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同步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的是
A.硅原子序数为14
B.硅是非金属元素
C.硅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D.硅原子的质量是28.1
2.盐城东临黄海,有丰富的海产品,海产品中富含碘,这里的碘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加碘食盐”,“加铁酱油”,“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商品里的“碘、铁、锌”指的是
A.分子 B.离子 C.元素 D.原子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纯碱 B.啤酒 C.牛奶 D.河水
5.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稀土元素镝(Dy)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镝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镝属于金属元素
B.镝原子的中子数为66
C.元素符号是dY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6.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是101
C.中子数是258 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
7.下列符号既能表示该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的是
A.H B.Cu C.N D.O
8.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
C.碳、氮、氧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D.碳、氮、氧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图是
A. B. C. D.
10.以下针对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属于金属元素 B.②化学性质稳定
C.③x=10 D.④⑤都容易得到电子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则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
12.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铷离子Rb+ 核外电子数为37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镁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4.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四种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与②形成化合物的粒子是______。
15.现有下列物质:①四氧化三铁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氦气⑤二氧化硫⑥氧气⑦冰水共存物⑧5%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________。
16.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 铜片 ③食盐水 ④清新空气 ⑤氧化铜,请按要求把序号填入以下相应位置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方法。
(1)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和______。
(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氧原子, “○”代表硫原子。
①上图左边第一个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填“化合物”或“单质”)。
②写出过程Ⅱ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硅原子序数为14,不符合题意;
B、由“石”字旁可知,硅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14,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不是原子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海产品中富含碘,这里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的碘强调存在的元素。
故选A。
3.C
【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因此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加铁酱油”,“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商品里的“碘、铁、锌”是指元素。
故选C。
4.A
【详解】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Na、C、O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B、啤酒是由酒精、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牛奶是由水、蛋白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河水是由水、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A、“镝”为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不正确;
C、元素符号书写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应为Dy,不正确;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不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钔是“钅”字旁,是金属元素,正确。
B、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质子数是101,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为258-101=157,错误。
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258,正确。
故选C。
7.B
【分析】
由1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这样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
【详解】
A、H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B、Cu能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也可以表示单质铜。
C、N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D、O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故选B。
8.C
【详解】
A、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氮原子原子序数是7,所以氮原子核外电子数是7,故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正确;
C、碳、氮、氧原子序数分别是6、7、8,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属于同一族,故选项错误;
D、碳、氮、氧三种原子电子层数均是2,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正确。
故选C。
9.A
【分析】
不同元素的原子可以构成化合物、单质、以及混合物。
【详解】
A、只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不同的原子构成,是化合物;
B、有三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
C、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
D、只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单质。
故选A。
10.B
【详解】
A、①的核内质子数是8,是氧元素,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属于稳定结构,②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③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在③中有2个电子层,故表示离子,该离子是由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说明了第二层已排满了电子,则x=8,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在⑤中,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推理错误;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不一定是化合物, 推理错误;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推理正确;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但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一定属于金属元素,例如氢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少于4个,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推理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铷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铷元素原子序数=3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此选项正确;
C、元素周期表小方格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此选项正确。
D、Rb原子序数为37,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37,铷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铷离子,铷离子核外电子36,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3.Mg2+ 金属
【详解】
由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14.
(1)③④
(2)④
【分析】
(1)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因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故填:③④;
(2)
②的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核外电子数为2+8=10,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②为钠离子,能与②形成化合物的是阴离子,④的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核外电子数为2+8+8=18,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能与②形成化合物;而①③为原子,不能与②形成化合物,故填:④。
15.⑤ ①③⑤⑦ ①⑤⑦ ②⑥
【详解】
所选物质中,气体包括空气、氦气、二氧化硫和氧气;其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故填:⑤;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我纯净物,所选物质中,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氦气、二氧化硫、氧气、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有,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硫和冰水共存物,故填:①③⑤⑦;
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其构成中只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必须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选物质中,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和冰水共存物是氧化物,故填:①⑤⑦;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一定含有氧气,所选物质中,空气和氧气中含有氧气,故填:②⑥。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物质进行分类,加强物质的基本概念,仔细区分,此题难点在于冰水共存物的分析,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此考虑,进行解答。
16.③④ ①②⑤ ①⑤ ②
【详解】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③食盐水④清新空气都属于混合物,故填:③④。
(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①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②铜片⑤氧化铜都属于纯净物,故填:①②⑤。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①冰水混合物、⑤氧化铜都属于化合物,故填:①⑤。
(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②铜片属于单质,故填:②。
17.7 得到 B C E 化合物
【详解】
(1)①由图可知,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微粒A、B、C、D、E中,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C、E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2)①上图左边第一个框中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②过程Ⅱ反应为三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