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暑期衔接训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讲 数据的分析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椒江期末)在一次排球垫球测试后,随机抽取八年级(2)班的5名同学的成绩(单位:个)如下:38.40.40,42,4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38 B.40 C.41 D.42
2.(2020八下·眉山期末)某校要从四名学生中选拔一名参加市“风华小主播”大赛,将多轮选拔赛的成绩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x及其方差s2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选择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那么应选择的学生是( )
甲 乙 丙 丁
x 8 9 9 8
s2 1 1 1.2 1.3
A.甲 B.乙 C.丙 D.丁
3.(2020八下·福州期中)已知一组数据:12,5,9,5,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差是5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5 D.平均数是9
4.(2020八下·金华期中)若一组数据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6,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x1+2,x2+2,…,xn+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17,2 B. 17,3 C.16,2 D.16,3
5.(2020八下·绍兴月考)某中学对学生进行各学科期末综合评价,评价分平时成绩和期末实考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与期末实考成绩按4:6计算作为期末评价结果,若小明数学的平时成绩为85分,期末实考成绩为90分,则他的数学期末评价结果为( )
A.89 分 B.88 分 C.87 分 D.86 分
6.(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有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根据调查,将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价格有了调整: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但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变,则 =( )
A. B. C. D.
7.(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同步练习)某气象台报告一周中白天的气温(单位:℃)为:3,4,0,3,1,-1,-3,这一周内白天温度的标准差(精确到0.1)是( )
A.2.1 B.2.2 C.2.3 D.2.4
8.(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中位数和众数》同步练习)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9.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数据为:-1,0,3,5,x,那么x等于( )
A.-2或5.5 B.2或-5.5 C.4或11 D.-4或-11
10.某一公司共有51名员工(其中包括1名经理),经理的工资高于其他员工的工资,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200000元增加到225000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一样,这样,这家公司所有员工今年工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与去年相比将会( )
A.平均数增加,中位数不变 B.平均数和中位数不变
C.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增加 D.平均数和中位数均增加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下·福州期中)设甲组数: , , , 的方差为 ,乙组数是: , , , 的方差为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选择“>”、“<”或“=”填空).
12.(2020八下·射阳期中)有一组数据:2,-6,4,6,7,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13.(2020八下·麻城月考)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
14.(2020八下·吴兴期中)某校规定:学生的单科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2:3:5的比例计算所得.已知某学生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和96分,那么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 分.
1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0.1 加权平均数 同步练习)某学校九(1)班40名同学的期中测试成绩分别为 , , ,……, .已知 + + +……+ = 4800,y= + + +……+ ,当y取最小值时, 的值为 .
16.(2017八下·萧山期中)已知数据 , , , 的方差是 ,则 , , , 的方差为 .
17.(2019九上·石家庄月考)已知:一组自然数1,2,3…k,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则去掉的数是 .
三、解答题
18.(2019八下·宽城期末)某校为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七、八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参加比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如下(单位:分):
七年级 88 94
90 94 84
94 99 94
99 100
八年级 84 93
88 94 93
98 93 98
97 99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数据并补全表格:
成绩x 人数
年级
七年级 1 1 5 3
八年级 4 4
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
统计量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93.6 94 24.2
八年级 93.7 93 20.4
得出结论:你认为哪个年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成绩比较好?并说明理由.(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19.(2017-2018学年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2数据的集中趋势 同步练习)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某校开展了“雅安,我们在一起”的赈灾捐款活动,其中九年级二班50名学生的捐款情况如下表所示:
捐款金额(元) 5 10 15 20 50
捐款人数(人) 7 18 10 12 3
(Ⅰ)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Ⅱ)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九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捐款多于15元的人数.
