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5 19:49:39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精选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的相关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史料实证的水平;认识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精选四大发明、儒家思想对西方影响的相关史料,认识到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化曾起着重要作用。理解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两汉至宋明(佛教传播)
(1)过程
两汉 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 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3)局限: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明末清初时期(近代科学)
(1)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2)《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3.19世纪中叶后(西方文化)
(1)传播渠道的增加
①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③清政府创办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④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2)救亡图存的呼声
①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4.20世纪早期(民主科学)
(1)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莫高窟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艺术作品的形成主要说明什么?
提示:中国的建筑艺术深受佛教影响,敦煌莫高窟等是很杰出的代表。
 
《西学东渐记》是容闳先生英文自传的最早中译本,它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清末大变局中留学海归,献身祖国近代化事业的精彩人生,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经典文本。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西学东渐经历了哪几步?
提示: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
 
京师同文馆
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清政府意识到外语翻译人才的不可或缺,《天津条约》将英文作为中英交涉的官方语言,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后首先开设英文馆,上图为京师同文馆学生跟随外教学习英语。
上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
提示:清政府开始重视对外交人才的培养,实质上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外交观念日趋近代化。
知识点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
(1)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表现
文字 ①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②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儒学 ①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②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社会制度 ①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②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③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④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⑤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2)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3)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
(1)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传入欧洲 影响
造纸术 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①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②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 —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 —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
(3)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形成了儒家文化圈。但它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并不是一味照搬,而是根据民族自身实际做了一些改动,如唐朝服装与日本和服。我们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也要正确看待不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日本文字 
上述内容说明了什么?
提示:中国汉字对日文有深刻影响。
 
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
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
提示: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中外文化的交流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古代的文化交流
材料 唐代,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原的。
——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
提示: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
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2.论证观点 西学东渐
材料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提取材料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提示:观点: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说明: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但最终失败;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后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后者逐渐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事业的发展。
■素养形成···································································
中国古代中华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
(1)秦汉时期,文明开始走向世界。汉朝时期,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唐朝文化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传教的目的,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全面认识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唐朝文化圈”的形成
材料 “唐文化圈”的形成是因为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这里既包含着先进国家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有落后的周边国家对相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的产生,不是由于军事的、政策的高压手段,而是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上的明显差距。唐王朝的强大和文化上的隆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的统治者和人民,他们为缩短与唐王朝文化上的差距,不遗余力地把唐文化吸入本国,并结合本国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和吸收。
——摘编自《中外关系史论丛》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说明“唐朝文化圈”的辐射范围、形成基础、传播内容和实质。
提示:范围: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
形成基础:大唐国力强盛、体制完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影响力强。
传播内容:文字;政治体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法制律令(《唐律疏议》);儒家文化;佛教;建筑风格;等等。
实质:中华先进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
2.论证观点 四大发明对欧洲的作用
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提示:观点: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说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素养形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1)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中华诗词、书画、戏曲、文物等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特有媒介。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2)辐射其他国家,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汉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佛教等深刻影响东亚多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进程;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处理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有益参考;“身心合一”思想为解决身心安顿问题提供思想借鉴;“群己合一”之道有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看法,启发人们用中国思维方式和中国智慧去解决人类的共同难题。
