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06级生科2班
王倩
指导老师:李红敬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整章书的编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前面所学“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深化,启下是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础,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并通过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使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能力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本节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课。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解释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资料的能力;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动手实践、解读数据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加强团结合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增强学生维护性别自然发展的社会道德感。
1. 重点
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 难点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
增强学生的社会道德感。
(三) 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初二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授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授课的一个切入点,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模拟探究生男生女几率的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更利用于学生掌握。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指导
以合作探究为主 ,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发现“人的性别差异与第23对染色体有关”;运用实验法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通过探究法去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主地思考、分析问题,亲历知识的再现过程。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人的性别差异与性染色体有关,通过动手实践探索生男生女的奥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诱导发现,引出问题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四)加深认识,思考拓展
(五)课堂小节,课外延伸
婴儿出生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
性别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DNA存在于染色体上
性染色体的发现: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和Y染色体;而女性提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男
女
23
23
讨论:
1.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2.上面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是女性的染色体?
3、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4、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 人的性别差异与性染色体有关。
2. 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有2种,女性生殖
细胞卵子只有1种。
3. 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
探讨结果: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指什么呢?
受精卵
不同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如何呢?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来验证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
呢?
抛硬币!
探讨实验
有一枚硬币,掷出去再落下时,国徽那一面向上的机率有多少?
掷硬币50次,国徽和数字的出现比例是多少?
掷硬币100次,国徽和数字的出现比例又是多少?
掷硬币200次,国徽和数字的出现比例又是多少?
数字 国徽
50 22 28
100 47 53
200 105 95
从三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次的比例分别是:
1;1.2727,1:1.1276,1:1.1052
调查范围越大,次数越多,正反两面比例越接近1:1,同样道理,在男女比例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所调查范围越大,人数越多,男女比例就越接近1:1。
通过探讨实验,发现了什么?
生男生女图解
XX
XY
XY
XX
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1
思考拓展
1.就性染色体而言,男性的精子中应该有几种性染色体 ( A )
A.1 B.2 C.0 D.3
2.继前题:男性有________________种精子,女性有________________种 卵细胞 ( A )
A.2 1 B.1 2
C.1 1 D.2 2
3.一对夫妇生出的儿子体内性染色体为 ( B )
A.XX B.XY C.YY
4.计划生育要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则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有多大
( C )
A.25% B.30%
C.50% D.100%
可是现实生活中男女的比例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你能对这个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人的性别决定是否与性染色体有关,而与基因无关呢?
课外思考讨论: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时,我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自主参与、自主体现、自主构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 、诱导发现、合作探究、思考拓展、课外延伸5个环节逐步落实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课改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正确的,学生的学习正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有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教学思想,实现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改变。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发现史
2.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异
①男性染色体由X与Y染色体组成。
②女性染色体由两个相同的X染色体组成。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