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压夯实基础训练题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落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当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落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列车经过的马路,流速很大,压强小,因此A位置压强最小,落叶会向A方向飘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关于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据图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战斗机因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使飞机悬停在空中
B.气流偏导器可给车身增大压力而加大车与地面摩擦
C.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以防危险
D.气流经过化油器窄小的管道时汽油从喷管喷出成雾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战斗机的机翼呈流线型,是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但不能停在空中,A符合题意;
B、气流偏导器相当于倒装的机翼,它的作用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给小车身较大压力,加大了车与地面的摩擦,B不符合题意;
C、列车经过时,该位置由于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安全线以外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以防危险,C不符合题意;
D、化油器窄小的管道即细管内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喷管喷出的油流即被高速的空气流冲散,形成大小不等的雾状颗粒,即“雾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三))为改善地铁站的通风状况,甲同学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CD.地铁的左口和右口都是平面,空气流过时速度相同,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实现自动抽气,故A、C、D错误;
B.地铁的左口上方成曲面,右口呈平面,那么空气流过左口时速度大压强小,于是空气会从右口进入,再从左口流出,故B正确。
故选B。
4.(2021八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装置 A、B 的燃烧匙中分别装红磷和硫粉,集气瓶 A 和 B 中原来均集满了氧气,C 中盛有水,X 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硫粉,使之在 A、B 两瓶中充分燃烧(红磷和硫粉均为足量,X 关闭着)。当反应完成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 )
A.水流进 A 瓶 B.水流进 B 瓶
C.水流进A、B 瓶 D.水既不流进 A 瓶也不流进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红磷、硫粉与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分析瓶内压强的变化,从而推测现象。
【解答】A瓶中是红磷,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瓶内压强减少。B瓶内是硫,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又占据了氧气的体积,瓶内压强几乎不变。由于a瓶压强减小后,b瓶压强不变,b瓶气体就会进入a瓶,直到两瓶压强相同,这时候两瓶的压强都小于外界压强。当打开止水夹时,水能进入A、B瓶,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暖锋天气示意图
B.为冷锋天气示意图
C.锋面过境前,甲地气温较低、刮风下雨
D.此时甲地为狂风暴雨天气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 。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图中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为暖锋;过境前甲地由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由于暖锋移动速度较慢,此时甲地可能有阴雨天气,但强度不会太大。 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2020八上·吴兴期末)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B.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 帕
C.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D.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A不符合题意;
B、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B不符合题意;
C、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C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0八上·滨江期末)浙江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解答】屋顶上凸,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因此屋顶被向上掀起,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0八上·拱墅期末)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于是水的沸点降低。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所以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2020八上·西湖月考)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如图是医院为病人输液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C管处与大气相同,因此瓶口处始终为一个大气压强。当药液匀速流出时,瓶内气压+液柱压强=标准气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瓶A中液面下降,那么液柱的压强下降,于是外面的空气从C管进入瓶内,从而使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故①错误;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二者之和保持不变,故②正确;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从而保证药液匀速滴下,故③正确;
④随A中液面的下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故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B。
10.(2020八上·新昌月考)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往往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下列现象与原理关系不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船身会上浮一些 烧水时,可看到下面的水往上涌 淋浴时,浴帘会飘打到腿上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理 浮力大于重力 液体对流运动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2)密度大的向下运动,密度小的向上运动,这就是流体的对流现象;
(3)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这就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解答】A.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烧水时,下面的水受热密度减小而上升,上面密度大的水下沉,这就是液体的对流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淋浴时,靠近人体的地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浴帘被推到腿上,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高山上大气压强比较小,水的沸点比较低,因此很难将饭煮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2020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B口为平面,A口为曲面,那么空气从A口上方的流速大于B口上方的流速,那么A口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B口,因此空气从压强大的B口流向压强小的A口,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2.(2020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柱的压强和外面的大气压强相等,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出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水银柱的密度不变时,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即只有改变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才能改变水银柱的高度差。当把实验装置移到高山上时,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差会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2020八上·萧山竞赛)如图所示,在密闭性很好的玻璃瓶里装一些水,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当水柱静止时,大气压强、水柱压强和瓶内气体压强相互平衡,即p内=p大气+p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变小,根据公式p内=p大气+p水可知,水柱压强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柱的高度增大,即水柱上升,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2020八上·杭州月考)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能有风通过的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两个通道墙面的形状相同,因此通道中空气流速相同,没有压强差,因此过道中空气几乎不流动,故A、B错误;
左边通道墙面为平面,右边通道墙面为曲面,那么左边空气的流速小于右边,于是左边空气压强大于右边,于是会有空气从通道左侧流向右侧,不需要消耗电能,故C正确;
过道中安装换气扇,消耗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15.(2020八上·柯桥月考)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从山下到山顶的过程中,高度不断增大,则大气压强不断下降,温度不断下降,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6.(2020八上·滨江期中)“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滨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A管内的水柱高度不变时,B内气体的压强等于A内水柱压强和外面大气压强的和,即pB=p大气+p水柱,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V=Sh可知,A管越粗,那么气压变化时A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化越小,现象越不明显,故A错误;
