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3动物行为的研究
1.探究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选择这种动物应该是( )
①刚出生的
②较成熟的、有一段经历的
③一只
④多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是几位科学家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他们中主要是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是( )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弗里施研究蜜蜂色觉
C.廷伯根研究银鸥幼雏求食 D.劳伦兹研究小野雁的学习行为
3.下列科学家被尊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是( )
A.弗里施 B.廷伯根
C.劳伦兹 D.法布尔
4.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蜜蜂是色盲,只能辨别物体形状
B.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
C.蜜蜂只能辨别黑白两种颜色
D.蜜蜂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
5.下列给定的几个场所中,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最好场所是( )
A.野外自然状态下 B.动物园 C.实验室 D.任何地方
6.下列关于延伯根研究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用模型研究证明银鸥幼雏求食是由亲鸟喙上的黄斑引起的
B.他是在自然环境下研究银鸥幼雏求食
C.他用实验法研究银鸥幼雏求食
D.他发现银鸥幼雏饥饿时总是啄亲鸟的喙
7.图为小明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实验简图。实验前他的假设是蚂蚁觅食行为与食物气味有关而与颜色无关。据此假设,实验结果应该是( )
A.蚂蚁分布在白面粉周围 B.蚂蚁分布在盐粉末周围
C.蚂蚁分布在糖的周围 D.蚂蚁随机分布在食物周围
8.下列哪一项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行为特点的?( )
A.在野外自然状态下进行 B.在人为改变外界条件下进行
C.在不施加任何人为影响条件下进行 D.在动物生活中实地进行
9.灰雁栖息在沼泽地,它们的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卵滚回去。请根据如下实验记录分析,灰雁依据什么识别自己的卵?( )
编号 模型卵的特点 灰雁的反应
1 形状大小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2 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 不弄回巢中
3 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 弄回巢中
4 带褐色斑点的方块 弄回巢中
A.形状大小 B.形状大小和颜色 C.形状大小、颜色和褐色斑点 D.褐色斑点
10.研究动物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面有关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实验中,A组同学对于菜青虫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菜青虫总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叶片上出现,而不吃空心菜等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订计划:
①菜青虫的来源。
a.去白菜地里捕捉已长大的菜青虫
b.去白菜地寻找菜青虫的卵
请你从以上两种获得菜青虫的方式中选择,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③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_______。
a.用1条菜青虫
b.用10条菜青虫
(3).得出结论:你的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探究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选择的动物必须是刚出生的,可排除后天因素的影响。选取动物时,应该选取多只,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
2.答案:A
解析: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只有A符合。
3.答案:C
解析:劳伦兹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他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4.答案:B
解析:弗里施用颜色卡片进行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的颜色,蜜蜂不是色盲。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小明的假设是蚂蚁觅食行为与食物气味有关而与颜色无关。如果蚂蚁的觅食行为只和颜色有关,则蚂蚁会分布在白色物质(如白糖、白面粉和盐粉末)周围或红糖周围。如果蚂蚁的觅食行为只和气味有关,则蚂蚁会分布在白糖和红糖周围。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是蚂蚁分布在糖的周围。
8.答案:B
解析: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法中研究者会根据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再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
9.答案:D
解析:模型卵形状大小、颜色与灰雁卵相同,灰雁不弄回巢中,说明灰雁不是依据形状大小和颜色来识别自己的卵的;模型卵形状大小、颜色、褐色斑点与灰雁卵相同,灰雁弄回巢中,与编号2实验结果对比,说明灰雁有可能是依据褐色斑点来识别自己的卵的;模型卵为带褐色斑点的方块,灰雁弄回巢中,进一步说明灰雁依据褐色斑点来识别自己的卵。
10.答案:(1).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或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
(2).b;植物 叶片的种类;b
(3).菜青虫总是趋向于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菜青虫取食十字花 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解析:(1).作出假设就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2).①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能说明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形成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②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如白菜 叶)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空心菜叶等),看菜青虫更趋向于取食哪种植物叶片。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③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小误差。
(3).由实验可知,菜青虫总是趋向于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由此可得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