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2021-2022学年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大题70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夫金字塔(右图)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在1888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即使已历时数千年,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材料二 金字塔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遣产名录》。其依据是,金字塔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是呈现已经消失的古代文明的稀有证据,是展现人类重要历史阶段建筑景观和承载人类智慧的卓越典范。
材料三 烈日炎炎赤道流火,孕育出世上最长的那条河,人们依赖那一泓碧水滋润生活,河谷里黑土肥沃,祖祖辈辈在那里耕作,一桶桶河水倒入庄稼地,三千桶水换来一项地的收获。……这里是金字塔的世界,这里是古埃及文明的泉窝。
(1)据材料一,指出金字塔举世闻名的具体表现。在古埃及,金字塔用途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金字塔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条河”指的是什么河?据材料三,指出这条河与古埃及文明之间的关系。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文字母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腓尼基字母又深受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影响。古埃及新王国时期,腓尼基地区大部分时间是在埃及统治之下,腓尼基人深受埃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文字的发明和传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文字共同的历史价值。
(2)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请再举一例相关史实并加以说明。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3年9月17日埃及当地时间凌晨2时,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借助最先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第一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
材料三 世界上142个国家和地区的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组织进行的胡夫金字塔内部考古过程。中国中央电视台10套从当天早上7时至10时30分进行现场直播,另外,中央1套也从8时开始直播。
(1)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哪些文明成就?(至少2个)
(2)图2中的大运河在形成方式上与图l中的尼罗河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如果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进行考古,有哪些先进的做法可以借鉴?(最少写两条)
4.请根据下列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分别为图片二和图片三命名。
(2)图片一和图片二分别是是哪个奴隶制度文明的象征?
(3)你对哪幅图片的内容感兴趣,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5年发现的湖北睡虎地秦律竹简,包括《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等秦朝法律主要内容。秦律对不敬皇帝罪、诽谤与妖言罪、盗窃罪等各种罪行都有明确处罚条款;《秦律》还确立了皇帝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官吏管理制度,对各级司法机关和诉讼形式也进行了规范。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执政时为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而编纂的法典。它主要内容属于行政法规,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出相应的处罚;同时鼓吹“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本源”,规定人民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和安分守命。它总结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保障,对后世西方因家的法律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律》和《査士丁尼法典》的相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律》制定时主要受先秦时期哪一学派思想的影响?请再列举一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法律。
(3)综上,你认为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何重大意义?
6.文化因差异而多彩,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一方土地上的文化遗迹承载着一方文明的记忆。从下面文化遗迹中任选中外遗迹各一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传统文化蕴涵着无限生机,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你从下面两则材料中,能感受到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遗址由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存在于此的寺庙和佛学院遗留下的古迹组成,包括窣堵坡(坟冢),舍利塔,寺庙(僧房学舍),以及重要的墙画、石刻、金属器物等艺术作品。那烂陀寺作为印度次大陆上最古老的大学而引人注目,其作为有序的知识传递场所存续长达800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了佛学宗教化的过程,以及寺院和教育传统的繁荣。
——摘编自《玄奘与那烂陀寺》
材料二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间。该寺每月开放五次,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供“万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二、三门卖日用杂货,靠近佛殿的地方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秀、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书籍。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元宵节时,大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摘编自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两座佛教建筑有什么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请再举一例我省古代类似的建筑物,并写出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三 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国王”在古埃及被称作什么?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
(2)材料二中的“法典”出自世界古代哪一王国?材料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他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
(3)材料三的现象出现在古代哪一国家?请按等级顺序依次写出材料中“四大世袭种姓”的名称。
(4)上述材料反映的古代文明有什么实质上的共同之处?
9.在学完本单元后,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探究古代亚非文明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走近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者还是试图揭开金字塔的历史之谜。
(解读珍贵文物)
(聚焦种姓制度)
有媒体称,印度“种姓制度”废而不止,社会上针对低等级种姓群体的犯罪层出不穷,这是引起“贱民”不断发动示威活动的主要原因。
(1)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因其工程巨大且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图片所示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向哪位国王授予象征权力的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什么?