B.根据pB=p大气+p水柱可知,当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水柱压强为零,那么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内液面上升时,水柱压强增大,那么p大气减小,故C错误;
D.B球内装有较多的红墨水,那么A管内的水柱高度也会增大,不会影响温度变化时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7.(2020八上·温岭期中)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当从上方吸气时,乒乓球上方气体减小,气压减小,而下方气压不变,于是产生向上的压强,将乒乓球托住;当从上方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方气压几乎不变,于是产生向上的压强,将乒乓球托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8.(2020八上·拱墅期中)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为:流速越大的地方,气压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下面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上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故A正确;
B.上下两个表面气体流速相同,那么压强相同,故B错误;
C.纸条两侧的气体流速相同,因此气压相等,故D错误;
D.乒乓球上面气流速度大压强小,下面气流速度小压强大,故D错误。
故选A。
19.(2020八上·温岭期中)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脱水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脱水蔬菜看上去干瘪蔬菜,将蔬菜中的水分褪去,保护蔬菜中营养物质流失的科学方法。
【解答】真空环境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脱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020八上·镇海期中)如图所示,在密闭性很好的玻璃瓶里装一些水,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以及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当水柱的高度不变时,瓶内气压等于水柱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和,即p内=p大气+p水。当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那么水柱的压强肯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体gh可知,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上升,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2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而需要打针输液。输液示意图中,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大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 。
【答案】大气压;减小摩擦;增大药瓶与手的相对高度(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输液示意图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为人体输液,而针头表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
【解答】外面的空气从C管进入药液瓶,从而增大气体压强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减小摩擦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大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增大药品,可以增大液体的压强。
故答案为:大气压;减小摩擦;增大药瓶与手的相对高度(意思相近即可)
2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三))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 ;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 。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 ,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答案】小;大;气压差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就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气压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二))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盛有正在沸腾的水的烧瓶打气,使烧瓶中的气压 ,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注射器抽气,使烧杯中的气压 ,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 。
【答案】升高;沸腾的水停止沸腾;降低;未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水的沸点随若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与上方的气压大小有关,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盛有正在沸腾的水的烧瓶打气,使烧瓶中的气压升高,于是水的沸点升高,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注射器抽气,使烧杯中的气压降低 ,于是水的沸点降低,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未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此实验说明:水的沸点随若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4.(2020八上·嘉兴期末)古人曾发现在高山上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所造成的。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选填“高”或“低”)。导致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所造成的。
【答案】低;降低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古人曾发现在高出上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所造成的,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造成的。
25.(2020八上·余杭月考)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填写以下的科学知识: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 ,以加强制冷效果;
(3)“瓜浮李沉”的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下沉。这种情况下,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升高
(2)对流
(3)大于;小于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冷空气密度大向下运动,热空气密度小向上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对流;
(3)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和密度的大小。
【解答】(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升高,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对流,以加强制冷效果;
(3)西瓜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李子在水里下沉,那么它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因为西瓜的重力远远大于李子,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肯定大于李子。
西瓜漂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李子在水里下沉,那么密度大于水,因此西瓜的密度小于李子的密度。
26.(2020八上·萧山竞赛)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中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
(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证明了 。
(3)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杯口大小均相同,而高度更大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硬纸片的重力忽略不计),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 (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答案】(1)大气压
(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变短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存在的知识解答;
(2)甲装置的纸片向左,说明大气向右有压强;纸片向右,说明大气向左有压强;纸片向下,说明大气向上有压强……,即证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杯子的高度越大,里面水柱对纸片产的压强越大,则纸片下落时乙装置内气压值越大,因此里面原来气压的减小值就越小,自然抽气时间就会变短。
【解答】(1)如图甲中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大气压存在的证据。
(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证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3)若换用容积和杯口大小均相同,而高度更大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硬纸片的重力忽略不计),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变短。
三、实验探究题
27.(2021八上·拱墅月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青蒿素事实上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某兴趣小组利用苗期、生长盛期、花期和果期的黄花蒿的叶片,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右图,他们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应选择 期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
(3)屠呦呦从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把黄花蒿浸泡在乙醚(沸点为35摄氏度)中加热煮沸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从而避免了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为什么用乙醚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可避免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请对此做出解释。
【答案】(1)探究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的含量与其生长时期的关系
