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5 16:2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 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是2016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块内容通过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突显出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本民族旧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参与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但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容易片面化,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而且本课内容又比较抽象,比如: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意义,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丰富的的多媒体资源、直观的图片资料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了解淝水之战、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基本事实,思考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制作表格、分析图片、解读史料、问题探究等方法突破重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体会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理念。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师问:同学们是否知道三国?学生回顾后师简单介绍本课的时代背景。导入本课课题师多媒体展示课题、学习目标。师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动画,仔细观察这个动画讲述的是哪一个成语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期呢?简单介绍前秦的建立 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齐读教学目标观看《淝水之战》的视频,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回答:淝水之战 投鞭断流 温故知新。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一一、淝水之战自主学习: 一、淝水之战师过渡: 北方分裂混战割据,前秦最终统一了北方,苻坚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带兵南下,与东晋政权大战于淝水。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淝水之战”一目,指导学生回答淝水之战的概况。 时间作战双方交战原因兵力对比特点结果影响1、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典故?2、淝水之战和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很相似?出示想象图小军事家:战后分析:为什么前秦拥兵87万,东晋仅8万却兵败呢?(请从民心、战术、领导人等多方面分析)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多媒体展示 学生聆听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学生代表回答归纳成语典故和以少胜多的有关战役。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分组讨论:全班分为东晋组、前秦组,讨论时间3分钟,结合课本及之前的视频,并各组推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了解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解记忆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合作探究: 师过渡:过渡:淝水之战之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后来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结束了北方的乱局呢?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背景出示北魏的建立和统一相关信息及北魏地域图。过渡:随我来简单了解下鲜卑族的相关信息,出示材料。师讲述:从以上可以看出鲜卑族的文化较为落后,鲜卑族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然保留了大量的旧有习俗,北魏统一中原后,而其统治的中原地区文化较为先进,双方之间由于缺乏交流,产生了许多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如何化解民族矛盾,则成为统治者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了解这一趋势。(二)改革的措施:过渡: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北魏时期化解民族矛盾的重要人物简单介绍北魏孝文帝及改革的背景。于是,就发生了以下的一幕,请同学们观看情景剧:群臣舌战迁都否,思考:迁都是否真的有必要呢?现在有请孝文帝和各位大臣表演者上台表演,掌声鼓励:肯定学生的表演,鼓励学生。过渡:这样,孝文帝就完成了改革的第一步,在公元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从而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交往。紧接着,进行了第二步的改革:推行汉化措施2、推行汉化措施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请将这些汉化措施编制成“三字经”。)这些改革措施有何影响?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相关图片及史料并分析讲解。(1)说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4)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三)影响:这样,孝文帝就通过以上措施,完成此次改革,那么他的改革有什么怎么样的影响呢?教师展示相关材料,使学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过渡:最关键的是他的措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减少各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从而促进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顺应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趋势。这里有一个名词叫做:民族交融,那么,他是什么含义呢? 学生看书回答:鲜卑族 北魏 聆听并和老师互动。观看视频。学生聆听学生情景剧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思考。(注意选择男生,要求声音洪亮,放的开,提前排练一遍,提醒学生要模仿电视剧的夸张语气,注意表情到位,站位,改革派与保守派分两排,孝文帝坐在凳子上。)理解迁都的重要性。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并在书上进行勾划重点。 分小组抢答。学生回答: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交流展示,由代表回答。 使学生认识到北魏孝文帝的民族政策与前秦王苻坚的民族政策完全不同。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通过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培养“论从史出”的精神 。便于学生理解汉化的概念。依据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再次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自然得出结论,变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精要点拨,拓宽学生思路。
环节三 北方民族大交融自主学习:教师寄语回顾收获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师名词介绍:民族交融的含义并介绍民族交融的背景。阅读课本“北方民族大交融”一目,思考:北方地区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师展示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和民族交融的相关图片。(PPT展示)出示史料使学生得出结论。师展示:北方民族的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回看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实现共赢,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进步,在这种民族力量的推动下,新时期的中华民族定会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美好篇章! 师:那么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聆听学生:阅读课本“北方民族大交融”一目并分组讨论回答。学生根据史料和教材得出结论。 聆听感悟体会。学生回答 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体会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理念。
达标检测教师推荐 PPT课件展示“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推荐易中天《南朝 北朝》
板书设计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2、改革的措施: (1)迁都洛阳(2) 汉化措施3、影响: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表现 2、意义:
附件:课堂表演台词
群臣舌战迁都否台词
选人:孝文帝,改革派与保守派大臣各3位。
孝文帝故作生气:之前提出迁都,你们多方反对。现已到洛阳,人困马乏,若不南征,则定都洛阳。诸位大臣,是否同意啊?
保守1:陛下,不能迁都呀,我国北部与柔然接壤,柔然兵强马壮,一旦南下,我国北境必然不保。
改革1:陛下,臣以为我国虽与柔然接壤,但柔然常年征战,国力大为削弱,已经不足为患。洛阳交通便利,是中原的统治中心,迁都洛阳则有利于日后南下征讨,更好统治中原。
保守2:不能迁都啊,平城周边有的广阔草原,利于百姓放牧狩猎,迁都洛阳哪有草原可以让百姓放牧呢
改革2:陛下,臣反对,自魏晋以来,我北部民众已大批南迁定居,早已跟汉人相互交融。平城虽为国都,但环境实在恶劣,粮食不足,而洛阳则地处平原,农业发达,经济富裕,更有利于百姓生活发展。
保守3:陛下,迁都不妥呀,我鲜卑族人久居平城,迁来洛阳,气候环境,饮食文化如何适应,不如住在平城,轻松自在。
改革3:陛下,平城常年风沙,气候干旱。而洛阳卧居中原,气候宜人,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再说饮食,胡汉饮食已逐渐相互交融,相差不大,此等不足为虑。
孝文帝高兴道:哈哈哈哈哈哈哈······
诸位卿家,洛阳自古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之地,是汉文化的中心地区,迁都洛阳有利于我们鲜卑族人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寡人主意已定,迁都洛阳
各位大臣齐道(鞠躬):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