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电流的测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2电流的测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5 16: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强度的意义、符号、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会用电流表测电流。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自学-答疑内化方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表的正确读数和连接方法
教学模式:五环节课堂小循环全部翻转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模式 教学内容 备注
引入新课 整类比建构模式 观看视频:水流大小的变化演示实验:灯泡亮度的变化通过类比电流和水流,引入课题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直观认识灯泡的亮度不同引出电流强度及其测量
进行新课 分一板块一:课内翻转1方法引领模式 【板块一】电流的强弱翻转自学 1:学生阅读课本 “电流的强弱”部分,完成 【反馈练习一】学生通过课内自学,掌握“电流的强弱”知识翻转内化1: 1.要区分I 与A 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2.单位换算的方法。教师通过答疑的形式,及时解答学生自学中的疑问,并总结方法拓展:认识常见的电流大小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充分认识电流的大小,熟练掌握单位换算
分二课内翻转2 信息归纳模式 【板块二】观察电流表、电流表读数翻转自学2:结合桌面上的实验室电流表,认真阅读课本 “电流的测量”粗体字部分和 “ 2.电流表读数”部分完成【反馈练习二】 学生通过课内自学,学习电流表的读数
分三课内翻转3 方法应用模式 【板块三】电流表的使用翻转自学3: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流表的使用完成【反馈练习三】 学生通过课内自学,学会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反驳验证模式 翻转内化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反证法逐条证明
总结反馈 集体参与模式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知识结构及研究方法 1.探究电流表的位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电流表的调零。
课前课中课后学案:
【反馈练习一】
一、课前检测:
1.电流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表示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简称,符号是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
3.完成单位换算:10mA=________A,50uA=_______A。
【反馈练习二】
1.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________。
2.若接电流表的 “—”和“0.6”两个接线柱,则选用的量程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
3.若接电流表的 “—”和“3”两个接线柱,则选用的量程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
4.电流表读数_______:
练习使用电流表”中“
1.电流表连接”部分内容;
(2)完成问题填空;
1.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注意:三“必须”一“不能”
①必须将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 ________。 (必须)
②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______ ,再从“—”接线柱________ 。(必须)
③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________。 (必须)
④不能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的________两极。(不能)
【反馈练习三】
1.在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关于量程的选用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不管电流多大都要选用小量程
B.为了安全起见,无论被测电流多大都应选用大量程
C.在被测电流大小未知时,应选用小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
D.在被测电流大小未知时,应选用大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流值未超过小量程则改用小量程
2.请按照电路图,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在右边方框中连接实物图(估计电路中电流为0.2~0.5A)。
【达标检测】
1.某灯的工作电流 I= 220mA=_______A 。
2.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B.电流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进,正接线柱流出
C.测量之前要先试触较大量程,防止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D.可以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3.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反方向偏转,产生这一情况的可能是( )
A.电流表坏了 B.电流表量程选大了
C.电流表量程选小了 D.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4.读出下列各电流表的示数:甲_______,乙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整分合补测的新授模式,本人感觉比较好的方面是整节课环节完整,结构紧凑,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讲练结合,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对优生进行了一定的提高,对待优生进行了积极系统的培养。小组交流合作主动积极有效,师友合学气氛融洽。不足的方面是课堂容量有点大,电流单位的换算没有展开进行落实,有些比较重要的知识本可以再进一步强化落实,由于时间原因,只能加快上课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