(2)生长盛
(3)乙醚沸点低,且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不会破坏青蒿素。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点是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解答】(1)由图中的数据可知,该兴趣小组是探究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青蒿素含量的变化;
(2)由图可知,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时期是生长盛期,因此应选择这时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
(3)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而乙醚的沸点只有35℃,沸腾时温度只有35℃,不会破坏青蒿素;
故答案为:(1) 探究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的含量与其生长时期的关系;(2)生长盛;(3) 乙醚沸点低,且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不会破坏青蒿素。
2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以下两个现象可能你都看到过:①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中喷出;②把在室温下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
气球就爆破了。
(1)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2)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位置,如图乙。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使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请你在图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的大致位置b。
(4)若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答案】(1)质量;温度
(2)增大
(3)
(4)相同;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瓶子内压强的增大导致液面的上升,通过改变瓶内的气体质量或瓶内温度探究实验中导致压强改变的原因,应注意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解答】(1)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2)当用细管向瓶中吹气时,瓶内空气的体积一定,质量变大,导致瓶内的气压变大,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导致玻璃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更高,b处位置如图所示:
(4)瓶内增大的压强与上升的那一段液柱的压强是相等的,因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因此当瓶内增大的压强相等的情况下,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液柱的深度相同,管中的水柱上升的高度相等。
故答案为:(1)质量;温度(2)增大(3)(4)相同;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一))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牛。
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
(3)同学们通过计算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请写出两条):① ;② 。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6.00;3.3厘米2
(3)空气没有排尽;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存有空气,那么空气会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得的大气压强偏小;
(2)根据乙图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读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根据公式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这个实验的过程、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分析测量误差较大的原因。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根据乙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2cm,则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同学们通过计算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①空气没有排尽;②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
30.(2020八上·拱墅月考)如图所示,密闭小瓶未装满水,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竖直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强。现用一根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此时,玻璃管中水柱会 (选填“下降”“上升”或“不变”),原因是 。
【答案】大于;上升;吹气时,水柱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玻璃管中水柱在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下升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以瓶内的水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内外气压的大小关系;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1)以瓶内水面为参考面,当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不变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水柱压强和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因此p内>p大气,即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强。
(2)现用一根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玻璃管上方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减小,而瓶内的气压不变,因此水柱的压强就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水gh可知,玻璃管内水面会上升。
31.(2020八上·杭州月考)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平方厘来;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进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润湿的目的是: 。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教可能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丙装置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间的摩擦力为4N,小刚用14N拉力慢慢拉动注射器该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为10cm,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则该地的大气压为 pa.
【答案】(1)②
(2)排尽吸盘内空气,防止漏气
(3)变小
(4)1.0 ×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当吸盘刚好被拉开时,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大气压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再利用压强公式就能计算出大气压强。而吸盘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与测量无关。
(2)将吸盘内沾水,那么水就占据了吸盘里面的空间。挤压吸盘时,里面的水排出来,边缘上的水还可以起到密封漏气的作用,从而使里面接近真空。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
(4)首先根据F大气=F示数-f计算出大气作用在注射器上的压力,再根据计算出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1)吸盘的重力在竖直方向,而测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因此多余的步骤是②;
(2)将吸盘沾水润湿的目的是:排尽吸盘内空气,防止漏气。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那么吸盘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而大气压强减小,根据公式F=pS可知,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减小,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会减小。
(4)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为:F大气=F示数-f=14N-4N=10N;
活塞的横截面积;
该地的大气压强为:。
32.(2020八上·萧山竞赛)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菲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6牛
④记录整理数据 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2)根据小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帕。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96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0.96×105
(3)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挤压吸盘后,吸盘和玻璃板之间会存在一层水膜,从而起到封闭作用,防止吸盘漏气;
(2)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然后根据F=pS分析大气压力的变化,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如果用吹风机对着吸盘吹风,那么空气流速加快,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强减小,根据F=pS可知,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减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即小于96N。
四、解答题
33.(2020八上·温岭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500cm2,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 7mm2 ,限压阀质量为m=98克,限压阀顶部面积为20mm2 (已知锅外大气压强为P0=105Pa )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填“升高”或“降低”)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阀的质量。计算此时高压锅内气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为多少?
