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15 16:02:54

文档简介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学习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方法 1.朗读法、默读法。2.观察与联想。3.图表概括法。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工具。
学时安排 2课时
课前了解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述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课前预习 1、解释词语并造句: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生活知识积累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文体知识积累 1、说明文是以 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 事物或事理的文章。2、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主要特点:议论文以 服 ,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 感 ,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 喻 ,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 、打 、作 、下定义、分 、列数字、画图表、引用。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速读和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登月全过程可分为 个阶段,① ② ③ ④ 。
重点研讨 自主学习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少路程?多长时间 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 公里,历时 小时。登月全过程是按 顺序来写的。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宇航员登月采集 和 样品,树立 ,安装 ,安装 、和 ,插上 ,与 通话。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计划成功,使人类的 变成了 ,人类开始走向 以外的 。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 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 的飞跃,也是人类 的第一步。
拓展积累 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①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 ,是人类 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 。但随着我国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 ,长大能为 做出贡献。我们也 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 。
拓展延伸 延伸练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 你会做些什么 展开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和本学期学过的精美词语。
课后反思《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学习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学习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难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方法 1.朗读法、默读法。2.观察与联想。3.图表概括法。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工具。
学时安排 2课时
课前了解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述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课前预习 1、解释词语并造句: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生活知识积累 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文体知识积累 1、说明文是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2、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主要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用。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和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1969年7月、两分四十二秒、九分五秒、13小时30分、19日晚上8点33分、19日晚上9点32分、7月20日上午7点32分、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重点研讨 自主学习 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少路程?多长时间 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登月全过程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拓展积累 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看第93页的插图,引导想像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拓展延伸 延伸练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 你会做些什么 展开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
课后反思(共27张PPT)
月亮上的足迹
过程 时间 事件
1969.7.16上午 “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
发射后2分42秒 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 换乘登月舱
过程 时间 事件
21日上午11时39分 登月舱打开舱门
11时51分20秒 阿姆斯特走下舷梯
56分20秒 踏上月球
2 2日0时15分 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与“阿波罗”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时35分8秒 进入大气层
69.9.16 发表演讲
21日5时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球上
月亮上的足迹
准备升空
飞向月球
成功登月
返回地球
月球表面的活动
采集样品
树立纪念碑
安装摄像机和各种仪器
插星条旗
与总统通电话
检查登陆
月亮上的足迹
准备升空
飞向月球
成功登月
返回地球
伟大的壮举
人类的智慧
“阿波罗11”号三名宇航员
指令舱
“阿波罗11”号登月舱
走出登月舱
人类在月球上踏出的第一步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
安装仪器
插星条旗
月球表面的照片
从月球上看地球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说明这一步意义非同寻常。“这一步”之前,几代人对探索月球所做的漫长努力,直到今天,人类才登上月球。这是划时代的一步!
世界航天大事记
●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 1965.3.18 前苏联航天员烈昂诺夫乘“上升二号”飞船升空实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 1969.7.16 三名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前往月球。7.21日11时56分20秒,飞船月球表面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 1971.4.19 前苏联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
● 1975.7.17 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与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
● 1981.4.12 美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 1986.1.28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生空72秒后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教师,这是当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 1986.2.20 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 1999.11.20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
探索太空是人类古已有之的梦想,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时,乘员舱起火,3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同年4月,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行任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1名宇航员丧生;
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24天后,飞船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窒息而死;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2秒后,在数百万电视观众和宇航员家属的眼前凌空爆炸。牺牲的7名宇航员中有一名中学女教师;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前16 分钟时,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2.1 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 爆炸分解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11月20日6点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发射升空。江泽民主席为试验飞船题名“神舟”号。11月21日3时41分,飞船成功着陆。
探索太空 造福人类
没有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生活中将没有手机,没有微波炉、石英表、不粘锅、条形码、网球鞋、墨镜……
航天技术为我们带来了1300多项新技术以及3万多件实用物品,其中许多被用于医疗、计算机、通讯、甚至服装等领域。
学习了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知识后,你有何感想?
最后的太空电邮
[西班牙《阿贝赛报》2月4号报道]就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前一天,宇航员兼随机医生劳雷尔.克拉克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发出了她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在这最后的太空电邮中,克拉克这样说道:
“我在远离我们奇妙的地球的高处向你们问好!这里的景色美极了。这是一次美妙的航行,我们一直忙得不可开交,每天24小时都在做科学实验。我只能给你们写上短短几句,因为时间太宝贵了……下面的景色美得让人难以置信,南极的极光照亮了整个地平线,地球上的城市也在闪闪发亮。从这里可以看到四分之一的新月躺在地球怀抱中,可以看到广袤的非洲平原,河流在崇山峻岭中冲出自己的道路……就连星星的闪光也与平时不同……谢谢所有多年来一直支持我进行这项探险事业的人们。当我在我们共有的地球上空飞过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能感受到整个地球的美好力量。”
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你想对你的亲人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