四、综合题
20.(2020八下·温州期中)我校某班级需要选出一名同学去参加温州市“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现有5名候选人经过了2轮评选。第一轮:由全班50名同学匿名投票,每人选2名同学(不弃权,不重复),挑选出票数最高的2名同学A与C,已知5名候选人的得票数如图所示。第二轮:根据平时成绩、素养比赛成绩,任课老师打分3项综合分析评选,A、C两名同学的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A C
平时成绩 90 70
素养比赛成绩 80 80
任课老师打分 70 90
(1)第一轮5名候选人所得票数的中位数是 。
(2)如果将平时成绩、素养比赛成绩、任课老师打分的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最后成绩,那么通过排序后最后参加竞赛的是哪位同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众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中40出现2次,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0.
故答案为:B.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已知数据可得答案。
2.【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比较四人的平均成绩知:乙,丙两人的平均成绩一样,且高于甲和丁,所以应从乙,丙中选择;又因为乙的方差小于丙的方差,所以乙的发挥较丙更加稳定,故答案为:乙参加.
故答案为:B.
【分析】取四人中平均成绩高且方差小的学生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极差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中位数为:9;
众数为:5;
平均数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极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 一组数据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6,方差为2,
∴ 另一组数据x1+2,x2+2,…,xn+2的平均数为16+1=17;方差不变,还是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方差的变化规律可得答案。
5.【答案】B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 小明数学期末评价结果为:85×+90×=34+54=8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结合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和权重,求出小明整个学期的平均成绩即是小明数学期末评价结果.
6.【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ax+by=0.85ax+1.2by,
0.15ax=0.2by,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分别在两种情况下求平均数,列式化简求出值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
.
所以 .
故选C
分析:考查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代入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
8.【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当众数是90时,∵众数与平均数相等,
∴ ,解得x=100.
这组数据为:80,90,90,100,∴中位数为90.
当众数是80时,∵众数与平均数相等,
∴ ,解得x=60,故不可能.
所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90.
故选C
【分析】因为中位数的值与大小排列顺序有关,而此题中x的大小位置未定,故应该分类讨论x.
9.【答案】A
【知识点】方差
【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列出关于x,m的方程求解.
【解答】设数据的平均数为m,则①
整理得②
把①代入②,解得:x=-2或5.5.
故选A.
【点评】方程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热点,本题思考问题的角度独特,难度较大.
10.【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设这家公司除经理外50名员工的工资和为a元,则这家公司所有员工去年工资的平均数是元,今年工资的平均数是元,显然<;
由于这51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次序完全没有变化,所以中位数不变.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要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才能熟练解题.同时注意到个别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较大,而对中位数和众数没影响.
11.【答案】
【知识点】方差;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
【解析】【解答】因为甲组数有波动,而乙组的数据都相等,没有波动,
所以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
12.【答案】13
【知识点】极差
【解析】【解答】这组数据的极差=7 ( 6)=13.
故答案为:13.
【分析】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由此计算即可.
13.【答案】21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已知这组数据共5个,且中位数为4,所以第三个数是4;又因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可得6应该是4后面的两个数字,而前两个数字都小于4,且都不相等,所以前两个数字最大的时候是3,2,即可得其和为21,所以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为21.
故答案为:21.
【分析】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的时候,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排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根据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14.【答案】92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92.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可求解。
15.【答案】120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y=40a
2-2(a
1+a
2+a
3+…+a
40)a+a
12+a
22+a
3)
2+…+a
402,
因为40>0,
所以当a=
时,y有最小值.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y=40a2-2(a1+a2+a3+…+a40)a+a12+a22+a3)2+…+a402,则可把y看作a的二次函数,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16.【答案】1.6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0.1×42=1.6.
【分析】利用性质:一组数据乘以n,其方差为原来的n2倍.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差不变.
17.【答案】1,16,3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去掉的数为x,
∵一组自然数1,2,3…k,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
∴1+2+3+…+k=16(k﹣1)+x=,
∴x=1时,-1≥16(k-1),
x=k时,-k≤16(k-1),
即:30≤k≤32,
∴k=30时,x=1,
k=31时,x=16,
k=32时,x=32
∴去掉的数是1,16,32.
故答案为:1,16,32.