【答案】(1)升高
(2)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
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p内=p大气+p自重=105Pa+1.4×105Pa=2.4×105Pa;
(3)高压锅内的气体对锅盖的最大压力:F内=p内S盖=2.4×105Pa×500×10-4m2=12000N。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沸点随气压变化的规律解答;
(2)首先根据计算出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出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已知高压锅内的气压,根据公式F内=p内S盖计算出锅盖受到的压力。
【解答】(1)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
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p内=p大气+p自重=105Pa+1.4×105Pa=2.4×105Pa;
(3)高压锅内的气体对锅盖的最大压力:F内=p内S盖=2.4×105Pa×500×10-4m2=12000N。
34.(2020八上·嘉兴期中)美国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每年都会受到龙卷风的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假设某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室外的气压急剧下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室内气压约为1×105pa。
(1)为什么龙卷风发生时,室外的气压会急剧下降?
(2)若水平屋顶的面积为100m2,试计算屋顶内外受到的大气压力差的大小并判断方向。
【答案】(1)当龙卷风发生时,室外房顶的空气流速很大,根据“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规律可知,室外的气压会急剧下降。
(2)屋顶受到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为:F向上=P内S=1×105Pa×100m2=107N;
屋顶外受到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为:F向下=P外S=0.9×105Pa×100m2=0.9×107N;
则屋顶内外大气压力的差为:△F=F向上-F向下=107N-0.9×107N=106N;
大气压力差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向相反时用减法,二者的差值就是合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
35.(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3大气压强(2) 同步练习)小柯将轻质塑料挂钩(质量不计)的吸盘压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厘米2,同时将盛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如图所示。
(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 和 。
(2)若当时大气压强为1.0×105帕,则吸盘最多能挂多重的盛水塑料桶?
(3)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重为40牛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案】(1)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作用
(2)解: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S=5cm2=0.0005m2;
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 F=pS=1.0×105 Pa×0.0005m2=50N;
对于吸盘来说,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故得G=F=50N;
(3)解:当小明把重为40N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说明吸盘内有向外的气压,可能是由于吸盘内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的空气进入吸盘所致。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一般靠的是压强差,所以要看事例是否为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判断有没有压强差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玻璃板上时,吸盘内的空气被排出,吸盘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玻璃板上,挂钩上可以挂物体;根据P=计算出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求出重物重力即可;
【解答】(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和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作用;
(2) 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S=5cm2=510-4m2;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 F=pS=1.0×105 Pa×510-4m2=50N;对于吸盘来说,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故得G=F=50N;
故答案为:(1)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作用;(2)50N。
36.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她测量的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 .(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
【答案】(1)9.52×104
(2)大于
(3)可以小于10m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解:(1)测量得到的大气压强值为p=ρgh=13.6×103kg/m3×10N/kg×0.7m=9.52×104Pa;
(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大于海拔高处测量的值;
(3)把水银换成水,由p=ρ水银gh水银=ρ水gh水可得,
9.52×104Pa=1.0×103kg/m3×10N/kg×h,
h=9.52m<10m,
所以试管的高度可以小于10m.
故答案为:(1)9.52×104;(2)大于;(3)可以小于10m.
【分析】(1)根据公式p=ρgh可求产生的压强大小;
(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3)已知水银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气压相同,可求水柱的长度,再判断玻璃管的长度.
37.(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十三 压力 压强(大气压强))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
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答案】解: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即:p内=p阀+p0
首先求出限压阀对气孔产生的压强.
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F=G=mg=0.084kg×10N/kg=0.84N,
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
锅内气压:p内=p阀+p0=0.7×105Pa+1×105Pa=1.7×105Pa.
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温度:t=116℃.
