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伏安法”测电阻——2021-2022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同步课时作业
1.如图是在实验室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其中a、b电表应分别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 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
B.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而改变
C.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D.由图乙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如图所示,是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物连接图。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关于连接电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之一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B.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C.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
D.电路中如果被测电阻断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4.小明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 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流表的量程为0~3 A。测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0 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
B.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
C.电压表按0~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0.6 A量程读数
D.电压表按0~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3 A量程读数
5.某科技创新小组制作了一个直接测量电阻阻值的仪器,器材有:滑动变阻器(150 Ω 3 A)、定值电阻R(100 Ω)、电压表(量程0~3 V)、电源(电压恒为6 V)、开关和导线若干,设计电路如图所示,制作过程如下:
(1)在a与b之间接入阻值为100 Ω的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 V(即满量程),把电压表的“3 V”刻度线标为“100 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
(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在之间接入电阻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电阻________Ω,电压表“2 V”处标上此阻值。
(3)据此原理,通过计算可把电压表的电压刻度改为相应的电阻值,这样就可以直接测量电阻。在测量过程中,小组成员发现:电源长时间工作,电源电压会降低,此时若将某未知电阻接入,电压表指针指在标有20 Ω的刻度线处,则该电阻的实际阻值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Ω。
6.“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此实验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
(2)若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___Ω。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与它两端电压U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与它两端的电压U不成正比,其原因是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受________影响,并非一个定值。
7.小明同学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1)在他连接的电路(如图甲)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用实线且不能交叉)。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压表示数较大且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正常实验时,小明第1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________。
(4)第3次实验中求得电阻值是________Ω;最后测得该电阻的阻值约是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实验次数
1 1.2
2 0.36 1.8
3 0.50 2.4
8.九年级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小林把电流表连入电路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原因是电流表______。
(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小灯泡立即发光,而且很亮,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______和______。
(3)实验时,小娟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______(选填“开路”或“短路”)。
(4)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U和I的数据,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灯泡两端的电压 0.5 1.0 1.5 2.0 2.5 3.0
通过灯泡的电流 0.18 0.22 0.26 0.30 0.34
灯泡发生情况 微亮→逐渐变亮
(5)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表明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a表串联在电路中,故a表是电流表,b表并联在两端,故b表是电压表,故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因此该电阻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不随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而改变,由图可知,当电阻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的电流为3 A,定值电阻,故A、B说法正确;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不能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说法错误;由图乙可知,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灯泡两端电压改变时,流过灯泡的电流也改变,灯泡的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且电压变化比电流变化快,因此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说法正确。
3.答案:D
解析: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不变,电流变化,所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发生变化,通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实现多次测量,A正确;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开关闭合时,可以保护电路,B正确;实验中,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C正确;电路中如果被测电阻断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D错误。
4.答案:D
解析: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了,电路相当于开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于零,故A错误;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 Ω,测量值应该接近或等于2 Ω,不可能为10 Ω,故与测量次数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电压表按0~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0.6 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电流是实际电流的,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25倍,故C错误;电压表按0~15 V量程读数,电流表按0~3 A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5倍,电流不变,
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5倍,所以将2 Ω的阻值测成了10 Ω,故D正确。
5.答案:(1)100 Ω
(2)50
(3)大于
解析:(1)由图可知,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有,即,解得。
(2)当之间接入电阻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则有,即,解得。
(3)由图可知,电压表所测电压准确,如果电源长时间工作,电源电压会降低,电流变小,该电阻分到的电压也会变小,则电压表所对应的电阻值变小,所以实际电阻大于所标电阻值。
6.答案:(1);断开
(2)12.5
(3)温度
解析:(1)该实验的原理是,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若实验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2 A;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 V,示数为2.5 V,根据欧姆定律,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由图像可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与它两端的电压U不成正比,说明灯泡的电阻不是一个定值,其原因是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受温度影响。
7.答案:(1)如图所示
(2)电阻断路
(3)0.24 A
(4)4.8;4.93
解析:(1)原电路中,电流表与变阻器串联后再与电阻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说明电路中可能有断路故障;电压表示数较大且几乎不变,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电路故障可能是电阻断路。
(3)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24 A。
(4)由可得,;为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将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8.答案:(1)未校零(或未调零)(2)没有断开开关;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置于阻值最大处(3)开路(4)0.32;7.8(5)变大;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