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应用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简单分数除法问题的过程。
2.能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认识到许多分数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前准备:补充的分数乘法问题、除法问题、试一试都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师说明:今天要解决和气球有关的问题。二、解决问题1.解决分数乘法问题。(1)补充分数乘法问题并用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教师进行语言表述的引导。(2)提出“求红气球有多少个”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师生共同完成乘法计算。2.解决分数除法问题。(1)用小黑板出示问题,学生读题,并说一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重点讨论一下“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这句话中“总数”的含义。(2)让学生比较上面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讨论问题2能不能直接用乘法计算。教师参与讨论。(3)师生共同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4)教师启发学生用方程解答。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验。然后交流。4.师生共同总结分数乘、除法问题的特点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乘法应用题是一致的。三、尝试练习1.小黑板出示教材“试一试”。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鼓励学生试着画出线段图,自己解答。3.交流学生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重点让学生交流线段图的画法、找数量关系时的想法和计算方法等。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1)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师生共同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方法和结果。2.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3.练一练的第3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引导学生比较(1)(2)两题的不同之处。 在交流喜欢什么颜色气球的愉快氛围中开始新课。拓展用气球布置会场的内容,既使问题充满真实的气息,又复习已有的分数乘法知识。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是考查学生已有知识的理解水平,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了解问题中的信息,理解“总数”的含义,既与问题(1)中的总数区别,也是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的关键。使学生充分感知问题1是已知总数求部分,问题2是已知部分求整体。引出下面的活动。使学生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给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和意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分数乘、除法问题的特点,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了解数学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准备。为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知识 、经验尝试画图,自主解题的机会。发挥线段图的工具性。交流、展示的过程,既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也是互相学习,进一步形成方法和技能的过程。选择现实中熟悉的事情作为学习的素材,丰富学生画图和解题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利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相关问题的对比练习,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气球。师: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指名回答。师:气球有各种颜色,所以同学们开联欢会时,经常用各种颜色的气球来布置会场。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和气球有关的问题。小黑板出示下面的问题:问题1:同学们准备开联欢会,一共买来99个气球布置会场。其中,红色的气球占总数的,买来红色气球多少个?师:请同学们自己读题,看你能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读题、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在这个问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生1:在这个问题中,已知一共买来99个气球,红气球占,求红气球有多少个。生2:已知买来气球的总数和红气球占的份数,求红气球有多少个。第2个学生的意见说不出,教师交流。如:“已知一共买来99个气球,也可以说知道买来气球的总数,红气球占,也可以说知道红气球占的份数。”师:“求红气球有多少个?”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生:99×。因为求红气球多少个,就是求99的是多少。师:对!已知气球总个数99和红气球占,求红气球有多少个,就是求99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边说边板书:99×=33(个)师:对!一共买来99个气球,其中红气球有33个。那么,同学们布置会场用了多少个气球呢?请同学们读下面的问题。小黑板出示问题2:问题2:同学们用气球布置会场,红气球用了28个,占用气球总数的。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学生读题、思考。师: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知道什么,求什么?生1:知道红气球用了28个。生2:知道用的红气球占用气球总数的。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 师:“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这句话中的总数,指的是买来气球的总数吗? 生1:不是。是布置全场用的气球的总数。生2:这个总数就是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教师进行引导。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的两个问题比较一下。看着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1)问题1是买气球的问题,问题2是用气球的问题。(2)问题1是知道了买气球的总数和红气球占,求红气球有多少个。问题2是知道用了多少个红气球和红气球占,求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师:求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能直接用乘法计算吗?给学生一点讨论的时间,形成共识:不能。师:下面,我们把用气球的总数看作单位“1”,画出线段图分析一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标上单位“1”。师:我们用这条线段来表示用气球的总数。怎样表示红气球占总数呢?生: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9份,表示这样的4份就是用红气球的数量。教师画图,如下:红气球占总数的 “1”师(指图):红气球占总数的。而且红气球有28个。教师在图上标出28个。如下:红气球占总数的 28个 “1”师:观察线段图,你能不能发现题中的等量关系呢?学生可能的想法:红气球占总数的,所以:气球总数×=28。师:真不错。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我们把气球的总数设为X,就可以列出方程解答。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结果介绍给大家?学生说,教师适时板书。●解:设一共有X个气球。 X=28 X=28÷X=63师:这个结果对不对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学生自主检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检验方法。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检验方法介绍给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可能出现的检验方法:●我用气球的总数量乘以,看是不是得到红气球的数量28个。63×=28。●在图中可以看到红气球28个,占了4份,所以每份是7,气球总数共9份,应是63个。28÷4=7,7×9=63。师:结合我们刚才计算的两个问题,谁能说一说分数乘除法问题的特点和方法?先同桌讨论一下。学生同桌讨论,教师巡视。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可作适当引导。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1)已知单位“1”或者说整体,求它的几分之几,用乘法。(2)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整体的分数问题,可以把单位“1”设为X,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师:请同学们默读这道题,看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1: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条隧道场多少米?生2:第一个月开凿了30米。生3:第二个月开凿了24米。生4:两个月完成了任务的。师(边问边做标记):老师有两个问题,其一,这个“任务”指的是什么?生1:“任务”指隧道的长。师:其二,两个月共完成了多少米?是整个隧道的几分之几?生2:两个月共完成了(30+24)米,是整个隧道长的。师: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画出线段图并解答。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并留心出现的问题。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线段图。学生可能的画法: 30米 24米 任务的 “1”师: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等量关系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的想法:隧道的长度×=两个月开凿的米数解:设这条隧道长X米。 X=30+24 X=54× X=180师: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读题,你了解到什么?生1:红星超市购进白糖140千克。生2:购进白糖是红糖的。生3:求购进红糖过少千克?师: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根据是什么?生:把红糖看作单位“1”。根据“购进的白糖是红糖的”。师:我们把红糖的质量看作单位“1”,画出线段图来分析一下题意。教师画出一条线段。师(指图):我们用这条线段来表示红的质量,需要另一条线段来表示白糖的质量。根据购进白糖是购进红糖的,怎样画出表示白糖的线段呢?生:把表示红糖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5份就表示白糖的质量。教师画出线段图: “1”红糖:白糖: 占红糖的师(指图):购进的白糖是红糖的,白糖为140千克。师画图: “1”红糖: 140千克白糖:占红糖的师:根据信息和线段图,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列出方程解答?试一试!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然后交流。学生可能的做法:解:设购进红糖X千克。X=140 X=224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答案:553(棵)师:同学们看第3题,认真读题,看一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再解答。学生解答后全班交流。师:同学们,(1)(2)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可能的想法:(1)题中“黄色运动衫”是单位“1”,是已知整体求部分。直接用乘法计算。(2)题中“红色运动衫”是单位“1”,是已知部分求整体。要用方程解答。答案:(1)25×=15(件)(2)解:设红色运动衫有X件。 X=25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