答: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6℃.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2)知道限压阀的质量,可以求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加上外界大气压,得出锅内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最高温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会计算高压锅内的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搜集信息,注意单位换算.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压夯实基础训练题
一、单选题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落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当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落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关于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据图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战斗机因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使飞机悬停在空中
B.气流偏导器可给车身增大压力而加大车与地面摩擦
C.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以防危险
D.气流经过化油器窄小的管道时汽油从喷管喷出成雾
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三))为改善地铁站的通风状况,甲同学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4.(2021八下·诸暨期中)如图所示,装置 A、B 的燃烧匙中分别装红磷和硫粉,集气瓶 A 和 B 中原来均集满了氧气,C 中盛有水,X 为止水夹。分别点燃红磷和硫粉,使之在 A、B 两瓶中充分燃烧(红磷和硫粉均为足量,X 关闭着)。当反应完成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 )
A.水流进 A 瓶 B.水流进 B 瓶
C.水流进A、B 瓶 D.水既不流进 A 瓶也不流进
5.(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暖锋天气示意图
B.为冷锋天气示意图
C.锋面过境前,甲地气温较低、刮风下雨
D.此时甲地为狂风暴雨天气
6.(2020八上·吴兴期末)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B.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 帕
C.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D.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7.(2020八上·滨江期末)浙江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8.(2020八上·拱墅期末)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9.(2020八上·西湖月考)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如图是医院为病人输液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020八上·新昌月考)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往往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下列现象与原理关系不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船身会上浮一些 烧水时,可看到下面的水往上涌 淋浴时,浴帘会飘打到腿上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理 浮力大于重力 液体对流运动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A.A B.B C.C D.D
11.(2020八上·余杭月考)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12.(2020八上·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13.(2020八上·萧山竞赛)如图所示,在密闭性很好的玻璃瓶里装一些水,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4.(2020八上·杭州月考)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能有风通过的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15.(2020八上·柯桥月考)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16.(2020八上·滨江期中)“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滨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
17.(2020八上·温岭期中)如图所示,从倒置的漏斗口用力吸气或向下吹气,乒乓球都不会掉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吸气或吹气都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B.吸气或吹气都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C.吸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
D.吸气增大了乒乓球下方气体的压强,吹气减小了乒乓球上方气体的压强
18.(2020八上·拱墅期中)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020八上·温岭期中)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脱水
20.(2020八上·镇海期中)如图所示,在密闭性很好的玻璃瓶里装一些水,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二、填空题
2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而需要打针输液。输液示意图中,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 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大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 。
2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三))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 ;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 。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 ,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二))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盛有正在沸腾的水的烧瓶打气,使烧瓶中的气压 ,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注射器抽气,使烧杯中的气压 ,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 。
24.(2020八上·嘉兴期末)古人曾发现在高山上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所造成的。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 (选填“高”或“低”)。导致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所造成的。
25.(2020八上·余杭月考)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填写以下的科学知识: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 ,以加强制冷效果;
(3)“瓜浮李沉”的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下沉。这种情况下,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2020八上·萧山竞赛)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中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
(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证明了 。
(3)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杯口大小均相同,而高度更大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硬纸片的重力忽略不计),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 (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7.(2021八上·拱墅月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青蒿素事实上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某兴趣小组利用苗期、生长盛期、花期和果期的黄花蒿的叶片,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右图,他们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应选择 期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
(3)屠呦呦从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把黄花蒿浸泡在乙醚(沸点为35摄氏度)中加热煮沸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从而避免了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为什么用乙醚来提取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可避免高温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请对此做出解释。
2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复习题)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以下两个现象可能你都看到过:①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中喷出;②把在室温下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
气球就爆破了。
(1)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和 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2)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位置,如图乙。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使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请你在图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的大致位置b。
(4)若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
2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一))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牛。
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
(3)同学们通过计算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请写出两条):① ;② 。
30.(2020八上·拱墅月考)如图所示,密闭小瓶未装满水,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竖直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强。现用一根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此时,玻璃管中水柱会 (选填“下降”“上升”或“不变”),原因是 。
31.(2020八上·杭州月考)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平方厘来;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进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润湿的目的是: 。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教可能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丙装置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间的摩擦力为4N,小刚用14N拉力慢慢拉动注射器该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为10cm,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则该地的大气压为 pa.
32.(2020八上·萧山竞赛)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菲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
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6牛
④记录整理数据 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2)根据小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帕。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96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解答题
33.(2020八上·温岭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500cm2,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 7mm2 ,限压阀质量为m=98克,限压阀顶部面积为20mm2 (已知锅外大气压强为P0=105Pa )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填“升高”或“降低”)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阀的质量。计算此时高压锅内气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为多少?
34.(2020八上·嘉兴期中)美国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每年都会受到龙卷风的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假设某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室外的气压急剧下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室内气压约为1×105pa。
(1)为什么龙卷风发生时,室外的气压会急剧下降?
(2)若水平屋顶的面积为100m2,试计算屋顶内外受到的大气压力差的大小并判断方向。
35.(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3大气压强(2) 同步练习)小柯将轻质塑料挂钩(质量不计)的吸盘压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厘米2,同时将盛水塑料桶挂到挂钩上,如图所示。
(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 和 。
(2)若当时大气压强为1.0×105帕,则吸盘最多能挂多重的盛水塑料桶?
