩下的有多少个? 1.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三、练习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台录像机售价75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比3台录像机售价还多200元,一台彩电要多少元?2、一只书架,第一层有书145本,第二层比第一层的2倍少24本,第二层有几本?苹果园有苹果树328棵,是梨树的4倍,梨树有几棵?工程队运来水泥104吨,运来的黄沙比水泥的2倍多80吨,运来黄沙多少吨?运来黄沙和水泥共多少吨?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课堂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乘乘除除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5,关于线段图的列式计算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2、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听题列式,看谁又对又快!数学兴趣班有女生 1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5人,男生有几人?写作班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8人,女生有几人?工艺组有男生5人,女生比男生的2倍多3人,女生有多少人?做红花10朵,兰花朵数是红花3倍,兰花有多少多?交流对错,说说理由。 1.能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1.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和倍问题媒体出示:例3 兔子灯有25盏,连花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3倍,球形灯的盏数是兔子灯的4倍。师: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板书: 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几盏?兔子灯和球形灯共有几盏?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几盏?兔子灯比莲花灯少几盏?解答: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几盏? (1)请学生独立画简图(2)交流简图(3)独立列式计算。(4)交流计算方法师:你是怎样算的,计算时是怎么想的?解法一:1)先算莲花灯有几盏。 ( )×( )=( )(盏) 再算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多少盏? ( )+( )=( )(盏)2)写综合算式:25×3+25 =75+25 =100(盏)解法二:可以将兔子灯看作1份,将莲花灯看作3份,一共有4份。 1+3=4 25×(1+3)25×4=100(盏) 或 =25×4 =100(盏)答:兔子灯和莲花灯共有100盏。师:看了这些解法你想说什么?有没有问题?那么解法二的综合算式中“1+3”为什么加上小括号?它表示什么意思?3、练一练:兔子灯和球形灯共有几盏?(1)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2)学生独立画简图,列式计算。(3)反馈交流。4、师生归纳。(二)差倍问题(例4)1、出示问题:球形灯比兔子灯多几盏?(1)根据问题选择信息。(2)师生合作画出简图。(1)学生列式计算(2)反馈交流。师:你是怎样列式的,计算时是怎么想的?解法一:25×4=100(盏) 100-25=75(盏) 综合算式: 25×4-25=100-25=75(盏) 解法二: 4-1=3 25×3=75(盏) 综合算式: 25×(4-1)=25×3 =75(盏)2、独立解答:兔子灯比莲花灯少几盏?(1)画出简图(2)列式计算(3)反馈交流。师生归纳。 1.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内化新知,整合运用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看图列式计算2、对比练习少年宫有古筝20架,电子琴的架数时古筝的6倍,电子琴和古筝一共有多少架?少年宫有古筝20架,电子琴的架数时古筝的6倍,古筝比电子琴少多少架?画简图,列式计算。说说这两道题的异同。3、综合练习少年宫有木琴15架,扬琴比木琴的2倍少10架,扬琴有多少架?果园里有梨树50课,苹果树比梨树的3倍多25课,苹果树有多少可?学校有故事75本,科技书的本书是故事书的4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共有多少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多少本?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解法一:25×4=100(盏) 100-25=75(盏) 综合算式: 25×4-25=100-25=75(盏) 解法二: 4-1=3 25×3=75(盏) 综合算式: 25×(4-1)=25×3 =75(盏)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6,倍数关系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三课时)P7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学习习惯:计算习惯、合作习惯、交流习惯学业成果:方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情境引入 师:元旦就要到了,小胖班准备开一个热热闹闹的联欢会。你看,小胖正带着几个同学在布置教室呢?揭示课题:解决问题(喜迎新年)
二、探究新知 1.能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出示例题:师:小胖说:一张纸可以制作7个彩环,我们有218张彩纸?一共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送给其他班级125张彩纸后,剩下的还可以制作多少个彩环?小巧和小亚制作的彩环师小胖的4倍,小巧和小亚共制作了260个,小胖制作了多少个彩环?请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尝试练习。交流反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218×7=1526;218-125=93;93×7=651或者(218-125)×7=651125×7=875;1526-875=651 1526-125×7=651260÷4=65 1.能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练习巩固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一张椅子1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椅子的3倍多10元,买一套桌椅要多少元?2、小浩有140元,正好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104元,他们一共多少钱?3、李叔叔养了100只鸭子,是养鸡只数的4倍,鸡和鸭共有几只?4、我们三年级参加“智力游戏”男生288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16个,女生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218×7=1526;2) 218-125=93;93×7=651或者(218-125)×7=651125×7=875;1526-875=651 1526-125×7=6513) 260÷4=65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7,乘除法的递等式计算与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第四课时)P74、75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2、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分析方法,用不同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复习引入 看线段图说算式。2、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并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一、出示例1:例:1块蛋糕2元钱,23盒蛋糕需要多少钱? 生:不能计算。因为不知道每盒多少钱?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师:出示示意图。(一盒有4块蛋糕)。师:可以怎样计算?比一比谁的计算方法多?生:四人一组讨论,汇报。生1:23×4=92;92×2=184师:分别表示什么?生:总的块书。总的价钱。生2:4 ×2=8;23 ×8=184师:分别表示什么?师:每盒的价钱;总的价钱。师:板书。P72师:能不能分别把这两道算式连成一道算式?板书:23 ×4×2=184; ×(4×2)=184二、观察与思考1、师:比一比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因数相同、得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师:板 书:在三个数的乘法中,无论是前两个数先计算,还是后两个数先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师:谁来举例。生:同桌互相举例。三、出示例2:7箱矿泉水6个班平分,每个班能分到多少瓶?生:一共有多少瓶?出示:图。(每箱24瓶)师:可以怎样列式?生:总的瓶数:7×24=168 平分:168÷6=28或1箱矿泉水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到多少瓶?24÷6=4总共可以分到:4×7=28师:谁来把它们连成综合式?生:7×24÷6=28, 24÷6×7=28四、探索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师:7×24÷6 7×24÷6= 168÷6 = 24÷6×7= 28 = 4×7 = 28比较一下运算过程有什么不同?板书:乘法与除法混合运算可以从左往右算。除数与因数可以交换位置。师:同桌互相举例。一一板书。 1.能独立解题。2.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练习巩固 1.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讨论:怎样计算简便?28 ×5×2 777×6×544×7÷11 777×5÷7 2、应用题:1)工厂生产奶粉,4罐装1盒,2盒装1箱,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罐?2)李老师买了22盒铅笔,每盒5支,每支2元,一共多少元?3)果园里,苹果树有3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倍,香蕉树又是梨树的3倍,香蕉树有多少棵?4)一个篮球200元,买2个篮球的钱可以买5个皮球,每个皮球多少元?5)学校原来要买3个100元的收音机,后来改买了每个50元的足球,能买几个足球?6)一块布料长18米,做1套衣服用3米,现在有6块这样布料,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8)图书室有240本漫画书,平均分给2个年级,再平均分给每个年级5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本?9)将300块月饼,每盒装3块,10盒装一箱,这些月饼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1.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并确定方法。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 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8,89,乘除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被除数十位上的2比9小,所以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用28除以9,商3,写在个位上。
3乘9等于27,写在28的下面。
28减27等于1。
94÷4=24……2
94÷4=23……2
94÷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