【分析】设去掉的数为x,根据一组自然数1,2,3…k,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得到1+2+3+…+k=16(k﹣1)+x=,从而得到1≤x=﹣16(k﹣1)=(k2﹣31k+32)≤k,然后确定30≤k≤32,从而得解.
18.【答案】解:整理数据:八年级 段1人, 段1人
分析数据,由题意,可知94分出现次数最多是4次,所以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众数是94,
将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4,88,93,93,93,94,97,98,98,99,
中间两个数分别是93,94,(93+94)÷2=93.5,
所以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中位数是93.5;
得出结论:认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比较好.
理由如下:八年级学生大赛成绩的平均数较高,表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较好;
八年级学生大赛成绩的方差小,表示八年级学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水平较好.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分析】整理数据:根据八年级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可得;
分析数据: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利用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求出即可;
得出结论:根据给出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9.【答案】解:(Ⅰ)观察表格,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1;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15.1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10出现了1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为10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分别是10,15,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l2.5
(Ⅱ)在50名学生中,捐款多于15元的学生有15名,有300× =90(名).
∴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估计该校九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捐款多于15元的约有90名.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可以是一个(数据为奇数),也可以是2个的平均(数据为偶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值,就是平均数;计算出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在50名学生中,捐款多于15元的学生有15名,可以估计该校九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捐款多于15元的学生人数.
20.【答案】(1)20
(2)解:A同学得分:90×0.5+80×0.3+70×0.2=83(分)
C同学得分:70×0.5+80×0.3+90×0.2=77(分)
A同学的得分高于C同学的得分,所以最后参加竞赛的是A同学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
【解析】【解答】(1)5位候选人的票数从小到大排列:10,15,20,25,30,
∴第一轮5名候选人所得票数的中位为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中位数:先把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2)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分别求出A、C的总成绩,比较即可求出结果.
1 / 12020年暑期衔接训练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讲 数据的分析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椒江期末)在一次排球垫球测试后,随机抽取八年级(2)班的5名同学的成绩(单位:个)如下:38.40.40,42,45,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38 B.40 C.41 D.42
【答案】B
【知识点】众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中40出现2次,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0.
故答案为:B.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根据已知数据可得答案。
2.(2020八下·眉山期末)某校要从四名学生中选拔一名参加市“风华小主播”大赛,将多轮选拔赛的成绩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每名学生的平均成绩x及其方差s2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选择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那么应选择的学生是( )
甲 乙 丙 丁
x 8 9 9 8
s2 1 1 1.2 1.3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比较四人的平均成绩知:乙,丙两人的平均成绩一样,且高于甲和丁,所以应从乙,丙中选择;又因为乙的方差小于丙的方差,所以乙的发挥较丙更加稳定,故答案为:乙参加.
故答案为:B.
【分析】取四人中平均成绩高且方差小的学生即可.
3.(2020八下·福州期中)已知一组数据:12,5,9,5,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极差是5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5 D.平均数是9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极差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中位数为:9;
众数为:5;
平均数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极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即可.
4.(2020八下·金华期中)若一组数据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6,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x1+2,x2+2,…,xn+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17,2 B. 17,3 C.16,2 D.16,3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 一组数据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6,方差为2,
∴ 另一组数据x1+2,x2+2,…,xn+2的平均数为16+1=17;方差不变,还是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方差的变化规律可得答案。
5.(2020八下·绍兴月考)某中学对学生进行各学科期末综合评价,评价分平时成绩和期末实考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与期末实考成绩按4:6计算作为期末评价结果,若小明数学的平时成绩为85分,期末实考成绩为90分,则他的数学期末评价结果为( )
A.89 分 B.88 分 C.87 分 D.86 分
【答案】B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 小明数学期末评价结果为:85×+90×=34+54=88.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结合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和权重,求出小明整个学期的平均成绩即是小明数学期末评价结果.