1.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
A.佛教盛行 B.“三教合一”
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
A [“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A项正确。]
2.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
《农政全书》书影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A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并与来华的传教士合译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故选A项。]
3.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故选D项;A项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C项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才发生的,均排除。]
4.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
A.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
B.朝鲜王朝完全效仿唐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的发展
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
A [材料“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说明朝鲜重视对儒生的选拔,儒家思想对朝鲜王朝影响较大,故选A项;根据材料“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可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D项中的“历代”,排除。]
5.被称为“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
A.印刷术和造纸术 B.造纸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印刷术 D.火药和指南针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火药和指南针,D项符合题意。]
6.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仁政,所以启蒙思想家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贵贱有序”与启蒙思想家追求平等的思想相背离,排除D项。]课后素养落实(二)
1.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A.东亚文化圈形成
B.造纸术传入中亚
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C [依据图中的时间信息可知,空白处所对应的时间大致为宋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C项正确;东亚文化圈形成是在唐代,A项错误;造纸术传入中亚是在8世纪,故B项错误;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D项错误。]
2.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曾经为中国绘制《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出来后,虽然带来一定震撼却受到人们的普遍抵触。后来他把中国移到地图的正中央,绘制出改进版,才得到认可并沿用至今。据此可知(  )
A.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研究
B.受抵触主要因为否定天圆地方说
C.早期传教士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
D.明朝士大夫阶层开始睁眼看世界
A [利玛窦迎合了中国士大夫的“天朝上国”心理,将中国放到地图的中央,该图才得到人们的认可,由此反映出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是有一定研究的,故A项正确;该图受到人们抵触与否定天圆地方说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人观念的改变,C项错误;明朝士大夫阶层开始睁眼看世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3.1883年英国人赫德指出,在中国引进电报、轮船等犹如在腐朽外表上打补丁,会逐渐由表及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像酵母一样由内向外发酵,改变民众的秉性,进而导致整个中国的转变。这可以用来佐证(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全面近代化
C.中国民众普遍接受了近代生活方式
D.西方科技引入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
D [“在中国引进电报、轮船”可证明西方科技引入中国,“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改变民众的秉性”“导致整个中国的转变”则可说明中国社会的发展,故选D项;题干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项;“在中国引进电报、轮船”可以代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洋务运动并没有开启中国的全面近代化,排除B项;题干仅提到引进电报、轮船等可以“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并不能据此说明民众普遍接受了近代生活方式,且当时也不可能达到普遍接受的程度,排除C项。]
4.下面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
1876年京师同文馆五年制课程设置
年次 课程 备注
一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至汉文经学,愿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
二 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 格致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B.“西学”教学内容涉及较为广泛
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不占首要位置
B [依据材料可知,1876年京师同文馆五年制课程设置,涉及西方数学中的数理、算法、代数、几何、微积分等,还包括了西方的物理、化学、航海测算、天文测算、万国公法、富国策、地理金石等,基本涵盖了西方自然科学,还涉及社会科学,所以“西学”教学内容涉及较为广泛,故选B项;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从课程设置上看,京师同文馆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并非学习外语,排除C项;备注“至汉文经学,愿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反映出中国传统教育内容占有首要地位,排除D项。]
5.从16世纪开始,中国社会兴起了“西学东渐”之风,到了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学东渐最早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B.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C.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西学东渐有利于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根源在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启蒙思想无关,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6.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A.求同与存异 B.理性与人文
C.科学与理性 D.民主与科学
D [根据“《青年杂志》”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它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7.所谓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以下哪些地区(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C [题干所指中华文化圈限定是汉字文化圈,即其文字受到汉字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字曾经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东南亚,C项正确;吐蕃文字受到梵文影响,与汉字不同,排除A、B两项;D项概括不全,排除。]
8.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D [大化改新中日本模仿唐制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度,使日本迈入了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D项符合题意。]
9.马克思把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比作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法宝,其中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法宝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B [由“大航海时代”可判断“法宝”是指南针,指南针的应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故选B项。]
10.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A [根据材料“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可知,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无法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同根同源,排除B项;阿拉伯传播东西方文化,不能说明其文化领先世界,排除C项;最早创造了阿拉伯数字的是印度人,排除D项。]
