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题
一、单选题
最终结束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隋文帝的下列功绩和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
A. 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B.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C. 开创三省六部制度 D. 创立科举制
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是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的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的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和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政策( )
A. 外交政策 B. 经济政策 C. 民族政策 D. 政治政策
唐太宗时期,先后进谏200多次的名臣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长孙无忌 D. 魏征
关于“玄武门之变”,北宋编纂《新唐书》载为:“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但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中记载的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太宗,太宗反击获胜。这说明
A. “玄武门之变”有其历史必然性
B. 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
C. 历史记述受时代影响而呈现主观性
D. 还原真实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A. 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 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 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D.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了( )
A.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B.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C.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 D. 宋朝时重文轻武,文教昌盛
胡饼在唐代长安城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异域美食,许多从西域传来如毕罗、奶酪、黄油等食品越来越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政策的引导 B. 经济重心南移
C. 民族交融的加深 D. 大运河的开通
唐代长安城的生活融合了西域的风尚,服饰、饮食、娱乐等皆受到影响。其中,贞观年间长安城社会生活深受西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政府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B. 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鸿胪寺
C. 唐太宗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D. 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 农民起义 B. 武则天当政 C. 唐玄宗即位 D.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初期河南节度使任命表
皇帝 节度使 任(离)职时间 叛军首领 节度使 任(离)职时间
唐玄宗 张介然 755年十一至十二月(战死) 安禄山 李庭望 755年十二月至757年一月(战死)
李随 756年一至三月(免)
吴王衹 756年三至五月(免)
虢王巨 756年五月至757年春夏(免)
唐肃宗 贺兰进明 756年十月至757年八月(免) 安庆绪 尹子奇 757年一至十月(战死)
张镐 757年八月至758年五月(免)
表是安史之乱初期朝廷与叛军分别任命的河南节度使列表,由此可知( )
A. 唐朝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B. 内地设方镇导致藩镇割据
C. 朝廷缺乏有效平叛策略 D. 官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新唐书 兵志》中记载:“由是方(藩)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
A. 巩固了丞相权力 B. 削弱了中央集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如表为五代十国部分开国君主即位前的任职情况,据表可知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闽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
后晋 石敬塘 河东节度使 南汉 刘隐 静海军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A. 经济实力决定权力归属 B. 藩镇割据推动国家统一
C. 地方制度影响政权稳定 D. 社会动荡使得经济萧条
二、材料解析题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陆上交通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亚欧非的许多国家。海上交通,向东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丝绸之路上,由各国商贾、使节带来的手工器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是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阿拉伯文献中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据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
材料二 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鼓励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并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当时与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中外贸易广泛开展,唐都长安外商云集,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政府下令保护,绝不盲目排外。在此背景下,大量外来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唐朝兼收并蓄,积极的借鉴吸收。
——摘编自徐敏《唐前期的改革和兴盛》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王朝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712-770年),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忆昔》 ----杜甫《春望》(757年)
(1)指出材料中的二首诗分别与唐朝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杜甫的诗对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价值?若要对这些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研究,还可寻找那些途径或方法?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他认为“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他认识到武力征服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长久之计,以文德怀柔与抚恤为主,以威服和战争为辅。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以达到“四海升平,天下一家”的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怀化对方,增进民族情感,平息战争,推动民族交融。
——摘编自李少玉《浅谈唐太宗治国理念里的和谐意识》
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承嗣(田承嗣,唐代节度使)不习教义,沉猜好勇,虽外受朝旨,而阴图自固,重加税率,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乃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户版(户籍记录)不籍于天府(中央政权),赋税不入于朝廷。
——《旧唐书》
依据材料分析唐朝藩镇割据赖以维持的基本条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南北朝时期,北周灭北齐,隋取代北周后灭陈统一全国,故A正确。
B.唐朝在隋朝之后,故排除B。
C.五代十国之后是北宋,故排除C。
D.元朝灭南宋后统一全国,故排除D。
故选A。
2.【答案】B
【解析】B.隋文帝杨坚在581年代北周建立隋朝,于589年统一全国,从而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开创了继秦汉后又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繁荣时期,为繁盛的隋唐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B项最符合题意。
AC.这二项的影响只是政治上方面的影响,没有统一深远,故排除AC。
D.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创立之始,和隋文帝无关,故排除D。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周边少数的民族入侵并非秦朝与隋朝灭亡的原因,故不选A。
B.统治集团的内讧也不是主要原因,故不选B。
C.隋朝没有出现宦官擅权和外戚临朝,故不选C。