6.(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有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根据调查,将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效果,现在糖果价格有了调整: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但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变,则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ax+by=0.85ax+1.2by,
0.15ax=0.2by,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分别在两种情况下求平均数,列式化简求出值即可。
7.(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同步练习)某气象台报告一周中白天的气温(单位:℃)为:3,4,0,3,1,-1,-3,这一周内白天温度的标准差(精确到0.1)是( )
A.2.1 B.2.2 C.2.3 D.2.4
【答案】C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
.
所以 .
故选C
分析:考查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代入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即可.
8.(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中位数和众数》同步练习)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答案】C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当众数是90时,∵众数与平均数相等,
∴ ,解得x=100.
这组数据为:80,90,90,100,∴中位数为90.
当众数是80时,∵众数与平均数相等,
∴ ,解得x=60,故不可能.
所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90.
故选C
【分析】因为中位数的值与大小排列顺序有关,而此题中x的大小位置未定,故应该分类讨论x.
9.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为,数据为:-1,0,3,5,x,那么x等于( )
A.-2或5.5 B.2或-5.5 C.4或11 D.-4或-11
【答案】A
【知识点】方差
【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列出关于x,m的方程求解.
【解答】设数据的平均数为m,则①
整理得②
把①代入②,解得:x=-2或5.5.
故选A.
【点评】方程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热点,本题思考问题的角度独特,难度较大.
10.某一公司共有51名员工(其中包括1名经理),经理的工资高于其他员工的工资,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200000元增加到225000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一样,这样,这家公司所有员工今年工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与去年相比将会( )
A.平均数增加,中位数不变 B.平均数和中位数不变
C.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增加 D.平均数和中位数均增加
【答案】A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设这家公司除经理外50名员工的工资和为a元,则这家公司所有员工去年工资的平均数是元,今年工资的平均数是元,显然<;
由于这51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次序完全没有变化,所以中位数不变.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要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才能熟练解题.同时注意到个别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较大,而对中位数和众数没影响.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下·福州期中)设甲组数: , , , 的方差为 ,乙组数是: , , , 的方差为 ,则 与 的大小关系是 (选择“>”、“<”或“=”填空).
【答案】
【知识点】方差;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
【解析】【解答】因为甲组数有波动,而乙组的数据都相等,没有波动,
所以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
12.(2020八下·射阳期中)有一组数据:2,-6,4,6,7,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答案】13
【知识点】极差
【解析】【解答】这组数据的极差=7 ( 6)=13.
故答案为:13.
【分析】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由此计算即可.
13.(2020八下·麻城月考)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
【答案】21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已知这组数据共5个,且中位数为4,所以第三个数是4;又因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可得6应该是4后面的两个数字,而前两个数字都小于4,且都不相等,所以前两个数字最大的时候是3,2,即可得其和为21,所以这组数据可能的最大的和为21.
故答案为:21.
【分析】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的时候,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排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根据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14.(2020八下·吴兴期中)某校规定:学生的单科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2:3:5的比例计算所得.已知某学生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和96分,那么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 分.
【答案】92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92.
【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可求解。
1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0.1 加权平均数 同步练习)某学校九(1)班40名同学的期中测试成绩分别为 , , ,……, .已知 + + +……+ = 4800,y= + + +……+ ,当y取最小值时, 的值为 .
【答案】120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y=40a
2-2(a
1+a
2+a
3+…+a
40)a+a
12+a
22+a
3)
2+…+a
402,
因为40>0,
所以当a=
时,y有最小值.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y=40a2-2(a1+a2+a3+…+a40)a+a12+a22+a3)2+…+a402,则可把y看作a的二次函数,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16.(2017八下·萧山期中)已知数据 , , , 的方差是 ,则 , , , 的方差为 .
【答案】1.6
【知识点】方差
【解析】【解答】0.1×42=1.6.
【分析】利用性质:一组数据乘以n,其方差为原来的n2倍.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差不变.
17.(2019九上·石家庄月考)已知:一组自然数1,2,3…k,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则去掉的数是 .
