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取食行为的是( )
A.枯叶蝶形似枯叶 B.飞蛾扑火 C.蜜蜂采蜜 D.孔雀开屏
2.动物取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体现了与其功能的适应,如在开阔的草原上的动物(如狮子)主要是靠什么捕食的?( )
A.红外线感受器 B.纤毛的摆动 C.速度和耐力 D.视觉和嗅觉
3.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
C.猫捉老鼠 D.两只公鸡为一只母鸡而争斗
4.下列行为不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公鸡为争夺一只母鸡而争斗
B.两只雄海象为争夺一片海滩而争斗
C.两条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争斗
D.两条狼吃一只羊
5.雄性犀牛总是在它活动的周围排出一些粪便,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领域行为 D.取食行为
6.下列各项中,与繁殖行为有关的是( )
A.“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
B.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C.小河中的鲫鱼成群觅食
D.两只狗为争夺骨头而打架
7.观察下列图片中几种动物行为,其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
B.
C.
D.
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遗传学家 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以及 Michael W. Young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机制。下列有关节律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昼行夜伏属于节律行为
B.鸬鹚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
C.人体生物钟属于节律行为
D.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节律行为与遗传无关
9.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攻击行为一定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B.防御行为能彻底防止动物个体被其天敌捕食
C.哺乳动物的吮吸反射属于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更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10.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春天,燕子从南方的越冬区飞向北方的繁殖区;到了秋天,它们又从北方的繁殖区飞向南方的越冬区。这就是燕子的迁徙,燕子和其他一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资料二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的机会它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资料三 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蚁后专职产卵,承担繁衍后代的任务;雄蚁的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职能是筑巢、饲喂幼蚁等;兵蚁的职能是保卫蚁穴。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更有利于动物________复杂多变的环境。
(2)像蚂蚁一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有的群体中还能形成等级。这是________行为的重要特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解析: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地等而进行的相互攻击或争斗,两条狼吃一只羊,没有发生争斗,不是攻击行为。
5.答案:C
解析:雄性犀牛在它活动的周围排出粪便,通过粪便的气味来警告周围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属于领域行为。
6.答案:A
解析:“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求偶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的产卵行为,这些都属于繁殖行为。
7.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动物的社群行为。图A、B、D 均属于繁殖行为;图C是蚂蚁共同搬运食物,属于社群行为。
8.答案:D
解析:动物昼行夜伏、鸟类的迁徙、人体生物钟都属于节律行为,A、B、C正确;节律 行为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也会受到外界环境中一些因素的影响,D错误。
9.答案:B
解析: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行为,A正确;为了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但是并不能彻底防止动物个体被其天敌捕食,B错误;哺乳动物的吮吸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D 正确。
10.答案:(1)先天性;学习;适应
(2)组织;分工;社会
解析:(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大山雀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大大增强了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
(2)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能形成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