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其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编制的 B.镆的元素符号为Mc
C.镆原子的质量为288g D.镆原子的核内有115个质子
2.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原子、分子和离子都可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D.原子得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热胀冷缩是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4.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了高精度铷原子绝对重力仪装备,可用于中国地震研究。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b是铷的元素符号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D.铷的原子质量是85.47
5.关于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B.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C.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6.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 B.Mg C.O D.CO2
7.下列符号既能表示该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的是
A.H B.Cu C.N D.O
8.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空隙: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10.2020年12月22日,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五星”。钛和钛合金常用于制造火箭,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C.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11.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下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获得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A.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B.汞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显+2价
12.下列关于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O2表示两个氧原子
B.可知铬的中子数为24
C.表示阳离子
D.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电子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
(2)构成硫酸铜的阴离子______;
14.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如图,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对于Na、Mg、A1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1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
15.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2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3)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4)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______;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16.以下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四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能直接从图中获取,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③代表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它属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在原子序数为1~20的元素中寻找并另画一个与它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17.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二周期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第三周期 11 Na 钠 22.99 12 _____ 镁 24.31 13 _____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7 17 _____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_______。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
(4)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容易失电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元素周期表示门捷列夫编制的,故正确;
B、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c,故正确;
C、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D、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故正确。
故选C。
2.C
【详解】
A、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为一种元素,故A正确;
B、原子、分子、离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项正确;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项错误;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项错误;
D、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D项错误。
故选A。
4.A
【详解】
A、Rb是铷的元素符号,故选项正确;
B、铷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铷原子的中子数不是37,原子序数是37,故选项错误,
D、铷的原子相对质量是85.47,不是原子质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C、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B
【详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分析】
由1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这样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
【详解】
A、H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B、Cu能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也可以表示单质铜。
C、N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D、O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故选B。
8.C
【详解】
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故选:C。
9.A
【详解】
A、同种物质微粒之间的间隔,一般顺序为气体大于液体大于固体,正确;
B、氢、碳、铝的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1、2、3,故排列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前3位为O、Si、Al,错误;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最多的为氮气,次之为氧气,排列错误。
故选A 。
10.C
【详解】
A、由“金”字旁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48-22=26,符合题意;
D、由C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A、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汞核外6个电子层,位于第六周期,故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汞的核电荷数为80,故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不是200.6g,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故说法错误。
D、从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可显+2价,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
A、表示1个氧分子,A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4,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铬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52-24=28,B错误;
C、图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故表示的是阴离子,C错误;
D、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故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电子,D正确。
故选D。
13.
(1)2H
(2)
【分析】
(1)
氢原子的化学符号为:H,两个氢原子即为:2H
(2)
硫酸铜中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点睛】
非金属 三 Na、Mg、Al
【详解】
(1)硒是石字旁,故硒元素属非金属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等周期数,则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原子半径 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减,对于Na、Mg、Al三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是Na>Mg>Al;
15.
(1)得到
(2) 铝元素
28.09
(3)BC
(4)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或电子层数相同均为3
(5)S2-
【分析】
(1)
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图2的氟离子。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3)
同族元素(竖列)化学性质相似。B:O、S,C:F、Cl,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
(4)
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电子层数均为3)。
(5)
如果是原子时,x-y=10,当x-y=8时,说明微粒是离子,并且是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离子,则x=2+8+6=16,则该粒子是硫离子,可以表示为S2-。
16.14.01 铝 金属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填:14.01;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13,为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与其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是硼,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铝;金属;;
17.Mg Al Cl Al 13 28.09 18 Na+ BD BC A
【详解】
镁的元素符号为Mg;铝的元素符号为Al;氯的元素符号为Cl。
(1)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其质子数为13。
(2)由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一格,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3)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故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8。
(4)11号元素钠元素与17号元素氯元素组成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阳离子的符号为Na+。
(5)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如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是因为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C,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电子。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