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11.《蟋蟀的住宅》 第( 2 )课时
备课 日期 月 日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教学 重难点 2.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
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主持人或老师)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互学 1.出示互学指导单一,读一读。 2.全班交流: (1)“朝着阳光”“倾斜”“顺着地势”“半掩着”“微斜”体会住宅的特点。 (2)发现作者对住宅的描写十分准确、细致。 (3)正是由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将住宅的特点写得这样准确、细致。 【互学指导单一】 学习任务: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学习方法: 1.仔细读第5自然段,勾画出反映住宅特点的关键词句。 2.再去掉这些词句,与原文进行比较,发现是什么呢? 3.思考:这样准确、细致的描写与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 3.出示互学指导单二,读一读。 4.全班交流: (1)蟋蟀的住宅十分隐蔽,蟋蟀又是如此之小,各个工具十分细小,动作非常细微,是不易观察的。 (2)体会作者把本不易观察的细小工具和细微动作,非常准确地写了出来。进而感受作者观察时的细致入微。 (3)从“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即使在冬天”等词句,了解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5.链接:法布尔的生平。 补充:法布尔在荒石园三十年如一日观察昆虫的资料,想象并描述法布尔长期观察的情景,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恒心及求实精神。 6.找出课文中有一些地方直接叙述了作者是如何观察蟋蟀的。 如,第4自然段,为了观察蟋蟀,作者“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第8自然段,观察蟋蟀如何修建住宅时,“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感受到作者进行了细致持续的观察。 【互学指导单二】 学习任务:蟋蟀修建住宅 学习方法: 1.看看教材上的插图,体会到什么? 2.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挖掘住宅时蟋蟀使用了哪些工具,并用“ ▲ ”勾画出描写蟋蟀挖掘洞穴时的动词,体会到什么呢? 3.勾画出记录修筑时间的相关语句,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7.出示互学指导单三 8.全班交流:《燕子窝》与《蟋蟀的住宅》对比,两者的相同 相同:都对动物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善用拟人,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 不同:《燕子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蟋蟀的住宅》则是将长期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 9.注意日记的格式,为写观察日记作准备。 10.《燕子窝》与《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中的观察记录作比较。 (观察记录与观察日记的联系和不同:观察记录是观察日记的基础。观察记录简洁,可以通过图文结合、表格等形式,用一两句话,客观清晰地记录下观察对象的变化;观察日记则采用日记的形式,详细地写出了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观察方法、观察过程以及当时的心情、感受,内容更为翔实。 【互学指导单三】 学习任务:阅读链接 学习方法: 将《燕子窝》与《蟋蟀的住宅》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11.出示互学指导单四 12.全班交流: 与课后第三题提供的说明性文字进行比较学习。 (在对比阅读中发现说明性的语言简洁干净,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感彩。而课文中的拟人句,读来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如,都是写蟋蟀鸣叫的情形,麦加文写的是:“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 法布尔是这样写的:“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抓住“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一边朗读一边展开想象,说一说通过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这样的表达更能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蟋蟀情趣盎然的形象和作者对蟋蟀的感情。) 总结:要想像法布尔这样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我们首先要学会像他一样处处留心,耐心细致地去探寻我们周围的事物,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连续观察,一定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观察结果。 【互学指导单四】 学习任务:课后第三题 学习方法: 1.找出课文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语句。 2.想一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拓学 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2.完成语文练习册。
教学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统编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新课改)
第三单元
11《蟋蟀的住宅》
第2课时
11 蟋蟀的住宅
互学
学习任务: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学习方法:
1.仔细读第5自然段,勾画出反映住宅特点的关键词句。
2.再去掉这些词句,与原文进行比较,发现是什么呢?
3.思考:这样准确、细致的描写与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
【互学指导单一】
⑦
⑥
⑨
⑧
有门
有平台
内部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衅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蚌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在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这便是蟋—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就像一座门。蟋衅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描写十分准确、细致
学习任务:蟋蟀修建住宅
学习方法:
1.看看教材上的插图,体会到什么?
2.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挖掘住宅时蟋蟀使用了哪些工具,并用“ ▲ ”勾画出描写蟋蟀挖掘洞穴时的动词,体会到什么呢?
3.勾画出记录修筑时间的相关语句,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互学指导单二】
⑦
⑥
⑨
⑧
⑦
观察细致入微
法布尔的生平:
布尔在荒石园三十年如一日观察昆虫的资料,想象并描述法布尔长期观察的情景,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恒心及求实精神。
⑦
⑥
⑨
⑧
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④
⑧
作者进行了细致持续的观察
【互学指导单三】
学习任务:阅读链接
学习方法:
将《燕子窝》与《蟋蟀的住宅》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相同:都对动物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善用拟人,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
不同:《燕子窝》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蟋蟀的住宅》则是将长期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
观察日记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与观察日记的联系和不同:
观察记录是观察日记的基础。观察记录简洁,可以通过图文结合、表格等形式,用一两句话,客观清晰地记录下观察对象的变化;观察日记则采用日记的形式,详细地写出了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观察方法、观察过程以及当时的心情、感受,内容更为翔实。
【互学指导单三】
学习任务:课后第三题
学习方法:
1.找出课文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语句。
2.想一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⑦
⑥
体会这样的表达更能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蟋蟀情趣盎然的形象和作者对蟋蟀的感情。
拓学
1.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2.完成语文练习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