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题(三)
1、关于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潜望镜——平面镜——改变光路
B.太阳灶——凸面镜——会聚太阳光
C.汽车后视镜——凹面镜——扩大视野
D.汽车前灯反光镜——凸面镜——将灯泡发出的光会聚成近似平行光
2、电视机遥控器能够控制电视的开机、关机、选台等,利用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可见光
3、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
4、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时,( )
A. 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
B.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C.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
D.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5、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6、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
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
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
7、如下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8、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
A.入射角增加10°,则反射角也增加10°
B.入射角为0°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
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9、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从四面八方看到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线产生 ( )A.逐渐变大. B.漫反射. C.折射 D.吸收.
11、一束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它的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A.30° B.60° C.90° D.120°
1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1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A.∠1 B.∠2 C.∠3 D.∠4
14、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 D.让另一束光从BO入射
15、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6、(多)我国古诗词文化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使潭底的像靠近水面
B.“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17、(多)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准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正在放映时的电影屏幕是人造光源
C.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当人面镜时,像就会越来越大
18、(多)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虚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9、(多)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像”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杯弓蛇影”中的“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20、 (多)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反射
B.排队时要向右看齐﹣﹣光的直线传播
C.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光的折射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2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人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22、如图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 并且应选用
________(“2mm”或“5mm”)的玻璃。
(2)实验中,某同学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________(“A”或”B“)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 (3)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不能“或“能”)找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__像。
(4)某同学做完此实验,想到了生活中的镜子,当他远离镜子时,镜中的“他”到镜子的距离________,“他”的大小_______(”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第四章 光现象测试题(三)
1A.2A.3B.4B.5B.6A.7D.8B.9C.10B.11A.12B.13C.14D.15C.16ABC.17AC.18AC.
19CD.20BCD.21 .(1)等于(2)同一平面内(3)可逆(4)漫反射
2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mm(2)A;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不能;虚像(4)变大;不变
韩老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题 韩老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