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紫荆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可入药。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
香港的历史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
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
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
《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
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有乘列强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
界址专条》,强行租界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
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
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
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
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
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
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
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
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了中国,并设特别
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享
有高度自制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
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
不变。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值得人
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理了百年
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
此成为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
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
米字旗徐徐降下……
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
1997年7月1日英军卷旗走人
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
游轮与邻近大厦上的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日落仪式”的背景
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认识生字、词
叩 (叩头) (叩问)
刹 (刹那)
硝 (硝烟) (硝酸)
髓 (骨髓) (脑髓)
铸 (铸造)
叩问:真诚热情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
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
质。
诗歌中的哪些诗句令你感受深刻?反复朗读,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虎门销烟
170年前,英国对中国进行大量倾销鸦片,毒害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1839年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员,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237万多斤的鸦片全部当众销毁,一时间,虎门上空硝烟滚滚。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它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容侵犯的。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唤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听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 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
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环抱最后
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
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
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
前程的衷心祝福。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令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