(3)实际操作中,当小明把重为40牛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6.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
(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她测量的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 .(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
37.(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十三 压力 压强(大气压强))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
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列车经过的马路,流速很大,压强小,因此A位置压强最小,落叶会向A方向飘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战斗机的机翼呈流线型,是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但不能停在空中,A符合题意;
B、气流偏导器相当于倒装的机翼,它的作用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给小车身较大压力,加大了车与地面的摩擦,B不符合题意;
C、列车经过时,该位置由于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安全线以外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以防危险,C不符合题意;
D、化油器窄小的管道即细管内气体流速大,压强小,喷管喷出的油流即被高速的空气流冲散,形成大小不等的雾状颗粒,即“雾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ACD.地铁的左口和右口都是平面,空气流过时速度相同,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实现自动抽气,故A、C、D错误;
B.地铁的左口上方成曲面,右口呈平面,那么空气流过左口时速度大压强小,于是空气会从右口进入,再从左口流出,故B正确。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红磷、硫粉与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分析瓶内压强的变化,从而推测现象。
【解答】A瓶中是红磷,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瓶内压强减少。B瓶内是硫,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又占据了氧气的体积,瓶内压强几乎不变。由于a瓶压强减小后,b瓶压强不变,b瓶气体就会进入a瓶,直到两瓶压强相同,这时候两瓶的压强都小于外界压强。当打开止水夹时,水能进入A、B瓶,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解析】【分析】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 。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图中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为暖锋;过境前甲地由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气压高;由于暖锋移动速度较慢,此时甲地可能有阴雨天气,但强度不会太大。 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A不符合题意;
B、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B不符合题意;
C、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的 ,C不符合题意;
D、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解答】屋顶上凸,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因此屋顶被向上掀起,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压强减小,于是水的沸点降低。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所以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C管处与大气相同,因此瓶口处始终为一个大气压强。当药液匀速流出时,瓶内气压+液柱压强=标准气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瓶A中液面下降,那么液柱的压强下降,于是外面的空气从C管进入瓶内,从而使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故①错误;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二者之和保持不变,故②正确;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从而保证药液匀速滴下,故③正确;
④随A中液面的下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故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判断;
(2)密度大的向下运动,密度小的向上运动,这就是流体的对流现象;
(3)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这就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解答】A.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烧水时,下面的水受热密度减小而上升,上面密度大的水下沉,这就是液体的对流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淋浴时,靠近人体的地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浴帘被推到腿上,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高山上大气压强比较小,水的沸点比较低,因此很难将饭煮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B口为平面,A口为曲面,那么空气从A口上方的流速大于B口上方的流速,那么A口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B口,因此空气从压强大的B口流向压强小的A口,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柱的压强和外面的大气压强相等,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出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当水银柱的密度不变时,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即只有改变外界大气压强的大小,才能改变水银柱的高度差。当把实验装置移到高山上时,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水银柱的高度差会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当水柱静止时,大气压强、水柱压强和瓶内气体压强相互平衡,即p内=p大气+p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变小,根据公式p内=p大气+p水可知,水柱压强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水柱的高度增大,即水柱上升,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两个通道墙面的形状相同,因此通道中空气流速相同,没有压强差,因此过道中空气几乎不流动,故A、B错误;
左边通道墙面为平面,右边通道墙面为曲面,那么左边空气的流速小于右边,于是左边空气压强大于右边,于是会有空气从通道左侧流向右侧,不需要消耗电能,故C正确;
过道中安装换气扇,消耗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从山下到山顶的过程中,高度不断增大,则大气压强不断下降,温度不断下降,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A管内的水柱高度不变时,B内气体的压强等于A内水柱压强和外面大气压强的和,即pB=p大气+p水柱,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V=Sh可知,A管越粗,那么气压变化时A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化越小,现象越不明显,故A错误;
B.根据pB=p大气+p水柱可知,当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水柱压强为零,那么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
C.A管内液面上升时,水柱压强增大,那么p大气减小,故C错误;
D.B球内装有较多的红墨水,那么A管内的水柱高度也会增大,不会影响温度变化时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当从上方吸气时,乒乓球上方气体减小,气压减小,而下方气压不变,于是产生向上的压强,将乒乓球托住;当从上方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下方气压几乎不变,于是产生向上的压强,将乒乓球托住,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8.【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为:流速越大的地方,气压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下面气体流速大压强小,上面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故A正确;
B.上下两个表面气体流速相同,那么压强相同,故B错误;
C.纸条两侧的气体流速相同,因此气压相等,故D错误;
D.乒乓球上面气流速度大压强小,下面气流速度小压强大,故D错误。
故选A。
19.【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脱水蔬菜看上去干瘪蔬菜,将蔬菜中的水分褪去,保护蔬菜中营养物质流失的科学方法。