(3)历史上,种姓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贱民”的地位如何?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10.某校九年级(1)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亚非文明古国的一些资料,请你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感受文明)
材料一
(分析史料)
材料二 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二〇〇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〇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
(放飞想象)
材料三
(深入探究)
材料四 在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未被中断,成为人类历史上延续最长的文明,在经历了外族入侵、朝代更替以及半殖民统治后依旧延续至今。相比之下,其他古文明和社会因种种原因而中断。例如,古埃及和希腊文明因罗马人的入侵而中断……波斯人结束了巴比伦的繁荣。
——摘编自熊玩《大国复兴:中国道路为什么如此成功》
材料五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4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请你分别指出图1、图2、图3所代表的文明成果的名称。
(2)仔细分析史料,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想象,把吠舍对婆罗门的抱怨写成一段文字。
(4)根据材料四,指出古埃及和巴比伦灭亡的原因。
(5)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保持文明的绵延传承。
参考答案
1.答案:
(1)高大而精密。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世界的奇迹,因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尼罗河。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解析:(1)据材料一“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即使已历时数千年,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举世震惊”的具体表现是高大而且精密,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它是国王权力的象征。(2)据材料一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世界的奇迹,因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材料三中“那条河”指的是尼罗河,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除了金字塔外还创制了象形文字,发明了太阳历。
2.答案:
(1)特点:多样性、区域性、世界性、民族性。
历史价值:都有印证历史的作用,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2)示例:中国的造纸术、古代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中国甲骨文、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以及西方字母文字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区域性和多样性;依据材料二“英文字母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可得出人类文明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材料一中都都有印证历史的作用,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2)举例子必须围绕文明交流特点。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造纸术、古代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答案
(1)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任选其一)
(2)图2大运河是人工开挖的运河;图1的尼罗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流。
(3)借鉴: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进行考古,把保护古代文物放在第一位,避免进行破坏性发掘。通过电视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能够通过商业运作获得考古与文物保护经费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尼罗河孕育的文明是古埃及文明,文明成就主要是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2)依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中的大运河在形成方式上与图l中的尼罗河的不同之处是图2大运河是人工开挖的运河。图1的尼罗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流。(3)结合材料二“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借助最先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第一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和材料三“世界上142个国家和地区的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组织进行的胡夫金字塔内部考古过程”的信息可知,如果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进行考古,可以借鉴的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进行考古,把保护古代文物放在第一位,避免进行破坏性发掘。通过电视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能够通过商业运作获得考古与文物保护经费等。
4.答案:
(1)《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
(2)古埃及;古巴比伦
(3)埃及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现存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印度的种姓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
解析:(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三为种姓制度,图片二为《汉谟拉比法典》。(2)金字塔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3)金字塔对人类的价值在于其高超的建筑艺术;《汉谟拉比法典》对人类的价值在于其法律地位;种姓制度对古印度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答案:
(1)相同点:都维护了皇帝的专制权力;对犯罪行为都有明确的处罚;都制订了成文法,对当时的法律做了总结和规范。
(2)法家。《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等。
(3)法律为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保障,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1)据材料一的图片及材料二“1075年发现的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包括《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秦朝法律主要内容。秦律对不敬皇帝罪,诽谤与妖言军、盗窃罪等各种罪行都有明确处罚条款;《秦律》还确立了皇帝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官吏管理制度,对各级司法机关和诉讼形式也进行了规范。《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主要内容属于行政法规,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出相应的处得;同时鼓吹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本源”规定人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安分守命。可知,《秦律》和《查士丁尼法典》从目的上来说,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典;从内容上说,《秦律》和《查士丁尼法典》都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惩处,维护了社会治安;从结果上说,《秦律》和《查士丁尼法典》都对后世的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2)《秦律》体现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古代史中的重要法律还有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为开放性问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加大法律执行力度,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答案:
(1)图一:甲骨文记载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图二:《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记载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图三:后(司)母戊鼎制作工艺高超,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从侧面反映了商朝国力的强盛。
图四: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出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材料一反映的是:和谐、平等、友善。材料二反映的是:平等、公正、法治。
解析:(1)解题要注意题干要求,要选择中外遗迹各一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现存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的渊源。从历史价值来看,甲骨文记载了商朝的历史。图二是《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记载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图三是后(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从侧面反映了商朝国力的强盛,展现了商朝青铜业高超的技术与辉煌。图四是金字塔,反映出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权力。(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价值取向。有教无类、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则体现出了对所有人的公正平等。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也体现出了法治精神。
7.答案:
(1)不同点:那烂陀寺作为佛学的知识传递场所长期存在;大相国寺反映了北宋开封城的繁华。
原因: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佛学氛围浓厚;北宋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发达,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2)白马寺。历史价值: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
解析:(1)据材料一“那烂陀寺作为印度次大陆上最古老的大学而引人注目,其作为有序的知识传递场所存续长达800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了佛学宗教化的过程,以及寺院和教育传统的繁荣”可知那烂陀寺作为佛学的知识传递场所长期存在;据材料二“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该寺每月开放五次,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可知大相国寺反映了北宋开封城的繁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知那烂陀寺位于古印度,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佛学氛围浓厚;北宋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发达,促进了城市的繁荣。(2)我省即河南省,著名的古代佛教建筑有白马寺,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并在洛阳修建白马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中外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
8.答案:
(1)“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2)古巴比伦王国;目的: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古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共同之处: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国家的“国王”在古埃及被称作法老,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2)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世界古代的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据材料“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可知,材料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据材料“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可知,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依据材料三“由于雅利安人有着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划分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种姓制度,因此材料三的现象出现在古印度;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第三、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在实质上的共同之处是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9.答案:
(1)用途:作为陵墓。不同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
(2)汉谟拉比。意在说明君权神授。
(3)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地位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4)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政。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哈佛拉金字塔前,还有一座狮身人面像。因此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作为陵墓。因其工程巨大且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2)根据图片所示石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因此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向汉谟拉比授予象征权力的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君权神授。(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历史上,种姓制度的突出特点是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贱民” 的地位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政。
10.答案:
(1)图1:金字塔。图2:《汉谟拉比法典》。图3:种姓制度。
(2)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而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因为第三条中的自由民之奴隶和自由民之子身份等级不同。这说明了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3)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和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不能与你们一样拥有国家权力?凭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和你们的孩子结婚?
(4)外族入侵
(5)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与时俱进,加强创新。
解析:(1)依据材料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图2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图3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2)依据材料可知,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而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第二小问,由“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可知,第三条中的奴隶和自由民之子身份等级不同。第三小问,根据前两问的分析可知,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和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不能与你们一样拥有国家权力?凭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和你们的孩子结婚?(4)根据材料四“古埃及和希腊文明因罗马人的入侵而中断……波斯人结束了巴比伦的繁荣”可知,古埃及和巴比伦灭亡的原因是外族入侵。(5)根据“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与时俱进,加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