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1课梨园春秋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11课梨园春秋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14 20: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梨园春秋
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
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探究】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一、戏曲的起源
戏曲的源头:傩戏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傩”字的另外写法
“梨园”的得名与唐玄宗有关。“梨园”是盛唐时期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唐玄宗提出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和戏剧的活动中心,并以教习和演出戏曲为重点,这样,确立了“梨园”作为最高皇家音乐舞蹈学府的地位。因此,后世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将戏曲界成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成为“梨园弟子”。
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无数,场面巨大,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产生背景
傀儡戏
勾栏百戏说唱
顶竿
探究:为什么在宋代出现了南戏?
a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b坊市限制废弛
c出现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d各种通俗文化的发展(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
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成社会舆论压力,最后恶霸和尚被治罪。
思考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中的哪个阶层?有什么社会功能?
南戏的特色
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1)兴盛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
2)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3)流行区域和特点
1)北方地区
2)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思考3】:为什么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1)昆曲的兴盛
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名副其实的“国剧” 。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了。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 ,昆曲是当时的“国剧”。
兴盛的表现: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 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 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 变为演出折子戏。
(由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进行总结)
2.”百戏之祖”—曾经的“国剧”昆曲
明代声腔
(2)昆曲的特点:
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乐不舞;
声腔婉转,极其细腻,格律、宫腔极其考究;
故事至情至性.
成为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表演艺术
电影《梅兰芳》发行方中影集团宣布该片已在2008年12月5日上映。剧中人物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11岁登台,20岁已闻名于京沪。你知道她表演的是什么戏曲种类吗?在其中他最擅长扮演什么角色?
既然叫“京剧”,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
为什么这些戏种都要到北京表演?
三、“国粹”京剧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
1.产生背景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典活动,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
电视版乾隆皇帝与和珅
京剧发端的契机是: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京剧”
2、产生:
3、特点:
阅读材料思考: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材料一:“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具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有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
材料二:同光十三绝
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即京剧艺术的大众化。经过亟待艺术家的努力,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第一个繁盛期。
《同光十三绝》: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
京剧




京剧




京剧
京胡
月琴
弦子
单皮鼓
大锣
小锣
京剧
京剧的艺术特色
表现 内容


性 唱 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念 戏曲中人物间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
做 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
打 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


性 舞台布置 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
人物化妆 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
人物服饰 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舞台行动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你了解你家乡的戏曲吗?
1、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2、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落后
B、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C、人们思想愚昧
D、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3、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4.关汉卿,入元不仕,主要在大都从事杂剧的创作。他的杂剧,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成就很高。剧中的人物各具个性,有血有肉,语言生动;戏剧冲突扣人心弦,结构安排缜密巧妙,适合舞台演出。据此思考:元代杂剧发展的原因有:
⑴社会经济的发展⑵市民阶层的壮大⑶元朝实行轻视知识份子的政策⑷元朝政府大力推广
A ⑴⑵⑶
B ⑴⑶
C ⑴⑷
D ⑵⑷
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
京剧之所以被称谓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
课后思考:
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
叫喳喳……,喳喳哇……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咙个哩个三大件,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
…… 老爷爷你别生气,允许我分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革新要发展,哇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思考: 京剧如何革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请提出京剧革新的措施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