【解答】真空环境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脱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以及二力平衡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当水柱的高度不变时,瓶内气压等于水柱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和,即p内=p大气+p水。当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大气压强减小,那么水柱的压强肯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体gh可知,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上升,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大气压;减小摩擦;增大药瓶与手的相对高度(意思相近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输液示意图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为人体输液,而针头表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
【解答】外面的空气从C管进入药液瓶,从而增大气体压强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减小摩擦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放大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增大药品,可以增大液体的压强。
故答案为:大气压;减小摩擦;增大药瓶与手的相对高度(意思相近即可)
22.【答案】小;大;气压差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就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气压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3.【答案】升高;沸腾的水停止沸腾;降低;未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水的沸点随若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与上方的气压大小有关,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盛有正在沸腾的水的烧瓶打气,使烧瓶中的气压升高,于是水的沸点升高,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用注射器抽气,使烧杯中的气压降低 ,于是水的沸点降低,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未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此实验说明:水的沸点随若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4.【答案】低;降低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古人曾发现在高出上有“煮米不成饭”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所造成的,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造成的。
25.【答案】(1)升高
(2)对流
(3)大于;小于
【知识点】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冷空气密度大向下运动,热空气密度小向上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对流;
(3)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和密度的大小。
【解答】(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升高,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往往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主要是为了夏天送冷气时有利于形成对流,以加强制冷效果;
(3)西瓜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李子在水里下沉,那么它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因为西瓜的重力远远大于李子,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肯定大于李子。
西瓜漂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李子在水里下沉,那么密度大于水,因此西瓜的密度小于李子的密度。
26.【答案】(1)大气压
(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变短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存在的知识解答;
(2)甲装置的纸片向左,说明大气向右有压强;纸片向右,说明大气向左有压强;纸片向下,说明大气向上有压强……,即证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杯子的高度越大,里面水柱对纸片产的压强越大,则纸片下落时乙装置内气压值越大,因此里面原来气压的减小值就越小,自然抽气时间就会变短。
【解答】(1)如图甲中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大气压存在的证据。
(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证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3)若换用容积和杯口大小均相同,而高度更大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硬纸片的重力忽略不计),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变短。
27.【答案】(1)探究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的含量与其生长时期的关系
(2)生长盛
(3)乙醚沸点低,且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不会破坏青蒿素。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点是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解答】(1)由图中的数据可知,该兴趣小组是探究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青蒿素含量的变化;
(2)由图可知,青蒿素含量最高的时期是生长盛期,因此应选择这时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
(3)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而乙醚的沸点只有35℃,沸腾时温度只有35℃,不会破坏青蒿素;
故答案为:(1) 探究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的含量与其生长时期的关系;(2)生长盛;(3) 乙醚沸点低,且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不会破坏青蒿素。
28.【答案】(1)质量;温度
(2)增大
(3)
(4)相同;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瓶子内压强的增大导致液面的上升,通过改变瓶内的气体质量或瓶内温度探究实验中导致压强改变的原因,应注意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解答】(1)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2)当用细管向瓶中吹气时,瓶内空气的体积一定,质量变大,导致瓶内的气压变大,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导致玻璃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更高,b处位置如图所示:
(4)瓶内增大的压强与上升的那一段液柱的压强是相等的,因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因此当瓶内增大的压强相等的情况下,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液柱的深度相同,管中的水柱上升的高度相等。
故答案为:(1)质量;温度(2)增大(3)(4)相同;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9.【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6.00;3.3厘米2
(3)空气没有排尽;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存有空气,那么空气会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得的大气压强偏小;
(2)根据乙图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读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根据公式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3)根据这个实验的过程、操作方法和实验器材,分析测量误差较大的原因。
【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根据乙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2cm,则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同学们通过计算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①空气没有排尽;②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
30.【答案】大于;上升;吹气时,水柱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玻璃管中水柱在瓶内气体压强的作用下升高(合理即可)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以瓶内的水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内外气压的大小关系;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1)以瓶内水面为参考面,当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不变时,瓶内气体的压强等于水柱压强和大气压强之和,即p内=p水+p大气,因此p内>p大气,即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的大气压强。
