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7.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7.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4 19: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B. 有人说照搬照套作家的文章是写作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
C. 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 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理至易明。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B. 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 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3.依次填入下边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A. ,?:"……。" B. 。?:“——。” C. 。!,——。 D. ,!,……
4.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主一无适便是敬理解:主要做某一种工作,不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这就是对别人的尊重。
B.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理解: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C.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理解: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分外的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理解: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二、填空题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一朵;________ ,________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 ,________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诲了。
6.名句名篇填空。
①安其居,________。(《老子》)
②虽________,________而惟吾蜩翼之知。 (《庄子》)
③________,乃凝于神。 (《庄子》)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jìng yè lè qún________”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duàn zhāng qǔ yì________造出来的。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bù èr fǎ mén________。
(3)这位yán xíng xiāng gù________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4)我zhēng yǐn________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8.填空。
议论文是以________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画横线部分,补写一句。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0.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届时,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
(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添加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判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结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全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时代呼唤 的创新型人才。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 段的末尾。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3).这篇文章是 式结构,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论证的方法。
(4).第④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5).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苦与最乐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贪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作分外之想),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之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苦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的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的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替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一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了一层责任。有了这种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反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的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番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二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成年,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10个字以内)
①“卸却”责任指________
②“解除”责任指________
(4)用精确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0个字以内)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A
3. B
4. A
二、填空题
5.示例: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6.乐其业;天地之大;万物之多;用志不分
7. (1)敬业乐群;断章取义
(2)不二法门
(3)言行相顾
(4)征引
8. 议论;论点;论据;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9. 惟有坚强的人;生活才和大海一样
三、综合题
10. (1)欢迎;迎来
(2)将于6月18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
(3)“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雄壮的交响乐”或“这次演出的节目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4)打动;“山城人民”或“观众”
四、现代文阅读
11. (1)最具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
(2)③
(3)总分(或总论——分论);举例
(4)先提出本段分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
(5)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12. (1)知足;安分;达观;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未尽责任,丢开不管;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4)人人必须尽责任。(人人必须对生活负责)
(5)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