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5 07: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卷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2.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5.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元素Mn+结构示意图,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m=2+8 B.m=2+8+n C.m=2+8﹣n D.m=8+n
7.铝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8.“生态君山,荷香天下”.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9.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离子 C.同一种分子 D.无法确定
10.“含氟牙膏”、“加碘食盐”中的“氟”、“碘”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表示一种阴离子
12.“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硅 C.铝 D.锡
二、填空题。
13.(3分)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你若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   .
14.(3分)原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由于    不同,原子也不同。
15.(3分)今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氧、②氢气、③水、④空气、⑤二氧化碳、⑥氯酸钾、⑦水泥、⑧塑料、⑨铁、⑩碱式碳酸铜、⑩纯净的矿泉水、石油,请你指出: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
16.(3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③水是由   构成的,④氯化钠是由   构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7.(3分)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8.(3分)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三、简答题。
19.Prasad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报道中写到: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并且皮肤粗糙而干燥、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此病被称为伊朗村病,你觉得该村人得此病的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20.小红同学在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知识时,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四个概念总结为如图所示的关系.请你说出该图能反映出上述四个概念之间的哪些关系?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分析】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但不超过3000℃,且压强不变,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经分析可知,此时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氮气分子极少数分解,即分子大小不变,分子数目基本不变化,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气体体积增大一倍.
【解答】解:A、该变化中分子体积增加了,而上述变化中分子大小不变,只是间隙变大,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B、该变化中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了一倍,而分子大小没变,分子数目也基本不变,符合题意,所以正确;
C、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了,原子变大了,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D、该变化中分子全部破裂成了原子,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化特点,根据已有的分子间隔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分)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分析】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粉的分子运动到我们的鼻子,刺激嗅觉器官,闻到花香.
【解答】解:A、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正确;
B、花香四溢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花香四溢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故C错误;
D、花香四溢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3.(3分)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分析】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13,是铝元素,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失去3个电子,为阳离子,变成最外层电子数为8稳定结构,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该元素为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A说法不正确;
B、该元素为铝,是金属元素,故B说法正确;
C、该粒子是阳离子,故C说法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稳定结构,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分析】A、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B、根据氯化氢属于纯净物进行解答;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进行解答;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氯化氢属于纯净物,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
C、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3分)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还有离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还有离子,故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C、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故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结构等,题目较易。
6.(3分)元素Mn+结构示意图,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m=2+8 B.m=2+8+n C.m=2+8﹣n D.m=8+n
【分析】Mn+是由M原子失去了n个电子形成的,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于Mn+是由M原子失去了n个电子形成的,由Mn+结构示意图可知,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n;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m=2+8+n.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掌握原子与离子的转变关系以及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可解答。
7.(3分)铝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质子数不同
【分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则铝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3分)“生态君山,荷香天下”.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到芳香四溢.
【解答】解:荷花盛开,芳香四溢因为荷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了到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之中的缘故。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故选:C。
【点评】凡是闻气味这一类问题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都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9.(3分)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是(  )
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离子 C.同一种分子 D.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各粒子的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分子和原子,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错误;
B、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离子,比如氢氧根离子和氟离子,错误;
C、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分子,比如水分子和氟化氢分子,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无法确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3分)“含氟牙膏”、“加碘食盐”中的“氟”、“碘”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分析】“含氟牙膏”、“加碘食盐”中的“氟”、“碘”等有多种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含氟牙膏”、“加碘食盐”中的“氟”、“碘”等有多种形式存在,如钙元素可能为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等,题目中的“氟”、“碘”是指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知识,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表示一种阴离子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特点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根据微粒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解: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错误;
B.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故正确;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错误。
D.中质子数(11)大于电子数(10),表示阳离子,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明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粒子的相关特征就可顺利解答
12.(3分)“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硅 C.铝 D.锡
【分析】根据题意,《化学鉴原》一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结合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化学鉴原》一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则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硅。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3分)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你若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水分子间有间隙 、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
【分析】可以从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微粒的特征方面进行大胆想象,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它们之间有间隔,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等.
【解答】解:可以从水分子的原子构成方面考虑,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或从水分子的特征方面考虑,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水分子间有间隙;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方面的内容,同学们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猜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14.(3分)原子是由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质子和中子 构成的,由于  质子数 不同,原子也不同。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和原子内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解决本题.
【解答】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由于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原子不同.
故答案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质子数。
【点评】熟练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微粒的带电情况;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有关知识.
15.(3分)今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氧、②氢气、③水、④空气、⑤二氧化碳、⑥氯酸钾、⑦水泥、⑧塑料、⑨铁、⑩碱式碳酸铜、⑩纯净的矿泉水、石油,请你指出: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铁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液氧、氢气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水、二氧化碳、氯酸钾、碱式碳酸铜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  碱式碳酸铜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空气、水泥、塑料、纯净的矿泉水、石油 .
【分析】(1)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为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为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纯净物,可以根据名称及化学式来判断含有的元素.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1)①液氧是一种物质,只由氧元素组成,则为非金属单质;②氢气是一种物质,只有氢元素组成;⑨铁是一种物质,只有铁元素组成,则为金属单质;故答案为:铁;液氧、氢气.
(2)③水是一种物质,含有H和O两种元素,则为化合物;⑤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含有C和O两种元素,则为化合物;⑥氯酸钾是一种物质,含有K、O、Cl三种元素,则为化合物;⑩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物质,含有C、H、O、Cu四种元素,则为化合物;显然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碱式碳酸铜;故答案为:水、二氧化碳、氯酸钾、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
(3)④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⑦水泥中含有硅酸钙、铝酸钙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⑧塑料是一种聚合物,由于聚合度的值不确定,则塑料为混合物;⑩纯净的矿泉水中有水、矿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中成分复杂,还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空气、水泥、塑料、纯净的矿泉水、石油.
【点评】学生应熟悉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或成分,能根据其组成或成分来判断物质的类别,应注意平时留心生活中见到的物质的成分.
16.(3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②表示的是 分子 。③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④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 构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解答】解:(1)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是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
故填:①原子;②分子;③水分子;④钠离子和氯离子;
(2)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气分子,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7.(3分)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真实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因为甲:乙=a:b,甲=(a 乙):b
又因 乙:碳原子质量=c:d,乙=(碳原子质量 c):d
甲=(a c 碳原子质量):(b d)
所以甲的相对原子质量=
所以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碳12原子质量的之比。
18.(3分)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核内质子数 ;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
【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种类的差别以及元素种类的决定因素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的有关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简答题。
19.Prasad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报道中写到: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并且皮肤粗糙而干燥、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此病被称为伊朗村病,你觉得该村人得此病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根据该村人的症状: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并且皮肤粗糙而干燥、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可知:该村人缺锌.
【解答】解: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并且皮肤粗糙而干燥、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有上述症状,可知:该村人缺锌.
故答案为:主要原因是该村人缺锌.
【点评】本题考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四、实验探究题。
20.小红同学在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知识时,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四个概念总结为如图所示的关系.请你说出该图能反映出上述四个概念之间的哪些关系?
 :①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②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③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④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⑤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构成;一类原子叫元素,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成分子.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①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②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③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④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⑤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④两点若合答为“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也给2分)
【点评】明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