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理解“敬业”与“乐业”。(重点)
2、条理清晰的论证,
生动有力的论据。(难点)
3、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的语言。(难点)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
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
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
师康有为一起,倡导
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
旁骛( ) 精微:
解剖( ) 解剖:
承蜩( ) 功德:
强聒( ) 圆满:
亵渎( ) 姑且:
佝偻( ) 注脚:
精深微妙。
分析。
佛家语,指功业和德行。
没有缺欠、漏洞,使人满意。
表暂时地。
注解,解释字句的文字。
wù
pōu
tiáo
guō
xiè dú
gōu lóu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论据:论述论点的依据。
论证:论据论述论点的过程
和方法。
道理
事例
第一层( ):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
第二层( ):分别论述
第三层( ):勉励人们要
敬业、乐业
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敬业和乐业。
1
2——6
7
3——4:论述敬业的重要。
5——6:论述乐业的重要。
总
分
总
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有业之必要”的3个主要论据是:
孔子的两段言论;
百丈禅师的故事;
作者自己讲的道理: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有业之必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引证(引用孔子言论)。
举例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即讲百丈禅师的故事)。
反面论证(不是讲“有业”有什么好处,而是讲“无业”有什么坏处):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 。
探究活动
思考: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第6、7自然段依次论证了哪些问题?
什么叫做敬业;
为什么要敬业;
怎样才是敬业。
3W原则:什么、为什么、怎样。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归纳:
“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引证
道理论证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举例论证
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当木匠做桌子和当政治家建共和国……
(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紧接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乐业”一节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4条理由)
反面论证(天下的第一等、第二等苦人)
引证(孔子的两句话)
探究活动
(4)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 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本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先开篇提出“敬业与乐业”的论题,然后深
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
结全篇,勉励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
1、找出文中的设问句。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把论述渐次引向纵深。
2、找出文中的反问句。
作用:增强了说服力和论辩性。
3、找出文中的名言警句,体会它们的内涵及其所要
说明的观点。
4、找出文中引用的古代著作、外国著作中的事例,
并说说它们要论证什么观点。
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敬业乐群。 《礼记》
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
使文章精练、典雅;
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
新时期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人层出不穷,请收集一个感人
的故事与大家共享。
本文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文章开头提出主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
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
清晰。
本文语言通俗易懂,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引用古代文句时,就用语体文加以解释,化深
为浅。多次使用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古代名
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
言显得概括有力。
学生对新时期爱岗敬业的事迹知之甚少,要扩充他们对这方面的解,以增强他们敬业乐业、敬学了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