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蚂蚁
蜜蜂
羊群
马群
狼群
鸡群
牛群
黑猩猩
一群水牛和一只狮子
一群狮子和一只水牛
警戒放哨的赤麻鸭
火蚁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蚂蚁。在洪水来临时火蚁会有这样的行为:一些工蚁彼此将前后足搭接在一起,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由身体搭建的“筏子”;另一些工蚁则忙着把蚁后、雄蚁和幼蚁搬到“筏子”上,最后,在水面上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时,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一旦有缺口,总有其他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社会行为
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蜜蜂的群体生活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
个群体中蜂王只有一个,体形细长,负责产卵。
雄蜂少数,身体粗壮,它一生的职责就是和蜂王交配,以至最后死亡。
工蜂体型较小,负责采花粉、喂养蜂王、雄蜂和幼蜂,筑菓、清理蜂巢、守卫等工作。
蜜蜂群体的社会行为
蜜蜂群体具有什么社会行为?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蜜蜂群体的社会行为
白蚁群体的社会行为
腹部膨大,专职的“产卵机器”。
觅食、筑巢、喂养其他各种蚁。
与蚁后交配。
蚁巢的保卫
白蚁群体的社会行为
白蚁群体的分工合作
蚂蚁群体的社会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有明确的分工。
白蚁群体的社会行为
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
1、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是首领。
2、有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和幼狒狒。
3、首领的优势: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4、首领的职责:负责指挥整个社群。
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
等级社会
狒狒群体具有什么社会行为?
形成一定的等级。
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叫通讯。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一种叫声,这时其他猴会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而当它发现豹时发出另一种叫声,这时其他猴会立即爬上附上最纤细的树枝;当它发现雄鹰在天空盘旋时,又会发出第三种声音,这时如釆其他猴仍攀在大树外侧的树枝上或沾在草地上,就容易受到袭击,因此它们都会聚集到树干附近浓密的树枝间或窜入密密的灌木丛中。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黑长尾猴在发现不同敌害的时候叫声相同吗?
不同
黑长尾猴为什么要集群生活呢?
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都是很重要的。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可通过声音来交流信息。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可通过动作来交流信息。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可通过气味来交流信息。
触角
提出问题:
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作出假设:
蚂蚁发现食物→迅速返回巢穴→蚂蚁队伍出巢奔向食物
探究:蚂蚁的通讯
3.制订计划:
(1)利用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诱捕蚂蚁。
(2)如果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里捕获的,就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再进行实验。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3)主要方法步骤:
探究:蚂蚁的通讯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科学家陆续发现信息素在很多动物(高等和低等)中广泛存在。不同类型的信息素介导着动物方方面面的社会行为。按照其诱发的行为可将信息素分为性信息素、驱逐信息素、踪迹信息素、分散信息素、聚集信息素、社会信息素、领地信息素以及示警信息素等。
动物可通过动作来交流信息。
完善计划:
1、捕获的蚂蚁需不需要来自同一蚁穴?
2、饲养蚂蚁时应注意什么?
3、用什么样的木条做“桥”好?
4、“桥”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影响吗?
5、实验过程中能否直接用手移动“桥”呢?
探究:蚂蚁的通讯
饲养蚂蚁的条件应当相同。
光滑、刺激性气味等。“桥”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没有影响,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移动桥。
探究:蚂蚁的通讯
正常行走尾部翘起
发现食物源,尾部拖出排出信息素
用触角接受信息激素
探究:蚂蚁的通讯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蚂蚁用触角、靠气味传递信息。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应用
信息交流的意义:
如果没有信息交流群体成员间将无法取得联系孤立的个体取食和御敌会很困难,不同性别交配也将受影响。
更好的生存、繁衍。
谢谢聆听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3节 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
3、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的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及实施。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导语:大家知道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独居的,有营群居生活的。你知道哪些动物是群居生活的?
学生1:蚂蚁。
学生2:蜜蜂。
课件展示群居生活的动物的图片。
教师:白蚁、羊群、鸡、牛、马、蛮蜂、狼、黑猩猩等都是营群居生活的动物。
提问: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
学生:为了互相帮助。
教师:我们知道狮子是非洲草原上的百兽之王,但是当一只狮子遇见成群的野牛时,狮子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课件出示一群野牛围捕一只狮子的图片)若是成群的狮子遇见一只野牛,情况则截然不同。(课件出示一群狮子围捕一只野牛的图片)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1:团结就是力量。
学生2: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课件出示赤麻鸭群的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这群赤麻鸭都在做什么吗?
学生:这群赤麻鸭,大部分在休息,有少数几只在警戒放哨。
提问:这样有什么好处?
学生:发现敌害可以及时警报。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动物靠群体的力量更易获得食物和防御天敌,有效地保证了种群的繁衍。这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教师:同物种动物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社会行为。
2、新课讲授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课件展示白蚁建造的家园——蚁丘。
提问:蚁丘是白蚁建造的家园,通常可高达3米以上。这么庞大的工程是整个蚁群一起建造的吗?
学生:不是,蚁群里不同个体之间有分工,蚁丘是由工蚁建造的。
教师:在我们人类社会,不同个体之间分工不同,建筑师负责建造房子,医生负责给病人治病,警察负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和人类社会一样,白蚁群中不同成员之间也有不同的分工。我们来看看蚁群是如何分工的。
课件出示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
提问:图中的白蚁有几种类型?
学生:有四种,长得白白胖胖的是蚁后;身体较长的是蚁王;头大,上颚发达、巨大的是兵蚁;最小的是工蚁。
提问:它们是如何分工的呢?
学生:蚁后是专职的“产卵机器”;蚁王负责与蚁后交配;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蚁负责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白蚁等工作。
教师:可见白蚁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课件展示狒狒的群体生活图。
提问:在这个狒狒的群体中哪一个是首领?
学生:最强壮的那一只。
教师:在狒狒组成的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会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提问:从这两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教师: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多样且高等,如电话、传真、网络等,那么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黑长尾猴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黑长尾猴发现不同天敌时的叫声一样吗?
2、听到同伴的叫声,其他黑长尾猴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动物可通过声音来交流信息。
课件展示蜜蜂交流信息的图文资料。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动物可通过动作来交流信息。
课件展示天蚕蛾的图文资料。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动物通过气味来交流信息。
教师: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探究:蚂蚁的通讯
教师: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根据教材提示设计探究计划课件出示在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捕获的蚂蚁需不需要来自同一蚁穴?
2、饲养蚂蚁时应注意什么?
3、用什么样的木条做“桥”好?
4、“桥”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影响吗?
5、实验过程中能否直接用手移动“桥”呢?
6、实验中蚂蚁不小心落水了怎么办?
课件展示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
(四)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课件展示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应用(蝶蛾我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一一性外激素)。
教师: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四、板书设计
第2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3节 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的概念
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二、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方式:动作、声音、气味等。
作用:对于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