11.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材料二 “这些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在传教的同时,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文化的新成果,使得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融入世界,在文化上也融入世界,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樊树志讲明史: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位作者审视“西学东渐”的角度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当时“西学东渐”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泰西诸国……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材料二“使得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融入世界,在文化上也融入世界,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等信息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西学)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材料二“使得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融入世界,在文化上也融入世界,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等信息回答。
[答案] (1)不同:朱:着眼于中西文明的比较(差异)。
樊:着眼于中西文明的联系(交融)。
(2)西学对中国有可借鉴之处;推动中国融入世界。
12.从现有文献看,东晋十一位帝王中,明确与僧尼有交往的就有元帝、明帝等八位之多;东晋权力实际掌握者王导与高僧帛尸梨密多罗交往甚厚,琅邪王氏家族中有两名成员出家为僧,其一即为王导之弟释道宝。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
A.打破了儒学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
B.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进程基本完成
C.形成了外佛内儒的士族意识形态
D.扩大了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
D [根据材料可知,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交往密切,必然会扩大佛教对世俗政治的影响力,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但正统地位并没有被打破,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佛教中国化,排除B项;材料仅说明东晋僧人与统治阶层交往密切,无法体现士族意识形态的变化,排除C项。]
13.张之洞在筹建武昌纺纱局时,订购了外国上等精利机器(价值9.07余万锭银子),这些机器被运到湖北后,因张之洞调任两江总督而被运往两江,两江不能设厂只好又运往上海,前后历时五年,各种耗费近83万两白银。这反映了(  )
A.洋务企业的资金来源匮乏
B.近代民用工业选址严苛
C.洋务运动的兴衰取决于官僚政治
D.洋务运动缺乏中央统筹
D [由材料可知,张之洞在筹建武昌纺纱局时,被调离湖广,导致订购的外国机器辗转流离,说明政府没有统筹规划企业的生产运营,故选D项;材料强调洋务运动企业耗资巨大,但并未说明洋务企业的资金来源,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无法得出近代民用工业选址严苛的结论,排除B项;洋务运动的兴衰取决于社会制度,而非官僚政治,排除C项。]
14.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将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耶稣教、佛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再同当时科学家的“以太说”混合,来宣扬他的仁学。这一做法(  )
A.是以西方思想变革中国传统文化
B.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
D.目的是为变法寻找合理依据
D [“将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耶稣教、佛教的教义结合起来”主要体现其维新变法的思想,其实质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制度结合,从而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D项,排除A项;题干所述不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它们属于不同的性质,排除B项;“宣扬他的仁学”其目的是宣扬自己的观点,无法知道其抨击的对象是什么,排除C项。]
15.“可以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看作……读书人面对异族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激起的一场场新的思想革命,而西方新思潮的东渐只是为这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论者(  )
A.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救亡图存为目的
B.指出知识分子正式登上近代历史舞台
C.消弭了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间的差异
D.夸大了西方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
A [根据材料“读书人面对异族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激起的一场场新的思想革命”可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危机不断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即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故选A项;材料主要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和背景,不是论述其运动主体,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没有强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排除C项;根据材料“西方新思潮的东渐只是为这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新思潮的传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这并未夸大西方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排除D项。]
16.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7、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化的开放性与欧洲文化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A [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欧洲文化是较为开放的文化,故排除C项;由材料看不出交通条件的影响,故排除D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代时期,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积极应对,并不限于基层商人的层面。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文化知识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激烈变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别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猛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君学”,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这是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之点”。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摘编自《李大钊全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
(2)明朝中后期,西方思想及科技日渐向外传播,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面对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哪些积极应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国思想界的现实状况和佛教的目的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等信息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等信息可知在面对西方文化碰撞时明朝的士大夫们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徐光启与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促进了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李贽等人主张独立个性,强调独立思考;从下层平民和城市市民方面,他们往往对西方事物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第(3)问,根据材料三“但他和很多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等信息回答。
[答案] (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自身传播的需要。
表现:附会中国本土文化思潮;采取易于民众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对外殖民扩张。
应对:明朝的士大夫们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进步思想家倡导与西方进行交流,提倡个性;下层平民和城市市民阶层对新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提倡东西方文明能够相互融合;对中华文化前途充满信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