【答案】1,16,32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去掉的数为x,
∵一组自然数1,2,3…k,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
∴1+2+3+…+k=16(k﹣1)+x=,
∴x=1时,-1≥16(k-1),
x=k时,-k≤16(k-1),
即:30≤k≤32,
∴k=30时,x=1,
k=31时,x=16,
k=32时,x=32
∴去掉的数是1,16,32.
故答案为:1,16,32.
【分析】设去掉的数为x,根据一组自然数1,2,3…k,去掉其中一个数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为16,得到1+2+3+…+k=16(k﹣1)+x=,从而得到1≤x=﹣16(k﹣1)=(k2﹣31k+32)≤k,然后确定30≤k≤32,从而得解.
三、解答题
18.(2019八下·宽城期末)某校为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七、八年级学生参加比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参加比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如下(单位:分):
七年级 88 94
90 94 84
94 99 94
99 100
八年级 84 93
88 94 93
98 93 98
97 99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数据并补全表格:
成绩x 人数
年级
七年级 1 1 5 3
八年级 4 4
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
统计量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93.6 94 24.2
八年级 93.7 93 20.4
得出结论:你认为哪个年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成绩比较好?并说明理由.(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答案】解:整理数据:八年级 段1人, 段1人
分析数据,由题意,可知94分出现次数最多是4次,所以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众数是94,
将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4,88,93,93,93,94,97,98,98,99,
中间两个数分别是93,94,(93+94)÷2=93.5,
所以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中位数是93.5;
得出结论:认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比较好.
理由如下:八年级学生大赛成绩的平均数较高,表示八年级学生大赛的成绩较好;
八年级学生大赛成绩的方差小,表示八年级学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水平较好.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分析】整理数据:根据八年级抽取10名学生的成绩,可得;
分析数据: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利用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求出即可;
得出结论:根据给出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9.(2017-2018学年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20.2数据的集中趋势 同步练习)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某校开展了“雅安,我们在一起”的赈灾捐款活动,其中九年级二班50名学生的捐款情况如下表所示:
捐款金额(元) 5 10 15 20 50
捐款人数(人) 7 18 10 12 3
(Ⅰ)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Ⅱ)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九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捐款多于15元的人数.
【答案】解:(Ⅰ)观察表格,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1;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15.1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10出现了1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样本数据的众数为10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分别是10,15,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l2.5
(Ⅱ)在50名学生中,捐款多于15元的学生有15名,有300× =90(名).
∴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估计该校九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捐款多于15元的约有90名.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众数
【解析】【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可以是一个(数据为奇数),也可以是2个的平均(数据为偶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值,就是平均数;计算出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在50名学生中,捐款多于15元的学生有15名,可以估计该校九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捐款多于15元的学生人数.
四、综合题
20.(2020八下·温州期中)我校某班级需要选出一名同学去参加温州市“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现有5名候选人经过了2轮评选。第一轮:由全班50名同学匿名投票,每人选2名同学(不弃权,不重复),挑选出票数最高的2名同学A与C,已知5名候选人的得票数如图所示。第二轮:根据平时成绩、素养比赛成绩,任课老师打分3项综合分析评选,A、C两名同学的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A C
平时成绩 90 70
素养比赛成绩 80 80
任课老师打分 70 90
(1)第一轮5名候选人所得票数的中位数是 。
(2)如果将平时成绩、素养比赛成绩、任课老师打分的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最后成绩,那么通过排序后最后参加竞赛的是哪位同学?
【答案】(1)20
(2)解:A同学得分:90×0.5+80×0.3+70×0.2=83(分)
C同学得分:70×0.5+80×0.3+90×0.2=77(分)
A同学的得分高于C同学的得分,所以最后参加竞赛的是A同学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
【解析】【解答】(1)5位候选人的票数从小到大排列:10,15,20,25,30,
∴第一轮5名候选人所得票数的中位为20.
故答案为:20.
【分析】(1)中位数:先把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2)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分别求出A、C的总成绩,比较即可求出结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