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2.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空气 B.氯酸钾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O——1个氧分子
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
4.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由图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的x等于8
D.硫原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S2-
5.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6.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甲图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硒原子质量为78.96 g B.y=4
C.Se是非金属元素 D.硒与氧位于同一周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B.如果两粒子的质子数相等,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一种元素不可能包含多种原子
D.如果两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9.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10.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12.已知Q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Q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A+x+2 B.A+x-2
C.A-x-2 D.A-x+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两个硅原子________。
(3)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个氯离子__________。
(5)3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氮化镓(GaN)是“蓝色发光二极管”研发技术中的重要材料。
(1)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
15.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糖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水 ②金刚石 ③氦气 ④氯化钠 ⑤硫酸铜
⑥二氧化碳 ⑦汞
(3)贝壳、鸡蛋壳、石灰石中都含有碳、氧、钙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4)________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分解时元素的种类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5)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净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17.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 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你认为__ _猜测正确,为证明哪一种猜测正确,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酚酞不变色 水__ __(填“能”或“不能”,下同)使酚酞变色
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溶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__ __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__ __色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四、综合应用题(共6分)
18.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若A 原子的质量为4.5539×10-26 kg,且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 __(结果保留整数)。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 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AACBAC 7-12AAACDC
二、填空题
13.(1)Al (2)2Si (3)氮元素,一个氮原子 (4)3Cl- (5)3个锰原子
14.(1)18 四 (2)B
15.(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氧气只由氧分子构成,是纯净物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16.(1)离子 分子
(2)④⑤ ②③⑦ ①⑥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4)碳酸钙 不改变
(5)不一定
三、实验探究题
17.A中液体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第一种(或第二种)
不能
不能
红
四、综合应用题
18. (1)27
(2)13