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测试题(光现象)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50°,则折射角应为( )
A. 小于50° B. 等于50° C. 大于50° D. 等于100°
2.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实际中为了节约空间,常按图2所示的方式,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让被测者识别视力表在平面镜里的像,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 2 m B. 3 m C. 4 m D. 5 m
3.下列光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瞄准射击 C. 影子的形成 D. 色散现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医院杀菌使用的是红外线 B. 紫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C. 电视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 D. 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
5.下列例子不能说明光具有能量的是( )
A. 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发电 B. 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B. 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C. 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D. 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8.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合实际,它是( )
A. 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 凹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9.下列给出的光学器件中,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是( )
A. 投影仪 B. 放大镜 C. 万花筒 D. 照相机
10.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币,其实看到的是( )
A. 硬币的实像,其位置比硬币实际所在位置浅
B. 硬币的虚像,但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
C. 硬币的实体,其位置即硬币的实际位置
D. 硬币的虚像,其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深
11.一人从竖直平面镜中看到后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 3:40 B. 4:20 C. 8:20 D. 9:40
12.如图甲,枯井中青蛙位于井底 O 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6分,选对不全得2分)
1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
B.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 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 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14.如图所示.用自制的小孔成像装置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A. 薄膜上出现的像是倒立的
B. 薄膜上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 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薄膜,烛焰的像更明亮
D. 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拉动薄膜,烛焰的像变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5.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转播速度是 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 , 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 s(保留两位小数)。
16.在内蒙古草原上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请问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反射。
17.如图所示,有一条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玻璃,其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
18.2006后台江县“姊姊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台江苗族“姊姊节”于4月19日隆重开幕,“姊姊节”期间将举行苗族盛装万人游演、苗族集体婚礼、斗牛等民间活动.如图所示,在苗族盛装万人游演活动中,一妇女用鼓棒打击鼓面,鼓面发生 , 发出阵阵鼓声,后面的苗族姑娘随着鼓声跳起欢快的舞蹈.站在道路旁的观众通过光的 看到姑娘们的银饰盛装。
19.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我们站在岸上,看水池底部,感觉池水深度比实际的浅,这是因为光从水进入空气会发生________。
20.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那么该同学应站在河的________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________规律而作出的。
21.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22.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3.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 (选填“上升”或“下降”)。这时光的反射角是 。
24.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为________度,然后将平面镜转动 30°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 则反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________度。
四、作图题(每图5分,共20分)
25. 根据题设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甲所示,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6.完成光线经玻璃方砖后的光路。
27.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8.莉莉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此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效果明显;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9.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 写出另一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
(1) 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来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3) 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可观察到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5) 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 (选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 (选填‘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B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A
12.【答案】 B
二、多选题
13.【答案】 B,D
14.【答案】 A,B,D
三、填空题
15.【答案】 3×108;0.13
16.【答案】 反射;漫
17.【答案】 AO;BO;CO
18.【答案】 振动;直线传播
19.【答案】 直线;折射
20.【答案】 东;反射
21.【答案】 折射;能
22.【答案】 3;仍能
23.【答案】 50°;上升;50°
24.【答案】 0;60
四、作图题
25.【答案】 (1)解:如图所示:
(2)
26.【答案】
27.【答案】 解:本题有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
28.【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暗
(2)完全重合;相等
(3)不能;虚
29.【答案】 (1)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2)在入射角比较小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接近成正比,在入射角较大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不接近正比,且偏差会越大
30. 【答案】等于;在;靠近;光的反射光路是可逆的;不平行;遵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