D.结合所学可知,秦二世与隋炀帝都实行暴政,故都是二世而亡,暴政往往表现为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C.从“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故C正确。
ABD.从“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并非外交政策、经济政策、政治政策,故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C.“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太宗,太宗反击获胜”表明前者对“玄武门之变”进行批评,后者则进行辩护,反映了两本书的作者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截然不同,说明历史记述受时代影响而呈现主观性,故C正确。
A.通过是对“玄武门之变”的评价,而不是分析“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故A错误。
B.综合多种史料可以接近确认历史的真相,但不能说是确认,故排除B。
D.还原真实历史除了新史料,原来的史料也有参考价值,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C.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因此,这些措施根本上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故C符合题意。
A.题干措施主要是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强化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故A错误。
B.题干主要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B错误。
D.题干的措施的作用主要不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B.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对于同一历史事实,由于评价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运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材料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故B项正确。
A.说明当时的评价者着重评价了这些重大工程的消极影响,没有全面地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因此,依据材料就无法得出“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这个结论,故A项错误。
CD.两项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CD两项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析】A.大运河在内地,与边疆地区无关,故不选A。
B.根据题干“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故B正确。
C.题干与两岸城市发展无关,故不选C。
D.大运河的修建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并未起到巩固隋朝统治的作用,故不选D。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不是唐太宗的年号,故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不是武则天的年号,故排除。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根据“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景象,故C正确。
D.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宋代,故排除。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政府政策的引导不是题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
B.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国内南北经济的发展,与题干中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故B错误。
C.唐朝时期少数民族的饮食传入长安城,主要是因为当时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不断加深,故C正确。
D.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国内南北经济的发展,与题干中现象没有直接关联,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C.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使长安城社会生活深受西域风俗影响,故C正确。
A.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在新疆地区的管理机构,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错误。
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一个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错误。
D.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鼓励外来宗教传播,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故D正确。
A.该项和题干无关,故排除A。
BC武则天当政、唐玄宗即位时期唐朝仍然属于强盛时期,故BC排除。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C.根据表格信息,唐玄宗任命四名节度使,有一名战死,三名被免职,唐肃宗时任命两个节度使全部被免职,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叛军首领任命的节度使均为战死,再结合安史之乱后相关史实,可知朝廷缺乏有效平叛策略,故C正确。
A.表格信息无法判断政治中心转移,且唐朝政治中心一直在长安,故A错误。
B.表格只能体现节度使的更换,无法体现藩镇割据的局面,故B错误。
D.根据表格,朝廷的节度使频繁更换,可知朝廷在战场上是被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B.依据题干“由是方(藩)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导致了战乱不断,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
AC.在题干中没涉及,排除。
D.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表述错误。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A.节度使往往拥兵自重,这里强调的是军事实力,故排除A。
B.五代十国是大分裂时期,藩镇割据不利于国家统一,故排除B。
C.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从这些开国君主“即位前的官职”可以看出,五代十国实质上是唐朝藩镇格局的延续,都曾经担任过节度使,反映出唐中期以来节度使制度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影响政权稳定,故C正确。
D.表格未体现经济萧条,故D错误。
故选C。
17.【答案】(1)对外交往范围广泛;海陆并举;东西方双向交流;交往形式多样。
(2)措施: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外交往;重视发展中外贸易;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原因:唐朝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18.【答案】 (1)《忆昔》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理由: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并描述经济繁荣的景象;《春望》与安史之乱有关;理由:写作时间757年,“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
2)价值:杜甫的诗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作为研究这些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这些事件的表现、影响等,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可作为研究的间接证据。途径:寻找反映这些事件的文献资料或有关实物,相互印证。
19.【答案】特点:善待各个少数民族;以怀柔为主,武力为辅;通过和亲增进民族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关于特点,据“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得出唐太宗善待各个少数民族,所以被誉为“天可汗”;据“他认识到武力征服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长久之计,以文德怀柔与抚恤为主,以威服和战争为辅”得出以怀柔为主,武力为辅;据“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增进民族情感,平息战争”得出通过和亲增进民族感情。
20.【答案】基本条件:藩镇的首领掌握并不断扩充军事力量;按照当地的户口和税收,独立于中央政府;自行委任当地官吏。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藩镇割据赖以维持的基本条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紧扣材料信息“不习教义,沉猜好勇,虽外受朝旨,而阴图自固”、“修缮兵甲”、“计户口之众寡,而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故数年之间,其众十万。”,归纳、概括,把握到“藩镇的首领掌握并不断扩充军事力量”的结论;紧扣材料信息“重加税率”、“户版(户籍记录)不籍于天府(中央政权),赋税不入于朝廷”,归纳、概括,把握到“按照当地的户口和税收,独立于中央政府”的结论;紧扣材料信息“乃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归纳、概括,把握到“自行委任当地官吏”的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