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5 19:44:06

文档简介

课后素养落实(一)
1.考古学家夏鼐指出:“有的学者认为,小屯殷墟文化,代表中国最早的文明,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作者意在说明(  )
A.商代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B.中华文明的起源模糊不清
C.中华文明的起源争论激烈
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D [根据材料“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白胡子了”可知作者意在说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故选D项。]
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的态度,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化、生活化”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选B项。]
3.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为“戎”,称东部民族为“夷”,“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先秦时期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选B项;“共识”“冲突剧烈”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血缘,排除D项。]
4.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D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涉及“义”的问题,是讲上下之间、君臣之间要讲求礼、义等,实质是要维护等级秩序,为统治阶级服务,D项正确;中央集权政治是在秦朝才建立的,材料涉及的是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君臣上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排除B项;材料中“义”涉及的范围并不仅限于统治阶层,排除C项。]
5.在曲阜孔府大门前,看到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是(  )
A.孔子的“仁” B.孟子的“民贵君轻”
C.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荀子的“仁义”和“王道”
C [“与国咸休”是指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同天并老”是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说,与之相符的是汉代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故选C项;孔子、孟子、荀子均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当时儒家思想没有达到独尊地位,不可能“与国咸休”,排除A、B、D三项。]
6.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了《资治通鉴》中魏国正统的形象,进而将蜀汉政权改为正统。这表明朱熹(  )
A.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
B.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
C.宣扬理学倡导儒家思想复兴
D.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儒家道义观,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正统”政权的不同观点,无法体现“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排除B项;北宋已经创立理学,使儒学思想得到复兴,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历史问题的考证,排除D项。]
7.有学者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由此可知(  )
A.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B.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
C.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
D.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
A [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8.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谴责“以百姓为刍狗”的做法是“不仁”。战国时荀子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反映了(  )
A.百家争鸣已经全面展开
B.儒家思想发源于道家
C.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一致性
D.民本思想在不断发展
D [由材料“以百姓心为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以看出,老子、荀子都主张注重人民,体现了民本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百家争鸣全面展开,A项错误;儒家学派与道家学派属于不同的派别,并非儒家思想发源于道家,B、C两项错误。]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①天人合一 ②与民休息 ③兼爱尚贤 ④道法自然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B [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提出的观点,意思是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道法自然即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①④正确,故选B项;与民休息是指让百姓休养生息,即轻赋薄敛,使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②;兼爱尚贤是墨家观点,与生态文明无关,排除③。]
10.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唯有中华文明的形成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这凸显出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  )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以德治民的民本思想
C.厉行专制的集权意识 D.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A [相比较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原生文明,中华文明覆盖了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表明在中华文明范围内出现了多个文明中心,说明中华文明形成之时便具有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的多元性,未涉及治国理念,排除B项;先秦之前未形成“集权意识”,排除C项;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与中华文明形成之时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先秦、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
(2)材料二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股新思想?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在回答时既要看到这种新思想的进步之处,也要看到这种新思想的明显的不足,多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1)春秋战国,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儒家思想的创立时期;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朝,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2)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
对新思想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12.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中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一个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孔子无法作出判断。材料反映了(  )
A.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日趋激化
B.儒家思想的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C.人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提出思考
D.私学发展提高了儿童知识水平
C [“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出诸子间思想的激化,排除A项;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私学的发展,排除D项。]
13.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 [材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由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可知,顾炎武以精卫自比,突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情怀,故选A项;“人心一点灵明”体现了王阳明“修心”“致良知”的重要作用,排除B项;“循天下之公”体现了王夫之反君主专制的一面,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4.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D [通过题干中的数轴图可知,d处是宋明时期,该处处于高潮的主要原因是宋明理学的出现,而不是“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故选D项;a处是秦朝时期,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大大打压了儒家思想,所以该时期处于低潮,排除A项;b处是汉朝时期,董仲舒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又经汉武帝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逐渐处于社会的主流思想地位,所以在该时期儒家思想处于高潮时期,排除B项;c处是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儒家思想又进行了一次融合,所以在该时期儒家思想处于低潮时期,排除C项。]
15.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如图)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这反映了(  )
A.无为而治的政策 B.民本思想的影响
C.保障制度的成熟 D.等级秩序的弱化
B [由材料“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可知,汉代统治者用救助下层百姓的方法维护统治,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故选B项;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顺势施政,不使用权谋,与材料中统治者主动采取措施维护统治不符,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16.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B [材料中西周末年太史伯的主张涉及“和”的思想,其后孔子、孟子等也认为“和”有重要意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对个性的否定,排除A项;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以人为本,排除C项;传统的道德准则在西周处于萌芽时期,排除D项。]
17.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三 就文化代表人物而言,陈寅恪经过严密考证,指出李白、白居易、元稹、欧阳询等均有胡人血统,其先祖或为胡人,或为鲜卑。这就有力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均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应称为大中华文化,而这种文化的集大成与高峰,正是在中古时期。当然,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并非拒绝吸收外来因素,如屈原的《离骚》,陈寅恪就指出含有道教思想。
——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中古时期所表现出的特点。
[解析] 第(1)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的主张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要从董仲舒、汉武帝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要回答出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意思相近即可。第(3)问,按照材料三分层次概括即可。
[答案] (1)民本思潮:儒家。专制主义:法家。
(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学,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多元性(非单一性);流动性(发展性);宽容性(兼容性)。
1/8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精选史料,掌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自身独特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具有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了解其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的有益启迪和为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3.秦汉魏晋
秦朝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西汉 ①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②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4.隋唐时期
(1)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2)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5.宋元时期
(1)宋代理学
①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②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6.明清时期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近代社会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华夏族的形成
解读:华夏族滥觞于炎黄部落,相传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黄帝)得其志”。炎黄两大部落联盟逐渐发展,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百家争鸣”
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趋势
(1)由分裂走向统一。
(2)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三个阶级
(1)没落奴隶主贵族。
(2)新兴地主阶级。
(3)小生产者。
四大派别:儒、道、法、墨。
 
