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次北固山下》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15 16:02:54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二、不能解决的难点作好记录,在班上交流。
朗读明义:
三、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述一句。)
2、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你最欣赏的画面)
3、为什么作者会起思乡之情?
感悟抒情:
研习诗歌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外拓展:
看看谁首先会背诵
作业:
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段话。《次北固山下》学案
科目:七年级语文 班级:七(3)班 主备教师:
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课前复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竦峙 萧瑟 2. 默写诗《观沧海》。 3. 给《观沧海》分层。 第1层(开头 句): 交代观海的 。观沧海 第2 层( — 句):描写 与 。(实景)第3层( —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想象)4.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答:①“ 。”②“ 。” 5. 《观沧海》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奋发昂扬的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 。
课前预习 1. 默写诗《次北固山下》。 2.了解《次北固山下》诗意。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整体感知 1.背诵本诗2.哪些诗句表现了思乡之情?答:
《次北固山下》学案
班级:七(3)班 姓名: 成绩:
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时 一课时。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课前复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竦峙 萧瑟 2. 默写诗《观沧海》。 ] 3. 给《观沧海》分层。 第1层(开头 句): 交代观海的 。观沧海 第2 层( — 句):描写 与 。(实景)第3层( —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想象)4.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答:①“ 。”②“ 。” 5. 《观沧海》表现了诗人博大的 ,奋发昂扬的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 。
课前预习 1. 默写诗《次北固山下》。 2.了解《次北固山下》诗意。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整体感知 1.背诵本诗2.哪些诗句表现了思乡之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