(2)现用一根吸管水平靠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玻璃管上方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减小,而瓶内的气压不变,因此水柱的压强就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水gh可知,玻璃管内水面会上升。
31.【答案】(1)②
(2)排尽吸盘内空气,防止漏气
(3)变小
(4)1.0 ×105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当吸盘刚好被拉开时,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和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大气压力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再利用压强公式就能计算出大气压强。而吸盘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与测量无关。
(2)将吸盘内沾水,那么水就占据了吸盘里面的空间。挤压吸盘时,里面的水排出来,边缘上的水还可以起到密封漏气的作用,从而使里面接近真空。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
(4)首先根据F大气=F示数-f计算出大气作用在注射器上的压力,再根据计算出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最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解答】(1)吸盘的重力在竖直方向,而测量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因此多余的步骤是②;
(2)将吸盘沾水润湿的目的是:排尽吸盘内空气,防止漏气。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那么吸盘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而大气压强减小,根据公式F=pS可知,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减小,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会减小。
(4)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为:F大气=F示数-f=14N-4N=10N;
活塞的横截面积;
该地的大气压强为:。
32.【答案】(1)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0.96×105
(3)小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挤压吸盘后,吸盘和玻璃板之间会存在一层水膜,从而起到封闭作用,防止吸盘漏气;
(2)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然后根据F=pS分析大气压力的变化,最后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3)如果用吹风机对着吸盘吹风,那么空气流速加快,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强减小,根据F=pS可知,作用在吸盘上的大气压力减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即小于96N。
33.【答案】(1)升高
(2)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
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p内=p大气+p自重=105Pa+1.4×105Pa=2.4×105Pa;
(3)高压锅内的气体对锅盖的最大压力:F内=p内S盖=2.4×105Pa×500×10-4m2=12000N。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沸点随气压变化的规律解答;
(2)首先根据计算出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再根据p内=p大气+p自重计算出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已知高压锅内的气压,根据公式F内=p内S盖计算出锅盖受到的压力。
【解答】(1)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限压阀的自重对排气孔的压强;
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p内=p大气+p自重=105Pa+1.4×105Pa=2.4×105Pa;
(3)高压锅内的气体对锅盖的最大压力:F内=p内S盖=2.4×105Pa×500×10-4m2=12000N。
34.【答案】(1)当龙卷风发生时,室外房顶的空气流速很大,根据“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规律可知,室外的气压会急剧下降。
(2)屋顶受到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为:F向上=P内S=1×105Pa×100m2=107N;
屋顶外受到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为:F向下=P外S=0.9×105Pa×100m2=0.9×107N;
则屋顶内外大气压力的差为:△F=F向上-F向下=107N-0.9×107N=106N;
大气压力差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方向相反时用减法,二者的差值就是合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
35.【答案】(1)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作用
(2)解: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S=5cm2=0.0005m2;
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 F=pS=1.0×105 Pa×0.0005m2=50N;
对于吸盘来说,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故得G=F=50N;
(3)解:当小明把重为40N的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说明吸盘内有向外的气压,可能是由于吸盘内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的空气进入吸盘所致。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应用一般靠的是压强差,所以要看事例是否为大气压的应用,主要是判断有没有压强差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玻璃板上时,吸盘内的空气被排出,吸盘内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玻璃板上,挂钩上可以挂物体;根据P=计算出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F,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求出重物重力即可;
【解答】(1)在塑料吸盘未挂塑料桶时,若吸盘是紧压在玻璃餐桌下表面的,则吸盘所受的力是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和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作用;
(2) 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S=5cm2=510-4m2;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 F=pS=1.0×105 Pa×510-4m2=50N;对于吸盘来说,当筒重等于大气压力时,吸盘刚好不下落,故得G=F=50N;
故答案为:(1)吸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玻璃板对它向下的弹力作用;(2)50N。
36.【答案】(1)9.52×104
(2)大于
(3)可以小于10m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解:(1)测量得到的大气压强值为p=ρgh=13.6×103kg/m3×10N/kg×0.7m=9.52×104Pa;
(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大于海拔高处测量的值;
(3)把水银换成水,由p=ρ水银gh水银=ρ水gh水可得,
9.52×104Pa=1.0×103kg/m3×10N/kg×h,
h=9.52m<10m,
所以试管的高度可以小于10m.
故答案为:(1)9.52×104;(2)大于;(3)可以小于10m.
【分析】(1)根据公式p=ρgh可求产生的压强大小;
(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3)已知水银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气压相同,可求水柱的长度,再判断玻璃管的长度.
37.【答案】解:锅内气压等于一标准大气压与限压阀对气体压强之和,即:p内=p阀+p0
首先求出限压阀对气孔产生的压强.
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F=G=mg=0.084kg×10N/kg=0.84N,
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 ,
锅内气压:p内=p阀+p0=0.7×105Pa+1×105Pa=1.7×105Pa.
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温度:t=116℃.
答: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6℃.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密封好,水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容易煮熟食物;(2)知道限压阀的质量,可以求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限压阀对出气孔产生的压强,加上外界大气压,得出锅内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上得出高压锅内最高温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会计算高压锅内的气压、从沸点-气压图象搜集信息,注意单位换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