右面是王阳明“比心”的表情包,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宋明理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是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3)更多吸收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材料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标准……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不相信现实社会以外的彼岸世界,不信灵魂不死、轮回转生之说……力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提示: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
知识点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表现 影响
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 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政治伦理上:民本思想 ①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②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③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②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③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表现
①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②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
③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④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影响: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6.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请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哪些?
提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和而不同。
 
儒家“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区别
现代的“民主”思想含有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的原则,而儒家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统治者服务的,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
 
“天下为公”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你如何理解《礼记》中的这段史料?
提示: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笔记:                          
                             
                             
                             
                             
知识点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本土性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中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什么?
提示: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观察下面两幅图,它们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什么特征?
 
提示: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多样化的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材料 “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基本思想观点:一是人际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古代唯物主义与无神论传统、辩证思想、人本思想、坚持民族独立的爱国传统,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张岱年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说明材料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提示:天人合一、和为贵、以人为本等。
2.论证观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材料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兼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
——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简要阐述其形成原因。
提示: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
原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
■素养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知行合一观。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4)有爱国主义精神。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延续性、凝聚力和包容性。
(2)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
(3)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
(4)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
(5)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
(6)持中贵和,主张中庸,追求和谐。
(7)儒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道三教合流。
(8)务实事,轻幻想,重实用,戒空谈,看实效,重实绩,主张经世致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史料实证·································································
获取信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材料 在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必定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蕴含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倡导了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了积极的人格境界论,体现了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这样优秀品质的文化,必会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被当今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引以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还可以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走向世界,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支撑。
——张造群《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
向世界的重要根基》
提取材料信息,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看法。
提示: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国人培育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树立民族自尊心,培育民族精神;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②可以为各国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素养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形成了相对可以兼容的心理、思想与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向心力、凝聚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化中的刚健自强精神长期以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真务实。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天人合一、天人协调思想能够指导人们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对于我们当下坚持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如仁政、德政、法治理念等。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着重建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突出作用。中华文化所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以及文化归属感,有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6)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契约精神。
1.战国时期,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的思想,指陈其特点。这一现象(  )
A.反映了诸子思想日益趋向统一
B.反映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
C.不利于各派形成独立思想体系
D.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D [材料“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曾评论当时各家的思想,指陈其特点”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表现,各派之间相互评论、借鉴,体现了这一时期各派学术思想激烈碰撞、兼收并蓄的时代特点,有助于构建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故选D项;材料并未体现诸子的思想日益趋向统一,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诸子的政治立场,排除B项;根据所学百家争鸣的知识可知,各派主张各有特色,已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排除C项。]
2.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兴太学;汉武帝接受丞相田蚡的奏请罢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只剩下“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
A.皇帝好恶决定儒学的兴亡
B.儒学主流地位被削弱
C.董仲舒的儒学成就不可超越
D.儒学受到高度重视
D [根据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的主张,以及汉武帝接受丞相田蚡的奏请“只剩下‘五经博士’”可知,儒学在思想上、教育上都受到了高度重视,故选D项;皇帝的好恶只能影响儒学一时,不能决定其兴亡,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的主流地位刚刚确立,经过材料中的措施,其主流地位得以加强,排除B项;“董仲舒的儒学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3.明清之际,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  )
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
D.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D [依据材料“深刻的检讨”“有传承”“也有批判与创新”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明清之际的文化在一些知名学者的批判中得以创新,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进步,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人群的传承效果,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4.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得以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并使其产生了新的面貌。新面貌是指(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使用白话文成为社会共识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新面貌是指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故选D项;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排除A项;“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排除C项。]
5.《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与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在前一关系上的主张是(  )
A.君轻民贵 B.君主受命于天
C.制天命而用之 D.天下为主君为客
C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的地位,故C项正确;A、D两项是君民关系,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6.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修史的传统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故选C项;B、D两项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中的“传承文明”符合题意,但“开拓创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